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涂彥平
(資料圖)
編輯 / 張 南
設計 / 琚 佳
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達到517.9GWh。
根據BNEF(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預測,2030年,全球動力電池市場需求將達到4.8TWh。
另據EVTank的預測,2030年,全球儲能領域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量將接近1TWh。
從量上來看,TWh時代即將到來。那么,電池企業該如何迎接TWh時代?
“TWh時代不是量的簡單累加,一定是質的飛躍。”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博士認為。
6月15日,在武漢車谷舉辦的2023第十五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王瑀博士發表了題為《不負眾望 迎戰TWh》的主題演講。
他表示,TWh時代首先要解決關鍵性的技術問題,其中最關鍵的路徑就是固態化;其次要解決成本問題,當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成本達到100美元/KWh,純電動車在成本上才能與燃油車競爭。
當前,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裝機量大概占全球裝機量的六成。全球排名前10的動力電池企業中,中國企業占據6席。
而隨著TWh時代的到來,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僅靠中國市場不足以支撐中國電池企業保持目前動力電池的份額和地位。
王瑀認為,在TWh時代,中國電池企業能否繼續保持優勢,最關鍵的就是走出去,產業鏈在海外本地化。而走出去,就不僅要有領先的技術,還要有TWh的產能、TWh的制造和質量等。
孚能科技為TWh時代的到來做了大量工作,已經開發出符合TWh時代需求的產品和產線。
孚能科技第一代半固態產品在2022年9月投產,第二代將在2025年投產,第三代預計2028年投產,400Wh/kg以上的全固態電池計劃2032年投產。
另外,孚能科技也為TWh開發了SPS超級軟包解決方案,能量密度從270到400Wh/kg,可以滿足300-1000公里續航,同時,將大幅降低產能投資成本和制造流程費用。
以下是王瑀博士演講內容實錄,有刪減。
日前,行業預測2030年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到4.8TWh,這樣的預測主要是基于全球“雙碳”的情況。
如果4.8TWh動力電池全部搭載在乘用車上,相當于9000萬輛的規模,超過2022年全球汽車的總產量,意味著全面電動化時代的到來。
中國2030年要達到碳達峰,2060年要達到碳中和,汽車行業碳減排要貢獻多少?數據顯示,每增加100萬輛新能源汽車,汽車領域全生命周期可以減少728萬噸碳排放。
如果不加任何限制,2030年可能會出現17.1億噸碳排放,2060年將增加到22.2億噸。如果車輛轉為電動車,2030年將減少到10.3億噸,2026年將減少到1.6億噸。
純電是汽車碳中和的最佳選擇
純燃油車每公里行駛碳排放約264克,隨著電動化的不斷深入,從混合動力汽車到插電汽車到純電汽車,碳排放量逐漸減少。如果完全用“綠電”充電,純電動車的每公里行駛碳排放就會減少到0,將幫助中國交通運輸行業達到碳中和。
如果2030年4.8TWh真的到來,意味著純電動車要全面超越傳統汽車,用戶毫無顧慮地擁抱真正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出行工具。所以,TWh時代不是量的簡單累加,一定是質的飛躍。
當前,電動汽車技術和電池技術還無法支撐4.8TWh的到來。只有靠技術、質量等讓用戶毫不猶豫地選擇電動車,才能讓4.8TWh真正到來,同步實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雙碳”目標。
TWh時代要TWh產品
TWh階段,2025年到2030年要解決動力電池好不好的問題,這不是現有技術的簡單改進,一定是質的創新。
當前,動力電池體積還特別大,重量還不夠輕,低溫性能不好,充電也比較慢,續航里程不足,安全性能也不可靠等,需要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來解決上述問題。
首先,開發出能量密度更高、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的電池一定要安全。如果安全問題解決不了,未來開發性能更好、能量密度更高的電池就也行不通。
解決電池的安全性和未來如何能更好地應用到車上,最關鍵的路徑就是固態化。電池材料非常活潑,有機電解液存在很多不可控的潛在問題。解決安全問題,移除有機電解液是關鍵一步,固態化是非常重要的路徑。固態化可以使更加先進的材料和電池得到應用,為整車提供更好的動力源。
其次,如果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成本達到100美元/KWh,純電動車在成本上才能與燃油車競爭,但目前還沒有達到。TWh時代除了最關鍵的技術,就是要解決成本問題。
此外,電動化是實現“雙碳”目標,動力電池廠不能生產額外的碳排放給社會、環境增加負擔。所以,動力電池生產必須要“碳中和”。
2022年,全球裝動力電池機量達到517.9GWh,中國占了60%。在TWh時代,中國電池企業能否繼續保持優勢,最關鍵的就是走出去,產業鏈在海外本地化。走出去,要有領先的技術,要有TWh的產能、TWh的制造和質量,還要達到“碳中和”要求。只靠中國市場不足以支撐中國電池企業保持目前動力電池的份額和地位。
固態電池+SPS大軟包電池解決方案迎戰TWh
孚能科技過去四年為TWh時代的到來做了大量工作,開發出符合TWh時代需求的產品和產線。
技術儲備方面,第一代半固態產品在2022年9月投產,第二代將在2025年投產,第三代預計2028年投產,400Wh/kg以上的全固態電池計劃2032年投產。
目前,孚能科技第一代半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達到了270-330Wh/kg,第二代要達到300-350Wh/kg,第三代要達到330-375Wh/kg。
配合固態技術和高能量密度技術,孚能科技也為TWh開發了全新的平臺——SPS超級軟包解決方案(Super Pouch Solution),并于去年9月對外發布。
SPS是一個大軟包迭代平臺,無模組集成,集成度達到75%,零部件減少50%,兼容了三元、鐵鋰、鈉電池、石墨、硅碳、鋰金屬等材料體系,能量密度從270到400Wh/kg,可以滿足300-1000公里續航,10分鐘充電續航400公里,運用全生命周期AI管理,保證安全運行。
同時,TWh的工藝和產線,將大幅降低產能投資成本和制造流程費用,使設備投資減少50%,廠房面積減少50%,產品達到PPb級別,實現零碳制造,達到碳中和標準。
孚能科技愿與同行、客戶、產業鏈上下游共赴TWh時代,不負眾望,為人類美好生活續航。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