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連續(xù)7年銷量破百萬,去年營收超1300億,歸母凈利潤82.66億,當前市值卻不到2000億。
(資料圖)
理想汽車,累計交付不到40萬輛,去年營收僅452億,歸母凈利潤為負20.12億,市值卻超過了2200億,成為中國市值第二的車企,僅次于比亞迪。
不得不說,資本市場足夠魔幻,而理想“奶爸車”的故事也足夠性感。
可是這樣的故事,還能講多久呢?
毫無疑問,理想是當前最成功的造車新勢力之一。
至于理想為何能夠成功,增程式動力只是表面原因,其根本還是理想讀懂消費者的真實需求。
首先來看理想常被詬病的增程式動力,即使它處于技術路線的鄙視鏈末端,但是當前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實用的動力形式。
諸如小鵬、蔚來等中高端新勢力品牌,都一步到位將籌碼押注在純電驅(qū)動上。但是在電池和補能技術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之前,純電路線的續(xù)航和便利性始終不如增程式。理想的車主加油幾分鐘就能走,而小鵬的車主再怎么將充電時間美化為一杯咖啡的工夫,還是得半小時。
同時,因為增程式動力所搭載的電池容量更小,還能直接促成成本的壓縮。比如去年電池原材料大漲的情況下,純電車型的大容量電池成本首當其沖,而理想則省下了不少錢。
省下來的成本當然與我們有關,將這部分成本放在配置上,我們的體驗自然也就相對更好。
當然,光有增程式還遠遠不夠,否則別克VELITE 5早就應該成為爆款車型,而不是淪落到停產(chǎn)的下場。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理想擁有一位出色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李想。作為汽車垂類門戶網(wǎng)站的創(chuàng)始人,他更懂產(chǎn)品,也更懂消費者的需求。
盡管在懂車的人看來,增程式技術含量低,冰箱彩電不應該成為一輛車的核心競爭力,但是在消費終端,用戶對驅(qū)動方式的感知并不強,而實際體驗卻是購車決策的關鍵。
有句話這么說的:千萬不能帶家人去看理想的車,看了基本就要下單了。這一點就能直觀展現(xiàn)出理想對消費者真實痛點的精準把握。
然而很多車評人口中的好車,實際銷量都很一般甚至很差,理想的熱賣反倒成為了“叫座不叫好”的典型代表。汽車行業(yè)也需要認真思考一個問題:消費者到底需要什么樣的車?
理想顯然不只在消費者中叫好,更是收獲了資本的大量青睞,市值一路飆升直至超過長城汽車。
但是這并不能表示理想造車實力超過長城,只能證明資本擁有著十分明確的喜好:更愿意去投能講故事的車企。
比如漂亮國新能源卡車企業(yè)尼古拉曾經(jīng)一輛車都沒造出來的時候,最高市值就超過2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11億元)。但是如今市值縮水98%,僅剩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億元)。再比如國內(nèi)的威馬,此前有行業(yè)大佬沈暉坐鎮(zhèn),單筆融資就創(chuàng)造100億元的紀錄,但是最近卻深陷“倒閉”的傳聞。
資本的追捧確實可以創(chuàng)造神話,但是如果沒有核心產(chǎn)品力作為支撐,神話很快就會破滅。那么理想汽車如今第二名的市值,是否摻雜了因資本喜好而創(chuàng)造出的水分呢?
或許有,理想講故事的能力如你我所見。不過資本和市場大概率不會持續(xù)為一個故事買單。
理想掩蓋在好故事外表下的部分危機已然出現(xiàn)。
從內(nèi)部看,理想的“套娃”模式開始相互內(nèi)耗。
“套娃模式”能大大降低研發(fā)成本和提高理想車型之間的零部件適配率,從而降低產(chǎn)品線的制造成本,所以理想的利潤表非常亮眼。
共用的前臉造型讓L9車主無法享受到旗艦車型該有的尊貴感,而且全系相同的動力總成也會讓人覺得索然無味,甚至部分L9潛在車主會轉(zhuǎn)投L8的懷抱。
從理想ONE到理想L9再到即將上市的W01(代號),理想向上的決心十分明顯,而同一張臉就是向上的最大阻礙。
從外部看,理想正在逐漸失去“奶爸車”定位的專屬性。之前理想ONE能夠賣得好,主要是因為缺少直接競品。
現(xiàn)如今,競爭對手開始覺醒,如魏牌推出藍山、新款摩卡DHT-PHEV,劍指理想L8和L7的市場。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車企會加入到中高端“奶爸SUV”的競爭中來,大家模仿甚至超越理想的難度并不大,比如藍山明顯就比L8更有性價比。
雖然增程式不是理想汽車大火的主要原因,但是也屬于“歪打正著”,正好滿足了新能源SUV用戶對于續(xù)航和補能的需求。
不過純電車才是新能源車的終極形態(tài),理想也在2023年4月份的上海車展上,官宣進入“雙能戰(zhàn)略”的發(fā)展新階段,意味著正式進軍純電車市場。在發(fā)布會上,理想還與寧德時代簽署《全面戰(zhàn)略協(xié)議》,首款純電車型將成為全球首款搭載4C麒麟電池的車型。
至于純電車型的規(guī)劃上,理想表示:到2025年,將形成“1款旗艦車型+5款增程電動車型+5款高壓純電車型”的產(chǎn)品布局。
那么純電的理想沒了增程式之后,難道還要僅僅依靠“奶爸”的故事來繼續(xù)保持熱銷嗎?
