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交易印花稅減半、降低融資保證金、規(guī)范股份減持行為、階段性收緊IPO,8月27日一系列重磅政策讓A股投資者沸騰了,更是被市場冠以“史詩級利好”。不少業(yè)內專家表示,在印花稅減半征收這個特大利好的引領之下,一系列政策利好將穩(wěn)定市場,市場信心有望恢復。
>>走勢預測
【資料圖】
此次打出的“組合拳”
有望為市場帶來反彈行情
金元證券投資顧問徐傳豹對華商報記者表示,這屬于救市政策,大盤短線有望反彈。
趙錫軍表示,近期各大部委圍繞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協(xié)同發(fā)力。此次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可以算是一次重磅的提振信心的措施。從市場影響看,歷次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調整均對資本市場形成很好的提振效果,尤其是2008年內兩次對于印花稅的調整,市場均有非常可觀的漲幅。可以說,印花稅的調整是對市場的實質性利好,是可對活躍資本市場、提升投資者信心起到立竿見影效果的舉措,具有鮮明的積極導向作用。
財經評論人士楊德龍認為,這些措施釋放了積極的信號,有助于讓利于民,提振投資者的信心。這次直接下調印花稅高達50%,一年將減少上千億的交易費用,對投資者來說是及時雨,也是很多投資者期盼已久的重大利好。預計會對這周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市場走勢形成正面的推動。
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在印花稅等利好的引領之下,估計周一市場會有明顯反應,市場信心有望恢復。隨著交易端、融資端,特別是投資端的改革加速推進,養(yǎng)老金、險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銀行理財、年金基金等長期資金入市會加速進行,一二級市場平衡有望實現,隨著獲利效應的出現,居民儲蓄也將會逐漸進入股市。在強有力的利好政策推動下,股市的未來可以期待。
楊德龍也表示,雖然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部分區(qū)域還將提振經濟。預計有更大力度的推動經濟復蘇的政策正在研究之中。投資者對經濟未來前景的預期有望逐步增強,從而帶來積極的表現。希望投資者堅持價值投資理念,做好公司的股東,配置優(yōu)質基金,耐心等待市場回暖。華商報記者 黃濤
>>相關新聞
多家券商今起下調交易傭金
根據多家券商公告,8月28日,將迎來一輪集體性質交易傭金下調。
8月24日晚,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中金公司、海通證券、財達證券和華泰證券等多家券商發(fā)布了下調交易傭金的公告。
整體來看,8月28日起,各家針對滬深交易所A股、B股、存托憑證的證券交易傭金率將在原有基礎上統(tǒng)一下調0.00146%。同時,北交所將在原有傭金基礎上統(tǒng)一下調0.0125%。
券商集體調降交易傭金,是對證監(jiān)會“一攬子”政策的落地。8月18日,證監(jiān)會有關負責人對外表示,證監(jiān)會優(yōu)化完善交易機制,提升交易便利性,下一步將降低證券交易經手費,同步降低證券公司傭金費率。此外,還將進一步擴大融資融券標的范圍,降低融資融券費率,將ETF納入轉融通標的。
當天,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均宣布自8月28日起進一步降低證券交易經手費。
由此,一位券商分析師指出,統(tǒng)一下調交易傭金,實際是將交易所調降證券交易經手費的部分落實到投資者身上,屬于降費政策傳導,并不會影響券商實際傭金水平和盈利情況。而伴隨傭金的調降,主要是為了提升A股市場交投活躍度。
今年上半年,上市券商業(yè)績呈現回升態(tài)勢。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4日晚,A股已有18家券商披露2023年上半年業(yè)績,其中17家公司實現凈利潤增長。國盛金控、東北證券、哈投股份、長城證券等4家公司凈利潤同比翻番。
對于證券投資者而言,交易手續(xù)費具體包括印花稅、交易過戶費、交易傭金、交易經手費和交易監(jiān)管費等,這其中,占比最高為印花稅,費率為0.1%。
財經評論人士皮海洲表示,從活躍市場角度看,降稅影響大于降費。由于券商整體費率處于歷史低位,尤其考慮到傭金收入變化對于券商業(yè)績的影響,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券商傭金整體繼續(xù)下降的空間有限。華商報記者 李程
王炸
財政部、稅務總局:
證券交易印花稅今起減半征收
全年或將讓利投資者逾1000億
時隔近15年,證券交易印花稅再次下調。
8月27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fā)布《關于減半征收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公告》,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自2023年8月28日起,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
