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幾年,市場競爭更趨于激烈,優勝劣汰愈加明顯。繼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喊出“活下去”后,威馬汽車掌門人沈暉則分享了電影《芙蓉鎮》的片段,視頻臺詞僅有一句話:“活下去,像牲口一樣的活下去”。對比長城汽車無畏的“我不是想贏”,威馬汽車更像是無奈之下的“我只是不想輸”,身為曾經市場香餑餑的威馬汽車,如今正在逐漸失去“馬力”。
繼去年11月威馬汽車降薪控本,高管主動降薪+發放一半薪酬、員工發放七成、取消年終獎后,威馬汽車被爆開始全員停薪留職,市場部更是被通知居家不辦公,且并未承諾任何離職賠償和官方澄清公告。與此同時,在沈暉的新浪微博評論區,也由過去的“車主維權”,演變為今日的“員工討薪”,不難看出威馬汽車的現狀并不好,降薪也并未解決威馬汽車面臨的資金缺口。
減薪、控薪的背后,源自威馬汽車銷量滯漲,根據乘聯會銷量數據顯示,2022年威馬汽車累計銷售不足3萬臺,同比下降33.3%。對此,沈暉的解釋是新勢力銷量榜就像是“虧損榜”,實則賣得越多虧損越多,而威馬汽車銷量滯漲是有意為之,通過收著賣實現降本增效。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曾經處于同一起跑線的“蔚小理”,2022年度前三季度財報虧損分別為41.108億元、16.5億元和2.38億元,雖均處于“營收增長、虧損增大”的狀態,但虧損原因主要集中在經營用戶和技術研發方面,企業依舊有著出色的“造血”能力,來幫助企業研發更多硬核新車型和技術,進一步完善渠道,最終達成盈利。
反觀威馬汽車,自2015年成立以來,七年間先后至少完成A-D輪共12次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高達350億元,投資名單不乏國有資本、機構資本和港資,可以說被寄予厚望。然而銷量越來越低,原計劃去年交付的M7也陷入停滯,加之虧損額度越來越大,七年燒光350億元,并且喪失繼續融資的能力,財務危機愈發嚴重,讓威馬汽車徘徊在生死存亡的邊緣。綜上所述,沈暉所謂的“降本增效”,實則只是給自己找了臺階下。
為進一步謀求資金,威馬汽車仍在尋求上市。據悉,威馬汽車通過反向收購的方式,與香港Apollo智慧出行戰略并購,上市路徑進一步確定。為補充上市前現金流和所需運營資金,威馬汽車近期也獲得了三筆總額超20億元的資金支持,到港股掛牌日還將完成不少于5億美元的股權融資。按理說,此次并購帶來的資金,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威馬汽車的資金壓力,但從目前情況來看,越發耐人尋味。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天眼查還可以發現,威馬汽車新增多條開庭廣告,原告包括制冷設備、零部件、廣告公司等,涉及買賣合同、技術服務合同、服務合同等糾紛。除此之外,截至今年1月,威馬上海銷售公司被數家供應商請求法院查封、凍結資產價值約1.3億元。此外,威馬與吉利汽車的的四年糾葛也塵埃落幕,威馬需賠償吉利控股700萬元,并需要停止用于EX5車型上的5張汽車零部件圖紙,讓本就產品線少的威馬汽車再度收縮。
編者時刻
身處2023年疫情放開的發展契機,對于各大車企來說皆是重新出發的好年,而對于多方面壓力籠罩的威馬汽車來說,恐將錯過發展紅利。此番九死一生之際,雖然依舊有希望在有限的資源下,打造出一款逆襲產品,但留給威馬汽車和沈暉的時間不多了,如果無法從頭建立追上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威馬汽車恐將以代工模式茍活。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