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傳統汽車品牌來說,早期的純電動汽車大多都是“油改電”,因為對于汽車廠商來說,這樣做的好處一是降低研發成本,可以迅速開發出純電車型。二是雖然是油改電,但是除了底盤架構以外,三電系統已經是按照純電動汽車開發的了,所以廠商也需要積累一些電動車的生產制造經驗。
到今天為止,絕大多數的傳統汽車品牌,都已經開發出了純電動平臺,像吉利的SEA浩瀚架構,大眾的MEB平臺,現代起亞的E-GMP平臺,長安的EAP1平臺,比亞迪e平臺3.0等。豪華品牌也是一樣,奔馳有EVA平臺,奧迪有PPE平臺。這些平臺上誕生的車型,與燃油平臺的車型,從外觀到內飾都截然不同,讓用戶一眼就能區分出來。
(資料圖片)
當然也有繼續使用油改電平臺的,典型的例子是寶馬,目前寶馬純電車型以CLAR平臺為主,這個平臺兼容ICE、PHEV、BEV多種動力模式。這顯然不是純電平臺。而寶馬的純電平臺Neue Klasse計劃在2025年推出。所以寶馬也沒有避諱,大大方方的承認,ix3,i3,就是油改電。
但是依然有一些品牌,讓人看不懂。它就是本田,廣汽本田目前在中國市場的純電動汽車,e:NP1 極湃1,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都是繽智的油改電版本。但本田卻一直宣傳它使用了純電平臺。這很難讓人信服。
首先,繽智和e:NP1 極湃1從設計上看,沒有太大區別,無非是e:NP1 極湃1是純電車型,中網改成了封閉式,而且打開中間的logo,是充電接口,繽智是橫向條幅式中網。兩款車在大燈的造型,引擎蓋的造型,A柱造型,以及整個車身側面造型上看,幾乎是一樣的,區別很小。
從車身尺寸上看,繽智和e:NP1 極湃1也非常相似,兩款車的車身寬度和軸距也是一樣的。既然如此,e:NP1 極湃1說自己是純電平臺,就讓人不太理解。假設e:NP1 極湃1是純電平臺的話,難不成繽智是在純電平臺上開發的燃油車嗎?
圖注:e:NP1 極湃1底盤有明顯的電池突出痕跡
其次,在e:NP1 極湃1的車身底部,能夠明顯發現電池突出的痕跡,我分別找到了兩張圖片。也就是說電池是掛在底盤上的,當然所有純電動汽車的電池都是掛在底盤上的,并沒有不同。而區別在于,純電平臺的車型,往往會更加考慮底盤的一體性和完整性。
圖注:e:NP1 極湃1底盤有明顯的電池突出痕跡
作為對比,我隨便在網上找了一張售價15.58萬起,價格還沒有e:NP1 極湃1貴的零跑C11的圖片,由于零跑汽車沒有燃油車,全是新能源車。所以它的平臺肯定是純電平臺。
圖注:零跑C11底盤,沒有電池突出的痕跡。
通過車身側面的圖片,我們能看到,零跑C11 的底盤從側面看,就非常平整,完全沒有電池突出來的痕跡。
圖注:e:NP1 極湃1底盤
還有就是底盤方面,由于純電動汽車裝有電池,整備質量更重,因此底盤前后懸架,都應該在材料上進行加強。而e:NP1 極湃1 依然采用了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懸架結構,此機構與繽智也沒有什么不同。
所以通過上面的解釋,我個人認為,e:NP1 極湃1沒有使用純電平臺,而是油改電。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當然本田并不是這樣解釋的,在本田的概念中,他們的車就是純電平臺,我還特意研究了一下,本田宣稱的純電架構e:N Architecture F。我發現本田對于該平臺的重點介紹,是突出了搭載三合一前置驅動電機,高密度電池,以及“e:N OS”全棧智控生態系統,配備Honda CONNCET 3.0 純電動車專用版本。而在底盤方面則沒有太多的強調與燃油平臺有什么不同,只是說“通過優化底盤氣流等方式進一步降低風阻系數”。
因此我個人理解,e:NP1 極湃1所謂的純電平臺,更多的指的是動力系統,和軟件系統上的純電。而并非是底盤架構方面的純電平臺。因此可以把它理解成“沒有完全擺脫燃油車架構的純電動汽車平臺。”
截止到2022年12月份,e:NP1 極湃1最新月銷量為811輛,2022年累計銷量為2719輛。這樣的成績,顯然不是本田希望的,可以說本田的電動化出師不利。而對于用戶來說,買新能源車,想要的是與燃油車截然不同的用車體驗,能讓人一眼就看出它是新能源車。而與繽智非常相似的e:NP1 極湃1,且不管它是不是純電平臺吧,肯定不是用戶想要的!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