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不是要介紹某款高性價比的四驅車款,而是參加了“長城汽車智能新能源干貨大會”之后,帶給我的一個思考:當制造成本、終端售價和實際能耗與兩驅車看齊時,每個人都開上四驅車的時代是否要來了?
之所以產生這么一個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是因為發布會上,長城汽車首發了名為“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由內燃機+前后軸各兩臺電機+電池包組成,通過重新設計,簡化傳動途徑,提高傳動整體效率。
(相關資料圖)
全系普及電混四驅
在技術越來越復雜的今天,這套名為Hi4智能電混四驅,通過適當做減法(整合性更強,思路更簡潔),來獲取核心競爭力,我認為是極好平衡了性能、成本與能耗之間的三角關系,這不僅在內燃機時代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算放在普通前驅插混車型上,也鮮有成功案例。
而實際情況,真的每個人都需要四驅嗎?汽車搭載一套智能四驅的優勢顯而易見,那就是更穩、更安全。
當老百姓還在糾結要買兩驅還是四驅時,考慮的因素無非兩個,其一是四驅版本售價更高;其二是四驅更費油(費電)。而這套Hi4智能電混四驅要做的,就是解決以上痛點。
傳統燃油四驅車之所以比兩驅更費油,是因為發動機輸出的動力需要經過變速箱、傳動軸、差速器等部件,最后才給到車輪。
而Hi4技術的思路化繁為簡,前軸只有一個電機與內燃機共同驅動前輪,而后軸由獨立電機負責。前后軸電機可串并聯,搭載兩擋DHT變速箱,能夠實現直驅,讓內燃機更好保持在效率最佳的工作區間,整套系統擁有多達9種工作模式,全面覆蓋日常出現的場景。
同時對于插混新能源車而言,前后雙電機也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優勢,就是動能回收可以做到雙軸四輪一起工作。
夠續航,有快充
電池方面,將會根據未來車型的不同,搭載19.94kWh和27.5kWh的電池組,提供100公里以上的純電續航,支持快充,所以拿到綠牌還是不用擔心的。
動力方面,內燃機部分提供1.5L和1.5T兩款插混專用發動機,外加可輸出70kW的前軸電機和150kW后軸電機組成。前后軸電機的布局還有一個優勢,會比只配備前軸電機的插混車配重更合理,操控自然更好。
升級版的TCS?
聊完動力布局,看看另一亮點技術——iTVC,全稱為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統。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其實傳統燃油四驅車也有偏轉向不足或轉向過度的調校,那是因為四輪獲得的動力不同而造成。來到新能源時代,電機除了加速瞬間爆發的扭矩讓你爽一把之外,其實在彎道,尤其面對濕滑等低附著力路面時,還能保證更好的循跡性。
這個iTVC技術就是長城汽車在這方面的新突破,相比傳統的TCS牽引力控制系統切斷動力的做法,iTVC則通過遍布全車的傳感器,分析車輛當前的駕駛模式、油門深度、方向盤角度、路面坡度等,實時主動調整前后軸的扭矩分配,不讓輪胎隨意打滑的同時,還兼顧了動力與能耗。
如今新能源車動力越來越強,道路情況也越來越復雜,看似無比簡單的踩油門或打方向,其實背后都是強大算力的電腦在控制著,不然你真的以為誰都駕馭得了幾百匹的車呀。
寫在最后
這套Hi4技術可理解為新一代DHT混動,在原有的基礎上,重新設計與整合,并且降低零部件成本,從而讓整車終端售價可媲美同級的兩驅車型。
當然這并非只停留在大屏幕上,發布會表示,將在2024年把新能源系列全面普及四驅,如果這句話放在其他品牌上我覺得有點虛,但別忘了哈弗可是有著國民SUV的稱號。擁有過硬的群眾基礎和技術,我看四驅平替兩驅的年代,或許真要來了。
至于哪款車型會首先搭載這套技術呢?歡迎留言說出你們的答案。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