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以為只有買顯卡、買前代旗艦手機才當等等黨,沒想到經歷了這段時間的“車市大甩賣”之后,買車的也變成等等黨了?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車企庫存萬山重。
(相關資料圖)
當雪鐵龍降價所刮起的優惠旋風席卷了整個神州大地,車企們無不聞風而動,把以前藏著掖著生怕被瞥見的優惠紛紛擺上臺面之后,消費者無不驚呼:“噫吁嚱,危乎惠哉!”
原因是多方面的:
國六B所帶來的清庫存壓力不可小覷,特別是油車份額連年下滑、電車滲透率日趨攀升,近兩年來推出的新車型更是越來越卷,啥配置都給狂堆料,消費者選擇多了之后,不滿足國6B的車不多降點,賣不出去可不是把經銷商們給急壞了。
終端價格下來了,看車的買車的都多了,訂單也就來了,存量訂單對于廠家以及上流供應鏈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維持產線的良好運營離不開訂單。在車企要求降價的壓力下,不少上游供應商為了挺過降價潮這一關都開啟了虧本保單保客戶的模式,雖說消費者是撿到大便宜了,不過確實苦了供應鏈上的不少企業。
而東風集團作為湖北第二產業的頂梁柱,其代表的不僅僅是車企本身,更是身后數以千計的供應鏈企業以及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一輪降價把整個體系盤活,怎么看都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消費疲軟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經歷了大風大浪之后的消費者們捂緊了自己的錢包,對于大宗消費品的謹慎消費態度不僅僅體現在了汽車上,各類大宗消費品的行情都不容樂觀。
電車對于油車的沖擊更是不可忽視,電車日趨友好的售價以及低廉的用車成本正中消費者們的下懷,“新能源,Yes”成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共識。
優惠大旋風剛刮起的時候,降價部分主要還是集中在國六A的車型以及各類銷量不是很理想的油車,但隨著“優惠戰爭”的升級,既然油車都降成這樣了,電車不降價怕是不合適吧。
于是乎不少電車也向消費者提供了非常誘人的優惠。
但是大部分新能源車的優惠都聚焦于換代前的車型,對這部分車型給予可觀的優惠對于廠家以及消費者來說是互利共贏的:一方面廠家可以快速消化換代前車型的庫存,同時加速資金的回籠;另一方面消費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優惠頗豐的老款車型還是配置更多且款式更新的換代車型。
那么涉及到現款車型的優惠時,各家就卡得比較嚴了,當然特斯拉是個例外,車價跟股票似的經常波動,準確來說特斯拉身上“全新的模式和玩法”太多,很難一言以蔽之,但除開特斯拉,像豐田這樣在現款車型bZ4X上直接給6萬優惠確實是非常破天荒的存在。
當然bZ4X確實有很多問題,雖說其基于e-TNGA架構打造,不過本身有限的續航疊加不那么驚艷四座的產品力以及那個飽受爭議的太陽能補能車頂,種種槽點疊加在了一起就導致其銷量與口碑雙雙很不“豐田”。
而這背后還涉及到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現款車型給優惠給到了6萬,那么換代車型怎么辦?尤其是在國內這個無限內卷的新能源車競爭環境下,這個問題就更棘手了。
維持指導價,維持傳統的優惠形式?換來消費者又當等等黨?
或者說延續離譜的優惠,讓消費者先買后“香”,讓小部分人先覺得車“香”起來,然后先“香”帶動后“香”,最后實現大家對于某個品牌認知的改觀,當然這一切也取決于日后推出的新車型是否有那么強的產品力去支撐。
又或者說折中?給出一個尚可的優惠,維持車型的定位和品牌調性。
再不濟,如果實在是沒救了,那就放棄當前品牌,另立新門戶?當然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走到這一步的。
無論怎么說,在現款車型上給離譜的優惠,很難說不是在給以后的路挖坑。至于怎么填坑,那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但是車企們有沒有這個技術儲備以及資源精力去填坑都還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目前的很多油車可能再賣一兩代就不賣了,甚至很多延續了幾十年的車型比如高爾夫,第八代不出意外就是其最后一代燃油車型,優惠哪怕多一些,對于車企們以后的大方向影響也比較有限。然而新能源車就不同了,這一代賣這個價,那后續車型的路是不是就走窄了?
像奔馳的EQ系列,即使降價幅度這么大了還是無人問津,月銷量屈指可數,可見哪怕品牌號召力極強,但產品力欠佳,消費者也是不會買賬的。所以說,無論現款優惠怎么給,要想翻身,換代車型必然要有極強的產品力。底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有了優秀的產品力作為保證,才能在日趨激烈的新能源紅海中勝出。
雖然奔馳的財報數據喜人,利潤可觀,但是在新能源這塊發力不足最終也會影響到其未來的市場表現,試想奔馳這類傳統豪華廠商們如果有成熟的新能源車產品,還有“蔚小理們”什么事兒嗎?
價格戰終歸會到頭,市場有朝一日也會恢復理性,而如今價格戰對于消費者心態的影響恐怕還會持續許久,“你不買,我不買,下月還能降2萬”一旦形成共識,車企們要想重返曾經的價格體系?難!難于上青天!
下期講啥:
競爭日趨激烈的國內新能源車市場勸退了不少玩家,但是即將在國內上市的起亞EV6 GT是個例外,“韓系+純進口電車”兩個標簽就足以讓鍵盤俠們火力全開了,而至于其市場表現會怎樣我們拭目以待,下期為大家講一講EV6這車海外的市場表現如何以及現代起亞集團的新能源車事業發展情況。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