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用戶需求升級,中型純電轎車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各大自主品牌紛紛入局,深藍和比亞迪也分別推出了SL03和海豹。雖然二者最初上市時間只是“前后腳”的區別,但是如今的現狀卻有著天壤之別。
(資料圖片)
比亞迪海豹上市之后以口碑帶業績,今年1-3月累計銷量達到了20,372輛,整體形勢向好;深藍品牌到今年4月13號剛好發布一周年,或許過于自信長安的背景加持,其首款車型SL03“出師不利”,不僅銷量欠佳,還陷入了質量、服務、車機等多重問題的漩渦之中,前景堪憂。與“用真心”的海豹相比,深藍SL03背后的“小心機”顯得格外“刺眼”。
立“flag”帶節奏,實際交付“很打臉”
深藍SL03一出生就自詡是“超越傳統合資燃油車的”唯一,并立下高產能的“flag”,雖然節奏帶的不錯,但是虛構的“泡沫”終將被現實打破。
2022年8月,正是深藍SL03上市后的首個完整銷售月,其交付量僅894輛,與官方承諾的“月產18000臺”差距懸殊。到了2023年,深藍SL03的銷量不增反降,1月份跌到了6137輛;2月份又下跌到了4103輛,環比下滑33.1%,成為了唯一一家環比下滑的主要新能源品牌;3月份少見的超過海豹,“沖刺”到了8568輛,去年7月底上市至今累計銷量超4.5萬輛,不過“變相降價”的指控也源源不斷。反觀同期上市的比亞迪海豹,上市至今年3月底,累計銷量超過7萬輛。
銷量高的車型往往會口碑相傳,有親民的價格、相對靠譜的質量、完善的售后、較高的保值率、踏實的營銷等,老百姓買車的重要參考點。而深藍汽車CEO鄧承浩眼中“一萬七八一個月的量,上市后第一個月至少收到5萬臺訂單”的深藍SL03,從一開始就“狂吹牛皮”的作風,顯然讓人覺得它缺乏務實的態度,交付數據啪啪“打臉”。
以“性價比”虛晃一槍,一開始就是“利用”
可以洞察消費者,但是絕不要利用消費者,否則將會把自己帶入“泥潭”,深藍SL03剛好就踩到了這個“雷點”。深藍SL03最初上市給的起售價是16.89萬,還給出了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高通8155芯片、無框車門、1.9平米全景天幕等高檔車才有的配置,看上去完全能和比亞迪海豹同價位車型“媲美”,讓不少人心花怒放,還給了它“20萬新能源家轎天花板”的稱號。
就在所有人都覺得它是一個“王者”時,已經拿到車的用戶開始陸續發現問題,很多人覺得配置“好看不好用”,其中吐槽最多的就是車機系統。以為8155的車機絕對夠暢快,拿到手卻發現運營內存和儲存空間虛假宣傳,在用第三方軟件測試車機娛樂系統時,發現測出來的并不是官方宣稱的12G RAM+128G ROM,而是8G RAM+64G ROM。
官方對此回應的是:深藍SL03的車機搭載了安卓和QNX兩個操作系統,12G+128G是兩個系統的總內存,而分配給QNX的內存資源,也無法通過網絡測試辦法掃描到。這個結果讓消費者有苦說不出,畢竟普通消費者誰會了解車機內有幾個操作系統呢?以“性價比”虛晃一槍,實際配置卻讓人失望,雖然對于深藍汽車來說這是行業內幕,這樣做法律上“無罪”,但是一開始就利用消費者“不懂技術和內幕”,以文字游戲“設套”,多少有點不講“武德”。
和比亞迪海豹的“實事求是”相比,過度宣揚“低價高配”的深藍SL03反而讓人覺得“茶里茶氣”的,少了幾分“真心”。
30天內投訴177次,品控就像“鬧著玩”
想做“回頭客”,又不想在品控上下功夫,說的就是長安深藍了。深藍SL03自從上市以來,一直吐槽不斷,出現主駕座椅壓力感應不靈、中控屏頻繁轉向、主駕座椅記憶不靈、APP遠程空調不制熱等都是平常事,開起來的時候還會出現增程器啟動噪音大、底盤調校一般、顛簸路面舒適感較差、能耗虛標等讓車主“抓狂”的問題,關鍵售后態度也是一大詬病。
在中國汽車質量網、黑貓投訴等平臺內,也出現了大量關于深藍SL03的投訴。其中黑貓投訴平臺更是“榮登”汽車黑榜的季榜第一名和周榜第一名,深藍30天內投訴量達到177次。雖然比亞迪海豹也不是十全十美,但是關于品控的投訴并不多,售后態度一直也是圈內出了名的好,二者之間的差距顯而易見。品控不不力,態度不佳,深藍SL03被用戶“圍攻”,品牌形象下降其實并不無辜。
“最了解你的人,往往傷你最深”,深藍用戶如今應該已經有了很深的體會。作為長安汽車旗下首個自主純電品牌,深藍憑借著“長公主”的身份,一出生就自帶“光環”,被很多人內定“新能源王者”,但并非所有的“信任”都會被“溫柔以待”。
看似是“王者”,實則是“青銅”,強烈差距的背后,似乎處處充滿著深藍“高段位”的套路,而這“套路”到底最終“套”住了誰,或許它“四面楚歌”的境況已經說明了一切。今年4月,長安深藍已更名為“深藍汽車”,這波“獨立操作”,又能讓它走多遠呢?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