理想顯然不這么想,“奶爸車”或許要翻篇了,新的故事由“智能”和“補能”展現(xiàn)。
“智能”方面,理想汽車智能駕駛將正式邁入3.0階段。理想AD Max 3.0的城市NOA導航輔助駕駛系統(tǒng)將讓車型徹底擺脫高精地圖的依賴,可以像人類駕駛員一樣實時感知、決策、規(guī)劃,從而實現(xiàn)在復雜的城市場景自主通行。
據(jù)悉,該系統(tǒng)將于今年第二季度內(nèi)開啟推送,并于年底前完成100個城市的落地推送。值得注意的是,該套系統(tǒng)為終身免費。
聽起來的確不錯,不過個人認為這里面還存在兩方面的擔憂,一是高階智駕是不是所有人的剛需還有待商榷,能否像冰箱、彩電一下?lián)糁邢M者的心還是個未知數(shù);二是友商也在做智駕系統(tǒng)甚至起步更早,理想的系統(tǒng)相比友商,優(yōu)勢又在哪里?
“補能”方面,理想則是發(fā)布了800V超充純電解決方案,4C超充將達到480kw最大輸出功率,最終實現(xiàn)“充電10分鐘,續(xù)航400公里”的補能體驗。
理想表示:未來將不斷完善對超充網(wǎng)絡的建設。今年年底,將建設完成300+高速超充站,2025年,超充站要建成3000座。
續(xù)航補能是純電車主最大的痛點之一,如果理想大規(guī)模鋪開超充站的話,那么或?qū)⒃诩冸娦袠I(yè)開創(chuàng)一個先河。
不過普及速度卻是一個阻礙,保時捷在2019年就實現(xiàn)800V平臺技術,長城、比亞迪等許多廠家也都有掌握。但是超充站至今仍沒有被普及,其中的難處可想而知。
超充技術不只涉及單純的一輛車,更在于電網(wǎng)能否支持。特斯拉為超充搭配了額外的儲能電站,不知道理想又該如何操作。
超充路線能否為理想前期的純電產(chǎn)品賦能還要打個問號,不過時間是最好的朋友,理想要是能在之后率先實現(xiàn)超充的規(guī)模化布局,那么這將有望成為理想在消費者與資本層面強有力的抓手,從而建立難以被突破的全新“護城河”。
此外,理想純電車型的價格也是一大關注點。
在切換純電路線之后,車型的電池成本將會增加。以理想L8為例,其工信部的純電續(xù)航為175km(電池容量42.8kWh),如果純電版L8想要達到600km的純電續(xù)航,那么需要100kWh左右的大電池。據(jù)彭博社統(tǒng)計,中國鋰電池組在2022年年底平均價格為127美元/1kWh,按照這個數(shù)據(jù)計算,理想純電車型光是電池成本就要增加5萬元左右。
那么這里就有新的擔憂,理想在增程時代所擁有的高性價比屬性是否會消失?如果不增加這幾萬塊錢,用閹割配置的方式降低成本,消費者又是否會買賬?此外,超充和終身免費的智能駕駛又會不會變成“隱形”增長的成本,轉(zhuǎn)嫁到消費者身上?
理想的首臺純電車預計在今年發(fā)布,或許到時候我們的疑問會有一部分答案。
從理想汽車市值超長城汽車來看,冰箱彩電在現(xiàn)階段確實贏麻了。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理想就能高枕無憂,畢竟冰箱彩電的壁壘太低、純電轉(zhuǎn)型也存在很多未知數(shù)。
至于誰能笑到最后,你們怎么看?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wǎng)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lián)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