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SATP Holding Inc.(以下簡稱,慧算賬,國內運營主體北京公瑾科技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獨家保薦人為中信證券。
作為智能財稅企業服務平臺,在2022年,慧算賬的客戶留存率84.9%,凈收入留存率為112.1%,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然而就目前來說,如何擺脫虧損走出泥潭,對于慧算賬而言,依然是未知數。
(資料圖)
01
業績高增長,但三年仍虧損加劇
官網顯示,慧算賬是代理記賬報稅一體化的財稅服務平臺,專業為中小企業提供工商注冊公司變更、會計記賬、注冊公司咨詢、財務外包、工商注冊查詢、審計等一站式企業服務。
公司的核心業務主要為依托自有的SATP系統開發及提供創新解決方案,以解決中小微企業在財稅方面面臨的長期挑戰。
據介紹,慧算賬采用兩種戰略模式,即直營模式及授權模式。過去三年,直營模式產生的收入分別為1.86億元、2.43億元及3.94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67.4%、70.1%及76.3%。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慧算賬的直營服務網絡已擴大至中國46個城市的92個服務網點。
過去數十年間,慧算賬主要為中國不同成長階段及垂直行業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服務。公司的客戶主要包括廣泛的垂直行業運營的中小微企業,同時還包括區域機構合作伙伴。
于往績記錄期間,慧算賬的收入主要來自SATP系統所賦能的基于SaaS的解決方案和非訂閱式專業服務(主要包括咨詢服務及撮合引流服務)。
從2020年至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慧算賬實現收入分別為2.75億元、3.47億元及5.1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6.9%;實現毛利分別為1.23億元、1.71億元及2.6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7.9%。
在基于SaaS的解決方案中,中小微企業支付的服務費占慧算賬各年度總收入的六成以上。報告期內,來自中小微企業收入分別為1.86億元、2.43億元和3.94億元,占比分別為67.4%、70.1%和76.3%。
受SaaS解決方案的收入及毛利增長的影響,同一時期,慧算賬的毛利率也實現穩定提升。報告期各期,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44.5%、49.4%及52.0%,三年時間上漲了7.5個百分點。
然而同部分SaaS企業類似,在經營期間,慧算賬深陷虧損窘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仍未實現盈利。
報告期內,慧算賬錄得經營虧損分別為1.35億元、4.24億元和3.28億元,年內虧損分別為2.99億元、6.83億元和5.06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近15億元;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1.40億元、3.94億元及3.01億元,三年累計虧損8.35億元。
02
銷售開支走高,人力成本及獲客成本高企
從慧算賬的招股書來看,經營成本居高不下是公司難以止血的重要原因。
報告期內,慧算賬各期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為1.39億元、3.64億元和3.81億元,一般及行政開支分別為7021.7萬元、1.63億元和1.16億元,研發開支分別為5078.9萬元、6987.8萬元和8582.4萬元。
對于2021年、2022年銷售及營銷開支相對較高的原因,慧算賬表示,“主要是由于公司為支持發展策略并采納購股權計劃導致人員開支增加。與2020年相比,公司的銷售及營銷團隊的規模增加約一倍。研發開支持續增加,主要是由于增聘研發人員以支持公司的持續技術創新,于2021年,公司就RPA研發購買服務器產生技術服務費?!?/p>
截至2022年12月底,慧算賬共有2565名員工,其中解決方案交付共有1317名員工,占比51.3%;銷售及營銷共有818名員工,占比31.9%;研發共有242名員工,占比9.4%;管理及行政共有188名員工,占比7.3%。
某SaaS行業人士對《港灣商業觀察》透露:“這類SaaS行業的公司在初始階段的燒錢是必然的,因為企業需要不斷的投入運營成本和人力成本去拉新引流。而這些高企的獲客成本對于前期經營是不小的壓力。前期難以盈利,是不少行業內企業的通病?!?/strong>
慧算賬在其招股書中表示,公司預計成本和開支可能在以下主要方面繼續增加:擴大或升級研發團隊;投資最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投資擴大全國服務網絡;挽留經驗豐富的財稅專業人員以及有關法律和會計方面的必要開支;解決方案的營銷和推廣活動;支付與網絡安全和數據隱私有眼的開支以及未來的戰略收購等。
同時慧算賬也表示,公司的收入可能不會以預期的速度增長,其增長可能不足以抵消成本和開支的增加,公司可能繼續產生凈虧損。
關于競爭壓力方面,慧算賬坦言,中國中小微企業財稅解決方案行業競爭激烈。未能緊跟行業的技術發展,也可能對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蛻衾m訂量的任何下降也可能對未來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肮疽嗝媾R來自擁有不同業務模式的公司的競爭”。
03
多輪外部融資,負債偏高
成立至今,慧算賬完成多輪融資,投資方不乏明星資本。
根據企查查顯示,2014年7月,慧算賬獲數百萬元人民幣的種子輪融資;在2015年至2016年期間,公司分別完成Pre-A輪、A輪、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IDG資本、川融資本、華軟資本、嘉興領創基金。
2017年至2018年期間,慧算賬分別完成B輪、B+輪融資。其中,B輪的投資機構包括川融資本、清控銀杏、IDG資本、宜信、同渡、寶海等,融資金額2億元人民幣;B+輪投資方由小米集團領投,嘉實投資、51信用卡跟投,融資金額2億元人民幣。
2018年至2020年期間,慧算賬分別完成C輪、C+輪融資。C輪融資金額數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金額達6000萬美元,由陽光人壽領投,高成資本、小米集團、SwiftHover跟投。
2021年4月,慧算賬獲D輪8000萬美元融資。然而盡管在多輪外部支持下,慧算賬自身的賬面情況依然難言樂觀。
報告期各期末,慧算賬分別錄得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2615.6萬元、1316.7萬元和2.49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凈額分別為3547.6萬元、2.16億元及2.18億元;流動負債凈額為3.66億元、5.14億元及3.19億元;總虧絀分別為15.95億元、24.31億元及25.68億元。
截至2022年12月末,慧算賬的總資產錄得5.71億元,總負債錄得31.39億元,對于公司而言,龐大的資金缺口是個不小的壓力。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