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么,最近身邊好幾個朋友恰好都想買一輛能夠裝下一家老小的大車,于是我說,理想L8唄,開著坐著都挺舒服,價格相對它的性能、配置來說也不錯,屏幕還挺大(doge)。
【資料圖】
又恰好,他們對新勢力似乎都不太感冒,這有點出乎我的意料,我以為同齡人盡管已經30或者接近30了,對新勢力的接受程度應該還可以,但卻并不。他們作為地道的廣東人,最喜歡的就是煲仔……哦不,豐田。
但我覺得漢蘭達真的對不起價格,乃至更大更居家的賽那,你便宜點還能交個朋友,你一分錢優惠都沒有還一車的硬塑料,低配的尾燈還暗得像蠟燭一樣。雖然不是我自己要買,但我也真的不太忍心看著朋友買。
正好,我有個機會來試駕福特銳界L,這本來也是我自己很感興趣的車型,因為我喜歡有內涵的車,福特的車都挺有內涵。另外,我也想知道這市場上有沒有一款不是來自新勢力,最好是來自合資品牌,也能滿足中國消費者大多數的需求,又有一定的自己的追求的家用大SUV。
其實我們前不久剛推送過一篇文章來介紹銳界L的概況,所以我們這次主要談體驗。
THS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福特還是福特,即便裝上了豐田的混動系統,它還是福特……我們上次也說了,銳界L混動版這套混動系統的核心結構和原理雖然是豐田同款,但它的行星齒輪組E-CVT總成是自研自產的,電池則來自比亞迪。再次強調,這是小電池HEV,在絕大多數限牌城市用的都是汽油車指標。
配以高功率2.0T發動機,我覺得這個組合算是這個形式的混動系統的另一種打開方式了,官方宣稱的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7.1秒,在被眾新勢力動輒5秒多的加速時間洗腦之后,你可能會覺得這7.1秒不大行。但回歸理性之后,你會發現7秒頭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數字。它實際的動力表現對于這么大的一輛2噸重的大SUV來說,也可以說是相當充裕。
除了絕對的動力水平,再談動力響應的體驗,我現在悟到了福特為什么要在混動版本上匹配更大的發動機功率了,因為有電機在,渦輪遲滯就不需要擔心了。從儀表板的動力輸出圖示來看,每當你剛踩下油門,又或是突然加深油門的時候,電機都會率先發力,然后你保持油門深度,發力的主角會轉換為發動機。不過你大可放心,即便你踩到底,發動機高轉輸出,NVH也非常好,跟漢蘭達那種十幾萬的水平完全是兩個世界。
只是在標準模式下,油門響應會有那么一點點遲鈍,這里需要掰扯清楚,油門響應和動力響應其實是兩個概念,雖然有時候會被混為一談,但在福特銳界L混動版這里,你就能感受到這兩個概念的細微差異。
籠統了說,你踩了油門,整套動力系統沒有反應,那是油門響應不好;你踩了油門,動力系統有反應,只是反應不太好,那是動力響應不好。銳界L混動版在標準模式下屬于油門響應慢半拍,但當油門有了響應之后,動力響應就不錯,不少電動車也是類似的情況,而我的Giulia在1500rpm或以下,則是動力響應差。
不過當你切換到運動模式,銳界L混動版的油門響應就會好一些,只是你也需要稍微精細一點去控制油門,因為整套動力系統的動態會變得比較積極,但它也是自然可用的。如果我是車主,我應該會每天都用運動模式。
至于油耗,從車顯數據的變化來看,銳界L在城區路況能夠非常輕松的做到7甚至6的字眼。不過我們試駕路程有山路,也有很長的高速,再加上原地開空調靜態拍攝,一天300多公里下來,最終車顯8.3L/100km。我覺得也非常出色了。
SUV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福特還是福特,即便是這么大的一輛SUV,它在操控性上依然有功力的。在十來萬的緊湊型轎車里,福克斯的底盤就是最有功力的,在我們能買到的30萬左右的大SUV范疇里,我想銳界L的底盤也是最有功力的那個。
