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在國內消費者眼里,日系品牌的車型往往以經久耐用和精致溫馨著稱,因此日本的工匠精神也被人廣為贊譽,不過近幾年關于日系品牌造假的消息越來越多,前不久,豐田汽車旗下全資子公司大發工業向外界承認,其生產的兩款混合動力車型在車輛側面碰撞試驗中存在違規情況。據該公司透露,碰撞試驗中將副駕駛座的數據作為駕駛座的數據交給了日本國土交通省,從而導致了此次違規行為,這也意味著大發汽車在碰撞測試中根本沒有做駕駛座一側的碰撞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違規并非大發汽車初犯,上個月,大發汽車在海外市場開發的四款車型的車門就曝出了碰撞測試的順序和方法存在違規行為,而這些車型已在東南亞、拉美等地區累計銷售超過8.8萬輛,其中7.6萬輛由豐田生產和銷售,這就意味著如此大量的車型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兩次事件發生后,豐田的態度也讓人感到不適,由于本次違規事件涉及到的車型在日本國內的累積銷量同樣超過7.8萬輛,加上海外涉及的8.8萬輛,相當于共有超過16萬輛存在安全隱患,但面對如此龐大的瑕疵數量,在上個月的事件中大發汽車便公開對外表示:“目前不會考慮召回”。
而在回答外界關于為何會有安全碰撞測試的違規行為的提問時,大發汽車的社長則表示:“可能是希望一次性通過側面碰撞認證測試的壓力”。這個說法更直白的理解是,為了一次性通過碰撞認證測試,大發汽車選擇了作假,這個做法與考生在測試中作弊并無不同,背后不僅影響了品牌的形象,更讓消費者質疑其誠信問題。
而除了大發汽車,豐田汽車此前的造假行為也可謂是罄竹難書,一位豐田公司的發言人近日宣布,由于人為錯誤,該公司的云平臺系統在2013年11月至2023年4月期間將賬戶性質錯誤地設置為“公共”而非“私人”,導致車輛的地理位置、識別號碼等數據被公開,大量車輛數據蒙受了泄露風險。
而豐田公司則表示此次泄露事件影響的范圍僅限于日本境內車輛,并且涉及到豐田車載信息服務、遠程車載信息通信等服務的大約215萬用戶,同時也包括了部分雷克薩斯的車主,而對于此次泄露事件,豐田也并未拿出相應的賠償和解決方案,看樣子在對待國內消費者時,豐田依然展現了較為高傲的態度。
如果說這次泄露事件還不算“有意”的話,那此前豐田在排放方面的造假可謂是處心積慮。2001年豐田收購了日野汽車,不過這個汽車品牌一直存在排放不達標的情況,或許豐田也是想獲得一次性通過測試,因此從收購開始,豐田便對日野發動機進行了排放數據的造假,不過紙包不住火,長達20多年的隱瞞最終被曝光,豐田的品牌形象再度受到打擊。
前不久豐田在華銷售的部分車型還曾因為輔助駕駛系統存在問題而發起過召回,去年雷克薩斯商務車在高速路發生事故,但車門無法打開,以及被廣泛投訴的機油乳化事件,可以說豐田最近幾年出現的負面消息越來越多,而相應的豐田自身也受到了反噬,2023年一季度,豐田在華的累積銷量僅有37.98萬輛,出現了14.57%的同比下滑,雖然進入4月開始,許多車型開始降價進行促銷,但從終端反饋來看,對于銷量的拉動也只是一時的,可見當前不待見豐田的消費者越來越多。
總結:
雖然豐田一直以“工匠精神”自居,但從最近多年持續曝出的丑聞來看,豐田更愿意隱瞞所犯的過錯,只要不被發現就能一直隱瞞,這充分說明了豐田骨子里已經出現了“僥幸”的惡,隨著自主品牌的不斷崛起,當前國內的消費者也變得更加理性,而受此影響,一些合資品牌的銷量也出現了大幅下滑,如果后期豐田不能靜思己過,未來的銷售難度只會繼續加大。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