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一輛T型車下線以來,汽車行業正處于最大的變革之中,而這不僅僅指電動汽車,它還與軟件息息相關。汽車制造商預計,與信息娛樂系統、空中更新、車載電影和游戲等應用程序相關的軟件將成為未來收入的主要驅動力。
(相關資料圖)
現代汽車公司是希望率先實現這一目標的汽車制造商之一。只不過,比起當下越來越多的訂閱服務,他們希望開發和推出車主重視的新產品,例如為養寵物的主人或體育愛好者提供可下載的特別功能。
該公司的美國高管在紐約國際車展上透露,這家韓國汽車制造商已經設定了一個遠大的目標,即軟件驅動的功能將占未來利潤的30%。一直以來,現代以硬件驅動領先于競爭對手,諸如近500公里的續航和為家用設備充電的功能。
擔任現代汽車北美公司產品規劃和移動戰略副總裁的奧拉比西·博伊爾(Olabisi Boyle)在采訪中說,現代公司正在將其資源和注意力轉移到軟件設計以及車輛內部的個性化和定制化方面。
“這就是未來的一些利潤所在,也許高達30%的利潤會來自于此。”她說,“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指的是在目前的收入基礎上增加30%,而不是取代某一個收入來源。”2022年,現代集團的收入為1070億美元,年度凈利潤達到創紀錄的60億美元。
棘手的部分是確定客戶真正需要或重視哪些功能。制造商將不得不進行試錯,把很多不同的想法扔出去,看看哪些可以得到不錯的反饋。
而要想讓買家完全接受訂閱/下載,可能比預期的更難。
車主們仍然或多或少地習慣于他們幾十年來的汽車所有權體驗,與此同時,家庭預算已經被通貨膨脹弄得捉襟見肘,原本并不需要額外付費的車輛功能突然要開始按期付費,潛在的買家普遍都感到不滿。
營銷和研究公司Auto Pacific對打算購買新車的人進行了一項調查,假設遠程車輛控制、流媒體視頻、互聯網瀏覽和車內游戲等功能的價格為每月15美元,那么大家愿意支付嗎?結果是,大多數車主的付費意愿“很低”。
在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群體中,有付費想法的車主則多一些,因為他們需要在充電時做些什么來打發時間。此外,對訂閱服務接受程度更高的多為年輕車主。
博伊爾在汽車行業工作了20年,她認識到了這樣一種“矛盾”。
她說,現代公司的訂閱功能“不是為了你已經習慣的東西,比如座椅加熱,而是能夠帶來更多作用的新東西”。
這幾乎是對寶馬公司不加掩飾的“諷刺”——寶馬在一些市場上為駕駛者提供了包括座椅加熱在內的基本功能,但要求按月付費。2022年,關于該計劃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博伊爾說,這些功能必須成為必不可少的存在,與現在新車中無處不在的東西不一樣。
“我們構想中的這些功能,它們是新的,是對目前某些不完美操作的一種改善。”博伊爾說,“然后,它們會成為必備功能。”
她補充說,重點將是“你可以在電動車上下載你意想不到的東西”。
“如果你養了一只狗,它可以在車里調節氣溫或搖下窗戶。”她說,“那么你愿意為這個功能付費嗎?”
博伊爾建議的其他例子包括為電動汽車下載發動機聲音(道奇等汽車制造商已經在研究如何模擬內燃機的噪音),以及內置的體育俱樂部主題顯示屏。
“制造商需要為這些用例提供技術配置。”博伊爾說,“比方說,你喜歡波士頓紅襪隊。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想這樣,但需要的人會很樂意下載它。”
現代公司的目標是成為第一批過渡到生產具有無線軟件更新能力和可下載功能的車輛的大型汽車制造商之一,這些功能遠遠超出了信息娛樂系統。它說,到2025年,它的所有汽車都將能夠進行空中軟件更新,許多更新的車型現在正在推出這種功能,這將包括錯誤修復、電池管理和最終更先進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
幾乎每個汽車制造商都將在軟件時代朝著“超個性化”的方向發展。
除了看誰能提供最大的續航能力、最快的充電時間和最好的駕駛體驗外,未來幾年將是一場競賽,看誰能以最好的軟件用戶體驗提供人們想要的最齊全的功能。
可以說,目前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特斯拉的FSD Beta,其費用高達每月199美元,或者總價1.5萬美元。現代汽車也推出了Bluelink和現在的Bluelink+訂閱連接系統,這些服務提供遠程啟動、緊急道路援助和車輛診斷檢查等功能,并按月收費,這與通用汽車公司長期提供的安吉星服務并無不同。
新的Bluelink+服務提供了許多功能,但在整個使用期間都是免費的,沒有試用期或訂購費。
汽車行業的下一波訂閱功能可能會更深入,例如,大眾集團正在推出一個車載應用商店,將為Spotify、TikTok、Zoom等熱門軟件帶來內置版本,同時將車載電影和游戲作為收入驅動力之一。而且,隨著汽車(理論上)在未來變得更加自動化,不需要集中于駕駛任務的乘客們也會更需要這些服務。
在專家看來,我們理想中的自動駕駛需要耗費太久的時間才有可能實現。盡管如此,一些汽車公司仍然致力于自動駕駛,也有許多公司,特別是福特,正在將更多的資源用于更可行的駕駛輔助功能,如在高速公路上使雙手離開方向盤。現代公司同樣如此,它更多的將自動駕駛用于商業領域,比如在拉斯維加斯提供robotaxi服務。
博伊爾的工作是為現代汽車的未來做準備,這包括對電動汽車的大力推動,以及對機器人、城市空中交通和氫能的投資。
“15年前,人們會說沒有電動汽車的基礎設施,現在呢?所以你為什么要為這些東西費心?”她說,“對于新技術要有前瞻性,必須及早投資。”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
說明違規轉載必究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