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孟 為
編輯/ 張 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設計/ 琚 佳
“2023年1月9日,上汽大通MAXUS TECHDAY上,上汽大通MAXUS展示了他們應對未來的思考,以及新時代智能新能源MPV該有的品質。”
格瑞維亞、嵐圖夢想家、紅旗HQ9、別克新世紀、極氪009,剛剛結束的2022年,你可以用“卷”來描述國內MPV市場,而且這種“卷”在2023年,大概率還會愈演愈烈。
MPV正在從商務走向家庭;車型也將會在原有小型MPV的基礎上迎來新一輪升級。
相比于這些看到市場機會的嘗鮮者,上汽大通MAXUS很早就謀定了這個過去并不被人看好的市場,持續深耕。
十余年的沉淀和積累,從最開始的全領域MPV G10、互聯網MPV G10 PLUS、全能家旅MPV G50、全新旗艦 G20 PLUS,到為年輕創業者助力的G20 ES、解決家庭出行場景痛點的 “帶娃神器” G50 PLUS、移動的頭等艙G20 PLUS,再到以新派空間、新派智聯、新派智駕、新派安全打造的“全尺寸新生代智能MPV”G90和“全球首款全尺寸豪華智能純電MPV”MIFA 9……基于超級柔性化、深度定制化、強大拓展能力的整車平臺,上汽大通MAXUS已經形成了“全平臺、全能源、全場景”的MPV戰略布局,針對不同人群、不同車型定位,不同用車場景,形成了豐富的產品矩陣。
在MPV領域,上汽大通MAXUS不僅覆蓋了全細分市場,更先發進軍全球發達國家市場。
MIFA 9作為中國豪華純電MPV的代表首次出海,并率先拿下歐洲、澳洲兩大全球最高端汽車市場的“通行證”;G90成為澳洲豪華燃油MPV細分市場上的首款中國品牌產品,作為“中國智造”與國際主流品牌產品同臺競技;純電家用MPV MIFA 5也成為挪威第一款中國品牌新能源乘用MPV,并以市占率29.7%,穩居挪威新能源MPV細分市場排名第一。
上汽大通MAXUS也因為這樣的成績成為來自中國的“MPV專家”。
但時代正在發生新的改變,面對全球新能源市場快速增長,面對用戶對產品智能體驗的需求越來越高,MPV正在從上半場的功能、空間之爭轉向用戶場景、新能源和智能化之爭。
2023年1月9日,上汽大通MAXUS TECHDAY上,上汽大通MAXUS展示了他們應對未來的思考,首次公開了“行業首個多人出行智能座艙技術、全國首款純電L4自動駕駛MPV”等多項核心技術突破,亮相了MIFA 9、G90等乘用化、高端化MPV產品。
全領域布局新能源
2022年,國內新能源滲透率超過30%,同時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也迎來了快速增長。2023年,業內預估國內新能源銷量將超過800萬輛,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速,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2250萬輛,同比增長20%以上。
因此,積極地擁抱產品的新能源化,也是MAXUS作為“MPV專家”應對未來的核心能力所在。
得益于其自主開發的模塊化柔性架構以及上汽集團“星云”和“珠峰”核心技術布局助力,上汽大通MAXUS在純電、HEV、PHEV進行了廣泛的布局和準備。
在純電技術上,以MIFA 9為例,搭載了上汽平臺化“魔方”電池系統,它不僅搭載了具備“零熱失控”安全防護、超高集成度、超長壽命的行業領先技術優勢,其獨特的臥式電芯設計理念,也讓魔方電池完成了超高集成度的設計,實現195Wh/kg的領先能量密度,以及8年30萬公里的超長壽命。
同時,魔方電池實現了“可充可換可升級”的補能理念,通過冷卻接口自密封、全向浮動加解鎖平臺的設計,可以在2分30秒內完成極速整車換電,QUICK CLICK電池快換專利,以及獨創的螺栓卡接式機械結構,讓魔方電池具備5000次快換壽命。
