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以來,國內整個汽車業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居民消費的下滑也讓本就逐步飽和的市場更加雪上加霜,而隨著疫情影響的逐步消除,政府為了進一步拉動消費促進經濟發展,出臺了多項政策。例如最近湖北實施的“購車補貼”,此前實行的“購置稅減半”和“免息貸款政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進了汽車消費。除了國家層面的積極響應以外,部分車企也紛紛推出自己的優惠政策來換取銷量,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最近車企的優惠以及背后的利弊。
東風系掀起的價格戰
東風系的價格戰在最近正式打響,除了我們熟悉的東風本田和東風日產以外,東風系的另外兩個車企東風標致和東風雪鐵龍也紛紛采取了降價促銷的方式來換取銷量,這些品牌的降價幅度都非常大,最高的甚至有幾十萬元,全國網民甚至高呼齊聚湖北,車市大有變為菜市的感覺。
(相關資料圖)
東風系在開啟了價格戰模式后,各大車企紛紛跟進,可謂掀起了“自殺式降價潮”,長安汽車、上汽集團和奇瑞集團均發布了優惠政策,例如長安新發布的“百億惠民購車季”政策、上汽針對榮威、名爵、別克和凱迪拉克等品牌推出的專屬優惠,以及奇瑞同樣的“百億惠民購車季”活動,動輒四五萬的優惠力度讓正有購車打算的朋友喜笑顏開。
除了合資和自主品牌外,就連“高高在上”的BBA也加入了亂局,此前北京奔馳優惠力度高達11萬,讓20多萬買奔馳C級成為了顯示,而寶馬i3、1系、X3和5系等車型也是主動調價,幅度絲毫不弱于奔馳。作為常年打折戶的奧迪面對奔馳和寶馬的咄咄逼人,當然也只能采用降價策略,A4L、A6L和Q5L的優惠幅度都在6萬以上。
如果說以上車企通過降價促銷還算正常的話,那部分車企真的是殺紅了眼,為了吸引消費者甚至推出了“買一臺送一臺”的優惠活動,比如“買皓影混動送飛度”,買“bZ4X送威馳”,讓一眾消費者驚掉了下巴,不過無論如何,當前國內車市的降價浪潮已經開始,可以肯定的是所有車企都無法避免。
價格跳水背后有多方面誘因
此次車市大跳水,除了應對汽車市場不斷低迷的大環境外,也是車企為了提高自身品牌影響力而做的一次“品牌營銷”活動。由于當前新能源車在政策的持續推動下,滲透率出現了快速提升,憑借經濟性與性能方面的優勢快速擠占燃油車市場,同時此前在特斯拉的影響下,新能源車型也出現了一波降價潮,這使得這部分車型的競爭力更顯強大,讓本就漸漸沒有招架力的燃油車只能通過降價來維持市占份額。
另一個誘發車市大跳水的原因則是新排放標準的實施,今年7月1日,號稱史上最嚴苛的排放標準“國六B”將正式推出,而此前的“國六A”車型面臨著非常大的清庫存壓力,在前三年疫情影響下,本就相對滯銷的“國六A”車型積攢了大量庫存壓力,據不完全同級,國內“國六A”的庫存大約在200-250萬輛左右,如果不在7月1日前完成清庫存的動作,對于經銷商和車企而言后期都將面臨較大的困難。
價格跳水對車市的影響
因此面對車市下滑態勢下,車企們雖然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刺激了銷量,對于正打算購車的消費者而言是一件好事,但過大的降價幅度可能會讓許多剛購車的消費者覺得不公平,此前特斯拉頻繁的降價行為雖然短期刺激了銷量,但也引發了一些維權活動,甚至宣稱特斯拉“割韭菜”,讓市場變得更加混亂的同時,也會讓許多消費者對于車型價格的預期出現變化,從而讓購買決策變得更為復雜。
另一方面,雖然車企都在紛紛推出優惠政策來刺激消費者購買汽車,但是并不是所有品牌都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如果車企不能保障自己的產品質量,那優惠政策也會引起消費者的負反饋,所以廠家在推出優惠政策之前應該先對產品質量進行一番考察,而不要讓消費者產生便宜無好貨的印象。
最后,新車市場的大幅跳水勢必會引發二手車市場的跟風,尤其是前期在高價區間收車的車商,新車的大幅降價甚至可能帶來新車和二手車價格倒掛,而為了回籠資金,后期二手車商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低價出售的窘境,在經歷了疫情影響后,這顯然會對好不容易有所喘息的二手車市場帶來新的沖擊。
寫在最后
車市價格的大幅降價浪潮攪動著每一位參與者的神經,對于車企和經銷商而言,當前盡快清空“國六A”的庫存是重中之重,同時借此次降級也能達到一次“營銷效果”,對于正考慮買車的消費者而言無疑帶來了一次絕佳的抄底良機。但降價對于二手車商和剛買車的消費者并不算利好,將不可避免地面臨短期“割肉”的沖擊。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