1、“梢棒”?shāo bàng巡邏、防身的棍棒。
2、《水滸傳.第二三回》:「這武松提了梢棒,大著步,自過景陽岡來。
3、」也作「哨棒」、「稍棒」。
(資料圖片)
4、?……武松要回清河縣老家探望哥哥,辭別柴進和宋江,提了梢棒就上路了。
5、后來喝多了酒,趁著醉意就上了景陽岡,打死了一只老虎。
6、在《水滸傳》里,好漢行走江湖,都是腰刀、梢棒一類的兵器。
7、……武松被嚇出一身冷汗,酒醒了大半,他立刻翻身下石,拽起梢棒在青石邊站定,警惕的看著那只老虎,老虎正在饑餓當中,看到活人立馬撲了上來……梢棒的意思就是就是巡邏、防身的棍棒。
8、拼音:shāo bàng釋義:巡邏、防身的棍棒出自:《水滸傳.第二三回》:“這武松提了梢棒,大著步,自過景陽岡來。
9、”也作「哨棒」、「稍棒」。
10、例句:古代的衙門小差拿著梢棒到處抓人。
11、擴展一.梢:樹枝或條狀物的末端:樹梢。
12、末梢。
13、梢頭。
14、梢林。
15、末尾:眉梢。
16、收梢。
17、古代奏樂時拿的竿子。
18、古同“艄”,船舵尾。
19、形聲。
20、字從木,從肖,肖亦聲。
21、“肖”意為“變小變細”。
22、“木”指樹木。
23、“木”與“肖”聯(lián)合起來表示“樹木身上變小變細的部分”。
24、本義:樹木的枝杈。
25、引申義:枝杈的末端。
26、二、棒 (bàng),形聲。
27、字從木從奉,奉亦聲。
28、“奉”意為“植物生長到(接近)高度極限”。
29、“木”與“奉”聯(lián)合起來表示“小樹生長高度接近到頂”。
30、棒的種類較多,僅《武經》記載即有鉤棒、抓子棒、狼牙棒、杵棒、桿棒、大棒、夾鏈棒七種。
31、哈哈,不是,這話可能四川,重慶,貴州的人會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32、如果別人說你是梢棒,大概意思是,你這個人神經病,無法理解,腦子有病,不合常理,多用來熟人間調侃,開玩笑,也用來罵人,反正應用很廣泛,成口頭禪了。
33、不是,是巡邏的意思。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lián)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