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4月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上將住房與汽車進行類比,并提出:“要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
他認為,住房可以從四個方面借鑒汽車產業。首先,在設計上要像智能汽車一樣,以科技賦能住宅,運用數字化的手段,使房子成為科技集成應用的重要載體;第二,在建造上,以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使房子能夠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提升勞動生產率和質量安全水平;第三,在使用上,要像汽車一樣建立房屋的體檢和保險制度,根據使用年限建立房屋定期的體檢制度,及時查找和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消除房屋的安全隱患;第四,在服務上,要像汽車4S店一樣搞好物業服務,積極探索新的業態和模式。
事實上,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詳細闡述了房屋建造與汽車制造的緊密聯系。著名建筑大師、城市規劃家勒·柯布西耶在書中寫道:“像造汽車一樣建房子”,并提出“希望建筑業像‘批量復制’汽車那樣,‘批量復制’建筑”。正對應了倪虹所說的“第二點”——“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目前,我國已有多地多場合采用裝配式建筑,區別于傳統建筑模式,裝配式大大減少了人工作業和現場作業,且融合了大量數字化技術,符合建筑業產業現代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特點。
如今,汽車制造業經過多年飛速發展,收獲了大量寶貴經驗,實現了生產、質量控制和成本效益等方面的規模化發展,其高效、精益、創新的生產服務模式,以及嚴謹規范的保修保險政策能夠為其他行業帶來參考。
誠然,造車和建房存在很大差別,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二者無法直接照搬,但“像造車一樣造房子”提供了一種富有前瞻性的思考方式,其中的“方法論”可以互通。如讓業主頭疼的“維修難”問題,通過借鑒汽車4S店服務模式,物業建立搶單平臺,業主可以通過手機APP提交維修需求,物業人員通過搶單的方式進行處理,實現報修搶單的無縫對接,省去了原有派單流程的流轉繁復。平臺還可建立企業效益、員工貢獻、工作報酬相掛鉤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切實讓維修人員多勞多得,大大提升服務水平。
通過跨行業、跨專業的方法借鑒,提高工作效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更好的滿足市場需求,為行業發展提供新的“解題”思路。(車訊網 沈丹發自北京)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