多位業(yè)內人士指出,此次印花稅下調實打實地讓利投資者。按照2022年證券交易印花稅的收入來看,此次印花稅減半全年或將讓利投資者超千億元。
>>梳理過往
每次下調都能提振市場
簡單來說,證券交易印花稅是從普通印花稅發(fā)展而來的,專門針對股票交易發(fā)生額征收。證券交易印花稅可以說是監(jiān)管部門用來調控市場的一大工具。當前中國股市征收的印花稅稅率為1‰。從1990年至今,中國股票交易印花稅已歷經10余次變化,其中2次上調、7次下調。從歷史經驗來看,每次下調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A股市場的活躍度。特別是2000年后的調整,市場提振效果可謂立竿見影。
1990年
印花稅在深圳開征,當時征收標準是由賣出股票的交易者繳納成交金額的6‰;同年的11月,深圳市場對買家也開征了6‰的印花稅。
1991年10月10日
印花稅由6‰下調到3‰,這是我國證券市場史上第一次調整印花稅。調整后大牛市行情啟動,半年后,上證指數從180點飆升到1429點,漲幅接近7倍。
1997年5月12日
印花稅由3‰上調到5‰。當天形成大牛市頂峰,此后估值下跌500點。
1998年6月12日
印花稅由5‰下調到4‰,調整后首個交易日,滬指收盤小幅上漲2.65%。
1999年6月
B股交易印花稅稅率降低為3‰。上證B指一個月內從38點飚升至62.5點,升幅逾50%。
2000年后,我國印花稅共作出5次調整,主要涉及稅率高低和征收方式。
2001年11月16日
印花稅由4‰下調到2‰,調整之后,股市有過一段100多點的行情。
2005年1月23日
印花稅再次下調,由2‰下調到1‰。調整后的1月24日,滬指收盤上漲1.73%。
2007年5月30日
印花稅由1‰上調到3‰,這是1997年以來10年間唯一的一次上調。上調次日,兩市收盤跌幅超過6%,12346億元市值在一日間被蒸發(fā)。
2008年4月24日
印花稅從3‰調整為1‰。調整后,滬指收盤大漲9.29%,大盤幾乎漲停。調整后5個交易日的漲幅近15%,為14.72%。
2008年9月19日
證券交易印花稅由雙邊征收改為單邊征收,稅率保持1‰。反映到A股市場上,當天滬指創(chuàng)下史上第三大漲幅,收盤時上漲9.45%,A股1000余只股票漲幅在9%以上。次日滬指再漲7.77%,調整后5個交易日的漲幅高達20.99%。
顯而易見,印花稅的調整在短期對大盤的影響還是很明顯的,幾乎每次上調和下調,伴隨的都是市場大幅的下跌和上漲。
>>影響幾何?
全年讓利投資者超千億
自7月政治局會議“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要求提出以來,證監(jiān)會、交易所等多部門紛紛推出舉措。
8月18日,證監(jiān)會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時指出,將從五大方向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同時也明確表示合理保持IPO、再融資常態(tài)化,充分考慮二級市場承受能力,降低相關投資端費率,密切關注降低印花稅呼吁等。
同日,滬深交易所降低交易經手費30%,北交所降低50%。
時隔不到兩周,A股就再迎利好,在當前時點下調證券交易印花稅,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表示,此次證券交易印花稅下調非常及時,也是意料之中。在相關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此次調降印花稅是最直接也最重磅的政策,從歷史經驗來看,會對市場成交量產生較大促進作用。
南開大學金融發(fā)展研究院院長、金融學教授田利輝表示,在這個時點下調印花稅,彰顯了政府對于資本市場的呵護之情,能夠改善預期,也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活躍資本市場,進而提振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印花稅的下調將“真金白銀”地讓利投資者。據財政部國庫司公布的數據,2022年,我國證券交易印花稅2759億元。如果按照這一水平計算,此次印花稅減半全年或將讓利投資者逾1000億元。
對此,趙錫軍表示,雖然1000多億元在全國財政收入中的稅收占比不高,2002年至今的大部分年度中,證券交易印花稅僅占稅收收入的1%左右,但這是實實在在地給投資者讓利,只要這個政策一直保持下去,每年投資者都可以獲得相應的讓利,體現了國家對活躍資本市場、提升投資者信心的支持。
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首席經濟學家湯繼強表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簡而言之,要讓老百姓在資本市場上有獲得感;另外,相關政策也促進了經濟復蘇,通過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給整個市場以信心,鼓勵大家共同參與,分享資本市場紅利。綜合
三花聚頂
聚焦融資、減持、IPO
證監(jiān)會三大舉措提振市場
除了印花稅減半的利好,8月27日,證監(jiān)會“三箭齊發(fā)”,祭出收緊IPO節(jié)奏、規(guī)范上市公司減持行為、降低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等一系列重磅政策,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帶來聲量。