依托中石化、中石油5萬余座換電網絡,這項技術將賦能上汽大通MAXUS成為全球首款可充可換,給予用戶更大使用便捷性的純電MPV產品。
此外,MIFA 9所配備的V2X功能,也讓電能雙向“移動”起來。其V2Load放電不僅可以實現車內220V電源即插即用的電源供電,滿足車內辦公娛樂需求,也讓野外露營、戶外大功率用電同樣不在話下。
另外,V2Grid模式可以反哺電網,V2Home模式能夠應急點亮家庭生活,都為MIFA 9用戶提供了更多的可選用途。
在HEV上,上汽大通擁有亞洲首款柴油48V輕混系統,上汽π柴油發動機和上汽藍芯2.0T汽油發動機疊加48V混動系統,通過自動啟停、助力、制動能量回收、發動機工況點調整等控制功能,實現“無感知”啟停、“彈射起步”的加速體驗,在WLTC工況下,燃油消耗節省可達8%。
同時,其獨創的“無源發電“軟件,可在應急場景下,通過電壓控制給12V電池直接充電,保持整車用電系統的能量平衡。
據悉,在PHEV上,上汽大通MAXUS將于2023年推出全新產品。
打造更智能的車
“上半場新能源,下半場智能化”已經是全行業的共識。而在智能化上,市場已經顯現出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雙輪驅動的趨勢,并且這些全新的體驗已經成為很多車企的核心競爭力,賦能新汽車。
上汽大通MAXUS的MPV家族矩陣也不例外。
在智能駕駛領域,其依托友道智途的UTOPILOT鴻鵠智駕技術底座,實現海內外的3+1核心產品。
2022年11月,在上海舉辦的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MIFA 9以全國首款純電L4 自動駕駛Robo MPV亮相,在臨港的會場提供了接駁服務。
在這輛Robo MPV上,不僅集成了BEV感知算法,具備優質的感知精度和視域廣度、優秀的長尾效應應對能力,還在感知系統的部件和整車設計高度融合,保持了車輛的美觀和安全性,特別是在安全性方面,Robo MPV通過冗余硬件方案以及高算力計算單元實現安全、舒適的自動駕駛體驗,同時配備遠程駕控系統,為出行保駕護航。
在量產車型上,上汽大通MAXUS已將L2++、UTOPILOT友道智途高階智駕系統應用在MIFA 9及G90車型,可實現包括ACC、ICA、LKA等在內的高精地圖智能領航功能,成為目前MPV市場率先搭載L2++高階智駕功能的車型。
在智能座艙上,汽車商業評論了解到,上汽大通MAXUS已經完成3代產品的全面設計和部署, 實現了UIUE的自主設計,完成橫跨Linux、AliOS和安卓三大操作系統的Hypervisor軟件技術,以及生態服務等各層級的全棧軟件自研, 靈活部署于聯發科MTK 2712和8666, 高通8155和6490,共4個硬件平臺,為多人出行打造前后座艙技術底座。
特別是MPV的多人出行智能化交互體驗上,上汽大通推出了“多屏互動”,不僅可以把地圖界面自動流轉到儀表界面,用來釋放出更多中控屏的空間,還可以把副駕內容隨心分享至車內其他屏幕。同樣,后排的內容也可以向前分享,后排乘員同樣可以幫助主駕來變更導航目的地,或者新增途經點。
同時,針對家庭出行的場景,特別是家長如何照顧到后排的寶寶們的實際使用場景,上汽大通MAXUS還帶來了獨有的兒童模式——畫中畫產品,其在確保安全駕駛的同時,仍不失車內親情的交互和關愛。
畫中畫還可以幫助用戶做到單屏幕的多層利用,在你打開一個新的應用后,之前的應用仍舊會出現在畫面當中,更可以方便前排乘客控制后排屏幕,不必轉身也能瀟灑操作。
此外,上汽大通MAXUS也在積極布局多模感知技術的應用,帶來多重車內的靈動控制。
例如,通過人臉識別即可實現智能迎賓,聯動座椅個性調節;當用戶不方便起身的時候,可以實現眼動跟蹤,來實現盲操控制;以及如影隨形的屏隨人動,讓屏幕信息跟隨乘客完成自動流轉等。
軟件定義汽車
