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捷途汽車在中汽中心實驗室,對旗下插電混動車型:捷途大圣i-DM的電池包,進行浸水、跌落、擠壓和火燒等4項“煉獄測試”,測試標準超過國家標準數倍,仍未觸及電池安全的極限。用事實證明了安全、可靠與品質。
(相關資料圖)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電池安全一直是非常敏感的話題。2022年,國家應急管理部曾發布數據,僅在第1季度,新能源汽車便發生火災640起,同比上升32%,平均每天超過7起。 與熱衷炒作相比,有著“技術奇瑞”之稱奇瑞控股集團,一直“踏踏實實”地悶頭研發。早在2003年,擁有完全自主產權的第一代發動機便已下線,隨后20年間,不斷迭代,捷途汽車敢于做出“10年100萬公里”的承諾,體現出對品質的自信。
如今,插電混動車型已經出現,為了向世人證明它的品質,一如既往地可靠,捷途汽車進行了這次公開測試。
測試之一:24小時整車浸泡。
該測試是模擬車輛遇到暴雨或者積水時的極端情況,國家標準為浸泡30分鐘。在日常用車場景中,假設整夜暴雨,汽車在戶外停放一夜,電池包被浸泡的時間,也很難少超過12小時。本次試驗直接加倍,將捷途大圣i-DM浸入水中,電池包浸泡24小時。
測試是將車輛吊入大水槽里,然后放水,水位高度400毫米——這是確保電池包被完全浸泡的水位。事實上,該測試的特別之處在于,類似電池安全測試通常只針對電池包,而本次測試將電池包與整車連線,處于啟動狀態,測試條件更為嚴苛,也更貼近實際用車場景。
在浸泡的24小時當中,電池包沒有發生短路熱失控。24小時之后,將車輛吊出,隨即啟動車輛,進行行駛測試,車輛一切正常。
、
同時,還測量了電池包的絕緣電阻值——用于檢查是否存在漏電——結果為120兆歐。捷途大圣i-DM電池包的最大工作電壓是413伏,換算為29萬歐/伏,遠遠大于國標要求的500歐/伏,足以證明電氣設備及線路的安全,即使遇到罕見的特大暴雨,也完全不用擔心會漏電。
測試之二:10米電池跌落。
將捷途大圣i-DM的電池包,用起重機吊起,在10米高度自由落體,相當于以50公里的時速撞擊地面。國家標準為1米,也就是說,本次測試的難度,是國標的10倍。
該測試用于模擬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底盤受到猛烈撞擊時的表現,比如托底。
在測試中,電池整包結構沒有重大損傷,未發生電解液泄漏、起火、爆炸等情況,從而說明在受到強力沖擊下,安全性能依然穩固。
測試之三:200千牛電池擠壓。
該測試用于觀察電池在車輛發生碰撞擠壓情況下的安全性能。測試時,對準電池包的“Y”方向進行擠壓,從而模擬車輛的側面遭到嚴重碰撞。
擠壓測試的國家標準是100千牛,本次測試將擠壓力提升為200千牛。相當于20噸重物的重力,好比電池受到2輛滿載渣土車的沖擊。
測試之后,電池包表面僅有輕微變形,并未出現冒煙、起火等情況,說明電池包外殼防護性能良好,能夠抵御強力物理侵入。
測試之四:230秒電池火燒。
將電池進行“焚燒”,從而觀察車輛遭遇火災時,電池包的保護狀態以及電池的熱負荷情況。
電池火燒的國家標準是:間接燃燒60秒,直接燃燒70秒,總計130秒。本次測試提升為全程直接燃燒230秒。不僅超出國標整整100秒,而且不用間接、全程直接燃燒,比國標更嚴苛。
捷途大圣i-DM的電池包,在1100攝氏度的烈焰中,沒有出現熱失控情況。表現如此優秀,一是因為強大的熱阻隔效果,避免更多熱量傳遞到電芯。二是電池包能在高溫時快速泄壓,延長發生熱失控的時間。
最后的總結:歷經四大酷刑,表現依然堅定。
歷經遠超國家標準的四大酷刑“輪番折磨”,捷途大圣i-DM不負眾望,仍未觸及電池安全的極限,通過一次次的極限挑戰,刷新了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安全天花板。
能夠具有如此優異的成績,原生開發的優越性功不可沒。
該車誕生于昆侖智混平臺,具有一系列系統性、結構性的先天優勢。尤其是電池的安全性,在研發階段有過周到的處理,從電池的結構包裝到智能溫控熱管理系統,各司其職,為安全保駕護航。可見,捷途汽車在電池開發標準及技術研發方面,下了很大工夫。
本次試驗,充分證明混動還是原生的好。作為中國原生智混SUV的開創者,捷途大圣i-DM已經推出“閃電01”和“閃電02”兩款車型,指導價14.99-16.99萬元,它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斗戰機甲的外觀、極簡科技的內飾、越級動力的體驗、無須擔憂的續航、無與倫比的電池安全性能,展現出很強的產品力。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