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東北下了一場小雪。在感慨瑞雪兆豐年的時候,還有那一些靠天吃飯的出租車司機們,在感慨“這么點的小雪,怎么車就趴窩了呢?”
2022年的第一場雪,東北好像瞬間陷入了交通障礙。因為在2021年時,對于出行成本的需求,再加之新能源大潮的熱搜勢頭,北方的主流出租車都換成了紅旗E-QM5。在夏天看起來,這款車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官方
那么為什么這些司機卻叫苦不迭呢?第一場大雪來得可謂是“鵝毛般”,早晨起來如果沒有車庫的車子,好像都是童話當中的卡通小汽車。當這些風雨無阻的出租車司機開車出門之后,發現電量掉得出奇快。不過這在冬天也很正常,只要去換個電池就好了。此時這些出租車司機師傅們才發現,平時基本上三五分鐘的換電時間,如今已經變成了6個小時。在沒有電的車內,他們不敢開暖風,也不敢有任何的操作,只希望在電量徹底耗盡之前,能夠換上一塊電池。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還是出租車司機們,他們至少還有一個可以換電的地方。其他新能源產品,除了蔚來可以之外都是需要去充電的。而在這種極端惡劣的天氣當中,車輛的耗電明顯高于平時,如果沒有家用充電樁必須去公共充電樁的車主們,也感覺到非常大的敵意。“那個時候基本上所有的公共充電樁都被紅旗出租車占據了。他們是真的換不上電,但是充電起來又非常慢。這個時候本就是充電高峰,再加上每個車充的時間和電量都比平時長,所以我大概下班之后等了2個小時才充上電。”東北某城市的劉先生自己開的是一臺埃安S,因為所住小區老舊所以只能在公共充電樁充電,“之前是覺得出行的價格便宜,基本等于不要錢,但是現在看起來,Ta好像‘要命’。”
那么東北,到底是否能夠接受新能源呢?
主張不能:各種設施不完善,太遭罪
北方的冬天能有多冷,似乎南極都更像是一個度假勝地。隨隨便便零下四五十度很常見,對此燃油車都有很多因為室外停車的緣故而無法正常啟動,就別說靠著電池、且電池經常會在冬天沒有電量的新能源車了。
如果有家用充電樁,其實這還可以說到購買。但是東北很多老舊小區,根本不具備停車位的資格不說,就更難說可以負荷大電量的充電樁了。而公共充電樁,不僅數量不多,而且還經常有損壞的設備。并且如果是這樣充電的話,那么一臺車的出行成本急劇上升。
再說說自駕游,新能源車的里程打折已經不是個新鮮事兒,那么就需要有很方便的充電設施。南方還好,但是到了北方,是真的很難,200km里程的一趟自駕游,高速上面一個充電樁都沒有,合適嗎?
主張可以:設備越來越多,還便宜
“之前我很少能夠查詢到充電樁,而且即便是去了公共的充電樁,發現也很少有車在充電。”認為是第一批“吃螃蟹”的愛馳車主陳女士說,自己當時買這臺車是因為覺得好玩兒,不想再開之前的BBA。在外企工作的她也很喜歡這種新奇的感受。“結果到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共充電樁,還有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說明東北根本就沒有拋棄新能源。”
對此,陳女士表示自己的車還是一臺純電的車型,要是混動的車型,那就更不用擔心。即便沒有充電的設施,還可以用油給車輛供電。
并且,這樣的車出行是真的便宜,就算是冬天,在東北的出行價格也就是600-700元左右。夏天平均 0.075元/公里,冬天平均0.12元/公里,節省了一大筆錢。
鬼斗車觀點:你認為到底東北的小伙伴,會不會買新能源車?到底在這個有著低溫的地域,還是否有機會突破一臺新能源車的桎梏呢?作為我來說,燃油車有,新能源車也有,短途的就開新能源,的確省錢,長途的直接油車,我還是有點害怕。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