場景時代和智能化時代,上汽大通在積極擁抱軟件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積累。
汽車商業評論了解到,其目前已經擁有超過300人的電氣化隊伍和700余人的軟件人才,以最高效精益的組織,制定了“全棧軟件 + 五智融合”的軟件技術戰略。
“我們在軟件領域已深耕多年,全方位自研車端、云端及移動端的軟件解決方案,目前完整具備車載中央域、智駕域、座艙域、控制域的全棧軟件開發能力,同時自主建設了核心后臺‘網絡大通云’,自主開發了5G、 OTA協議棧、 以及車載以太網,形成‘云-管-端’三位一體的全面軟件研發能力, 掌握7大核心軟件的開發技能,已經累計交付了6000萬行軟件代碼。”上汽集團商用車技術中心副總經理謝銘詩說。
首先,上汽大通自研的電子架構,正在以“量產一代,開發一代,預研一代”的智能進化戰略持續生長迭代。
其MIVA 2.0域控制式電子架構,搭載深度自研核心控制器“車云智聯網關”,已經落地23個車型、超過11萬臺整車上的量產,與行業主流的電子架構水平相當,實現車云互聯、整車FOTA、云診斷、SOA架構等智能化基礎。
當前正在開發的MIVA 3.0域融合式電子架構,在2.0的基礎上,我們又將做出2項主要舉措,我們要實現智駕與泊車的行泊合一,同時搭載高度集成的區域控制器ZCU,具備行業領先水平。
同時,上汽大通MAXUS正在預研的中央集成式電子架構MIVA 4.0,將打造出1+X+N的設計理念。
其中,1顆高算力中央電腦,來實現“車云智聯網關”,“基礎座艙”與“輔助駕駛”的跨域重構;X=2,同時支持另外2顆強大的專屬域控制器,成為“高階座艙”和“領航智駕”的大腦,來支持配置的靈活多變;N即車輛還會按需使用N個區域控制器,為智能化擴展再上一個臺階做好技術準備。
其次,隨著自研整車電子架構的進程在不斷加速,上汽大通MAXUS也在積極發展基礎軟件、中間件和跨域應用的“貨架軟件”產品,創建自主的軟件技術底座,在各個域控制器,齊頭并進自研軟件的同時,橫向實現軟件的貨架化和跨域之間的軟件復用,為行業探索出了一條提升軟件效益的示范路。
同時,上汽大通MAXUS還建立了全自主研發的,應對千萬級代碼量,并且高度自動化的軟件集成技術鏈——大通海納(High-Integ)軟件集成技術,以全鏈路自主定制開發,實現海量文件的T+1集成和發布,成為保證自主軟件研發效率的技術重器。
第三,上汽大通MAXUS也積極嘗試以組織創新帶動產品創新,作為唯一一家將車身控制、底盤控制、動力控制三支不同戰線的開發團隊融在一起的車企,其打造了i-Body、i-Power、i-Drive三條產品線。
“這樣做,為的是讓軟件團隊從原本自己的領域走出來,擁抱集成式創新。但是,集成式創新只是方法,帶動場景化創新和做出優秀的產品才是最終的目的?!敝x銘詩表示。
例如,多人出行的一個痛點就是座椅的頻繁變化和第三排的出入便利性。上汽大通MAXUS的智能控制團隊合理利用了168項SOA原子服務,可以觸達306個原車的執行機構,帶來了“鎖車回位”,自動讓出18cm二排通道的上車場景,以及其他一系列的一鍵化場景體驗。
集成式創新的另外一份收獲就是下一代區域控制器。這顆區域控制器幫助產品減少了原車21個獨立式控制器,節約10Kg的零件重量,實現了高性能、高集成度,并且可以前后左右、上下靈活部署。
謝銘詩表示,“與Tesla的左右區域控制器相比,我們的算力更高,驅動能力更強,對外通訊接口更加豐富,在成本控制上,采用了高低功能安全分級設計方法,實現ASIL B和ASIL D兩個版本,這顆區域控制器將于2024年3月全面量產?!?/p>
最后,在不斷幫助用戶體驗升級的能力上,上汽大通MAXUS一方面自主開發的OTA引擎及工具鏈,已經可以支持五大功能域100多個控制器的OTA升級, 未來,其還計劃把OTA覆蓋度從70%提升到90%,單次并行更新的控制器數量做到20個,利用高壓升級和差分升級技術,將20個控制器的并行更新時長控制在1.5個小時以內,依托斷電續升和重試機制,OTA升級成功率從99.2%提升到99.8%。
