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DM-i超級混動技術的比亞迪車型,大放異彩,銷量與口碑齊飛。使用增程式技術的理想汽車旗下車型,發展迅猛,前途與利潤共一色。
(資料圖)
兼顧了燃油車續航、純電車駕控優勢的混動車型,在2022年格外受歡迎,讓比亞迪和理想汽車成了年度最大贏家,比亞迪的宋PLUS新能源,在11月份銷量達到63636輛,理想汽車去年的月銷量,最高也超過了1萬輛。
可幾家歡喜幾家憂,同樣都是混動車型,長城汽車旗下的車型,卻是銷量慘淡,有些小可憐,在燃油車時代,誰敢笑話長城汽車的銷量,簡直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這也就是談論混動車型時,我才敢大膽的表示,長城汽車的銷量,已經被擋在一線品牌之外。
有數據為證,2022年長城汽車旗下,魏牌DHT-PHEV的最高月銷量為2014輛,摩卡DHT-PHEV的最高銷量1025輛,最低銷量136輛,拿鐵DHT的最高銷量過千,最低銷量12輛,哈弗H6新能源銷量最好,但最高月銷量也未滿5000輛,所有混動車型的月銷量總和,也超不過一款理想ONE。
在混動技術中,長城汽車的DHT,與比亞迪的DM-i,包括增程式,誰的技術更先進,我們不好判斷,但誰的技術更受歡迎,這個一目了然,排名就是比亞迪DM-i,理想的增程式,最后才是長城的DHT。
不過,想必這種說法,長城汽車肯定是不認同的,在談及增程式的時候,當時的長城汽車首席增長官CGO兼魏牌CEO的李瑞峰,對增程式車型還是頗有微詞,言下之意,增程式技術并沒有長城汽車的DHT-PHEV先進,態度雖然是強硬的,但銷量卻嚴重打臉,搭載增程式的理想汽車,以及同樣增程式的問界車型,銷量都是長城旗下混動車型望塵莫及的。
而且,還有更打臉的是,比亞迪以及吉利汽車,在個別車型上,也使用了增程式技術。而理想汽車的CEO李想同志,也發微博暗諷,說如果汽車銷量的前三,比亞迪、吉利、長安都開始使用增程電動,某企業關于增程落后的營銷規劃可以停止了,省點錢干正事吧……
不用點名,我們也知道李想犀利的言語,劍指何人。
汽車圈大佬們的唇槍舌劍,表面恩怨,我們暫且不談,聊聊我們眼中,長城汽車旗下混動車型的前途。
按照常規判斷,長城汽車的DHT技術已經搭載在多款車型上,與消費者的蜜月期已過,現在沒有拿到讓投資者滿意的銷量,進入平穩期后,銷量就很難出現大輻度的提升,除非長城汽車在混動技術上,突然就來了一個極大的突破,可以完全碾壓比亞迪的DM-i技術,但我可以負責任的判斷一下,這樣的可能性很小。
增程式的技術并不是最先進的混動技術,這一點,李想和余承東也該承認,但問題是,消費者不管技術是否先進,只要滿足自己的需求就行。
而且,既然理想汽車把增程式這條路走通了,那前人種樹后人乘涼,走上這條路的人就會越來越多,當新能源車發展進入瓶頸的時候,推出一款增程式車型,也確實能夠提高銷量,而且這技術也不存在什么“壁壘”,很多企業都是拿來就用。
我曾經暢想,如果長城汽車此時也推出一款增程式車型,能把混動車型的價格打下來,受歡迎的程度,大概率會超過現下售價較高的DHT車型,雖然這款車型一定不會代表長城汽車發展的方向,但起碼在銷量上,在利潤上,會給長城汽車帶來信心。
作為一家企業,最終還是要以銷量、以利潤來論成敗,如果長城汽車只是一家講情懷的車企,那也不會有“鐵娘子”轉投小鵬汽車陣營的事情。
但作為長城汽車主要負責人之一的李瑞峰,對增程式技術表現出“不屑”,那是不是就堵住了長城汽車推出增程式汽車之路,不推出增程式車型,長城汽車就眼看著這塊蛋糕被其他企業分食,如果推出增程式車型,會不會讓人覺得長城汽車說一套、做一套,缺少了真誠。
個人想法,長城汽車此時應該放下面子,推出性價比更高的增程式車型,以緩解現在混動車型銷量尷尬的現狀,且不說純電動車行能不能成為未來主導,歐拉和沙龍想要成為純電動車中的一線品牌,還需要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就是哈弗和魏牌,也不可能一下就成為純電動品牌中的佼佼者,很長一段時間,還是要以混動車型為主,那增程式車型,應該就是一條投入最少,見效最快的辦法。
那么,我想提一個問題,你認為長城汽車該不該推出增程式車型,歡迎到評論區說說你的想法。
?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