>>融資保證金調降至80%
8月27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發(fā)布通知,修訂《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的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此調整將自2023年9月8日收市后實施。這也就意味著此前投資者用100萬元的保證金,最多可以向證券公司融資100萬元買入證券,而調整后則可以融資125萬元買入證券。
據證監(jiān)會披露數據,截至2023年8月24日,場內融資融券余額15678億元,保證金比例維持較高水平,業(yè)務整體風險可控。
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降低融資保證金實際上是降低了股民杠桿買股票的成本。在杠桿風險總體可控的基礎下,適度放寬融資保證金比例,有利于促進融資融券業(yè)務功能發(fā)揮,盤活存量資金。
證監(jiān)會同時表示,此次調整同時適用于新開倉合約及存量合約,投資者不必了結存量合約即可適用新的保證金比例。證券公司可綜合評估不同客戶征信及履約情況等,合理確定客戶的融資保證金比例。
>>實控人減持戴“金箍”
近期A股市場不斷調整,在證監(jiān)會的“喊話”下,不少上市公司加入了回購、增持行列,提振投資者信心。但也有不少經營不善的上市公司實控人、大股東還在減持,并且減持比例較高。
8月27日晚間,證監(jiān)會發(fā)布了“進一步規(guī)范股份減持行為”,其中明確指出,上市公司存在破發(fā)、破凈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凈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公司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比照上述要求執(zhí)行;上市公司披露為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第一大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執(zhí)行。
投融資專家許小恒表示,按照這一要求,A股將有一大批上市公司實控人將被限制減持,此舉有利于控制上市公司實控人、大股東無心經營還惡意套現的問題。
與此同時,證監(jiān)會表示,從嚴控制其他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總量,引導其根據市場形勢合理安排減持節(jié)奏;鼓勵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股東承諾不減持股份或者延長股份鎖定期。
證監(jiān)會正在抓緊修改《上市公司股東、董監(jiān)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guī)定》,提升規(guī)則效力層級,細化相關責任條款,加大對違規(guī)減持行為的打擊力度。
>>階段性收緊IPO節(jié)奏
近期,有關IPO放緩的聲音也不絕于耳,其中無論是IPO受理情況還是審核安排都較此前放慢了節(jié)奏。對此,8月27日,證監(jiān)會表示,將統(tǒng)籌一二級市場平衡,優(yōu)化IPO、再融資監(jiān)管安排,根據近期市場情況,階段性收緊IPO節(jié)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tài)平衡。
另外,對于再融資,證監(jiān)會也提出了五點:
一是對于金融行業(yè)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業(yè)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額再融資,實施預溝通機制,關注融資必要性和發(fā)行時機。
二是突出扶優(yōu)限劣,對于存在破發(fā)、破凈、經營業(yè)績持續(xù)虧損、財務性投資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適當限制其融資間隔、融資規(guī)模。
三是引導上市公司合理確定再融資規(guī)模,嚴格執(zhí)行融資間隔期要求。審核中將對前次募集資金是否基本使用完畢、前次募集資金項目是否達到預期效益等予以重點關注。
四是嚴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應當投向主營業(yè)務,嚴限多元化投資。
五是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不受破發(fā)、破凈和虧損限制。
王驥躍表示,證監(jiān)會這一系列政策都是階段性的,中長期還是要持續(xù)引入長期資金,培養(yǎng)出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形成市場約束和淘汰上市公司的力量。 綜合
編輯:王莉文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