同時,上汽大通MAXUS正在積極搭建“云原生技術”,來助力未來軟件進化,開創“數據同步即功能生效”的車云數據協同架構。
“我們的目標是把目前10萬名車主OTA需要的‘幾周’變成一個Moment?!敝x銘詩說。
極致的五星安全
無論是純電動、HEV,還是PHEV,無論是否有高階智駕功能,無論是商務出行還是家庭出游,盡管產品的動力形式、智能程度和應用場景在不斷變化,但作為一款MPV,多人用車場景下最為核心、排名第一的訴求依然是安全。
在安全這個領域上,上汽大通MAXUS從未妥協和放松??梢哉f,MIFA 9早以發達市場標準開發設計,達到了最嚴苛的E-MARK等歐洲法規要求。
2022年12月,在歐洲Euro NCAP和澳洲ANCAP最新公布的成績中,上汽大通MIFA 9不僅拿下了全球兩個最為嚴苛的五星安全認證,并創造了新版Euro NCAP成人保護單項得分全球最高、兒童保護單項得分全球最高、正面碰撞試驗(MPDB)成績得分最高、鞭打測試(追尾碰撞)單項最好成績(滿分),以及新版ANCAP成人保護、車外行人保護、主動安全三大項中MPV車型最高分。
MIFA 9創下了MPV在Euro NCAP測試中得到的最好成績,超越了諸多在歐洲熱銷的大型MPV,如雷諾Austral、西雅特Alhambra、福特Galaxy等,成為歐洲當地大型MPV細分市場中的最安全車型。
這與其一直以來堅持以全球標準打造高品質產品的戰略是分不開的,特別是在MIFA 9上,上汽大通MAXUS更是將安全進行了極致的升級開發。
例如,在MIFA 9上,上汽大通創新采用超寬前防撞梁搭配縱梁及扭力盒形成π字型載荷傳遞路徑。測試過程中,在車速100km/時狀態下,100%將碰撞載荷轉移至門檻,完全阻止了動力電池受到沖擊。
前艙首次采用“折扇變形式”閉環結構設計,延伸式前指梁結構與副車架穩定連接,通過與副車架剛度匹配實現壓潰的同時伴隨旋轉,誘導前縱梁穩定壓潰,規避擊穿壁障風險;橫向超寬前防撞梁設計,可覆蓋70%以上整車寬度,與輪胎形成前端高貼合度多層封閉保護屏障,有效減小前端侵入;另外蓄電池托盤的折彎點能夠防止碰撞時給輪胎輪轂造成致命的傷害,有效防止二次火災造成次生災害。
同時,MIFA 9還靠背骨架、坐墊骨架、懸掛能夠提供全方位安全緩沖和吸能,同時頭枕及內嵌的聚丙烯發泡可提供足夠的頭部支撐,座椅貼合度高達90%以上,多維度保護乘員,避免頸部傷害,獲得滿分成績。
同時,車輛“首次”完成MPV 領域搭載Far side氣囊開發,全車共有4個安全氣囊及2個覆蓋前、中、后三排的側氣簾及Far side氣囊。主駕駛Far side氣囊在正碰、側碰發生時將會迅速彈出,有效改善側碰工況中駕駛員與副駕乘員相互撞擊造成嚴重傷害的現狀,為用戶提供更周全的人身安全保障。
在兒童保護上,MIFA 9“首次”攻克全新Euro NCAP MPDB兼容性開發,通過優異的車身設計大大減小了對撞車輛相互間的沖擊,性能處于行業領先水平,為車內乘坐孩童提供超強保護。
在行人保護方面,這款產品不僅在車輛前端傳統硬點區域預留足夠的吸能空間并精心設計內板、流水槽等潰縮結構,減小頭部受力,還針對從大腿至膝蓋至小腿,三個高度零件特別弱化,大大減小整體腿型碰撞中受力大小。
可以看到,無論是未來的新能源動力形式、應對場景時代的研發和軟件能力的提升、還是極致的安全技術,作為“MPV專家”的上汽大通MAXUS并沒有躺在成績簿上固步自封,而是以更積極的姿態全面擁抱未來,建立科技護城河,面向國內和全球市場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新時代智能新能源MPV。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
違規轉載必究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