這次試駕活動安排了一段封閉的下山路,雖然不長,但很激情,我可以開著銳界L響著胎過彎。當然了,能響胎一方面也是因為這輛頂配ST-Line 21英寸輪轂所配套的米其林浩悅四季胎極限抓地性能不算高,但即便車輛產生了滑動,車輛的動態依然非常線性可控。而且車輛的前后端很平衡,不會產生明顯的推頭或甩尾。
而在普通的公路上,銳界L又保持了不錯的舒適性,它不是理想L系那種完全軟綿綿的風格,而是非常有韌性,有不錯的支撐性也有濾振質感,甚至跟我的Giulia有那么點類似。當然了,畢竟連縱置的大哥探險者都沒得用雙叉臂,銳界L作為橫置平臺車型也只能是麥弗遜了,所以前橋在一些相對極限的情況下會有一點點顫動,比如很快地碾過減速帶,但在麥弗遜的范疇里,銳界L也算是控制得非常好了。
至于轉向,這一點就不那么福特了,它的比例不算快,單邊打滿要一圈半,這就讓我在山路上激駕的時候需要稍微大幅度一點去打方向。但轉向手感力度回饋也是非常絲滑自然的,甚至到方向盤本身的握感也很不錯。
我覺得福特銳界L這套底盤是非常可貴的,這本來就是福特最擅長的東西,同時在這類三排座大SUV里,我還真的沒覺得哪款車的底盤能讓我滿意,理想L系雖然確實舒服,但也真的太軟太無欲無求了,對大多數人來說或許是合適的,但我……你懂的。
而且銳界L的靜謐性也讓我非常滿意,我暫時沒有條件在同一條路上對比銳界L和理想L系的靜謐性,但我認為銳界L的噪音控制在主觀感受上是非常不錯。講真,這是這次試駕給我驚喜最大的地方。
意料之中的驚喜
我們之前在解析文章里也說過,福特官方宣稱銳界L的縱向空間比漢蘭達大一些,實際體驗下來,銳界L的空間確實有驚喜。需要注明的是,我們這次體驗到的是2-2-3座椅布局,這種座椅布局是跟四驅系統捆綁的,如果你買兩驅版,那就是2-3-2,如果你買22.98萬元的汽油入門版,那就是兩排五座,那也是全系唯一一款五座版。
但這車還真該買七座,我175的駕駛坐姿,第二排給175的我留兩拳的膝部空間,然后我坐進第三排,竟然還有三到四指的膝部空間。這空間水平確實比漢蘭達更優,跟理想L8差不多。而且坐姿也挺自然,頭頂也沒壓力。不愧以L為名。
而第二排的獨立座椅帶有腿托,有一鍵躺倒模式,不過講真,以銳界L的縱向空間,想要躺得很舒展還是略顯勉強,也許還是得理想L9那種縱向空間才能躺得舒展。
另外,進出第三排也挺方便的,第二排獨立座椅的扶手可以向上收折,收起來之后就能騰出20cm寬的通道。我覺得某些不提供中央過道的MPV該檢討檢討了。
不說說缺點你們肯定會說那啥
總體來說,福特銳界L還真的挺有競爭力的,它有理想L8那樣的空間表現,也有比“在座各位”更均衡、完善的機械素質,混動版油耗也不高。如果我真的要買一輛這種類型的車,現階段銳界L大概會是首選,但上次也說了,我還是選馬自達CX-90(doge)。
那么銳界L是不是就沒缺點?當然不是,對我來說,這車的外觀……反正不是我的菜,要是想讓它好看一些,那肯定得改裝一波了。而內飾呢,乍一看也確實不太顯貴顯檔次,盡管用料做工都還不錯。
要說真的缺點,我覺得銳界L的外后視鏡有點窄,它本身尺寸就偏窄,而且還沒有雙曲率,所以側后視野相對有限,畢竟我們汽車博主都不是依賴盲區監測開車的。
該買哪款?
我們這次試駕的是全系大頂配混動版ST-Line,預售價31.98萬元,大家如果要買的話,其實可以不用買這個大頂配,買30.98萬元的混動次頂配至尊型就可以了,兩者的差異主要就是運動套件,不帶運動套件的話輪圈是20英寸,ST-Line輪圈則是21英寸。但ST-Line因為采用了麂皮座椅所以沒有座椅通風,從這兩個細節來說,省一萬還有座椅通風,蠻好。
另外就是至尊版沒有HUD了,其實也無所謂。
至于汽油版,本來我在試駕結束后想找他們要一輛汽油版來試試的,因為這次試駕活動的教練頭車就是汽油版,但他們說這次還不能提供汽油版讓我們試,那就……下次汽油版試駕活動記得邀請我哦!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