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儲能產業鏈中,系統集成因其上承儲能設備提供商(電芯、BMS、PCS、EMS等),下接源/網/荷側業主,是儲能產業鏈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由于儲能系統具有定制化、非標性強的特點,且集成產品體積龐大,需在生產現場花費較長時間進行加工裝配、調試,對建設用地提出較高要求,同時儲能系統集成還需要考慮上下游產業鏈以及交通運輸成本等因素。
GGII根據企業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我國儲能系統集成商現有以及規劃產能,其中現有產能232GWh,規劃總產能超845GWh,以江蘇、浙江、廣東為主的華東、華南區域占比超85%,聚集著國內絕大部分系統集成產能。
(資料圖片)
(來源:微信公眾號“新產業智庫” ID:weixin-gg-ii 作者:GGII)
2023年中國儲能系統產能區域分布(單位:%)
數據來源:高工產研儲能研究所(GGII),2023年8月
總體來看,儲能系統集成產能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區和廣東省等沿海地帶,這些地區具備以下發展優勢:
1)政策優勢:政府重視儲能產業發展,制定產業專項規劃,并給予招商引資優惠條件來吸引企業落戶。如深圳、佛山南海成立儲能產業發展扶持專項基金,惠州對系統集成等儲能制造業及儲能項目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常州出臺《常州市推進新能源之都建設政策措施》給予新能源企業最高1000萬元獎勵;
2)交通優勢:2023年國內電力儲能產品出口占比超80%,沿海地區交通便利,儲能系統產品主要以海運方式出口;
3)人才優勢:我國長三角及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勞動力豐富,人才集聚度高;
4)供應鏈優勢:鋰電材料、鋰電池、電子元器件等產業配套完善,原材料采購成本低、運輸更快。
中國儲能系統規劃總產能分布地圖
注:括號內為現有、在建及規劃總產能,數據未包括部分電芯廠自產自用儲能系統產能,不含港澳臺地區及國內企業海外建廠產能,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7月底。
數據來源:高工產研儲能研究所(GGII),2023年8月
對于企業而言,儲能系統擴產需要考慮生產成本要素以及下游市場需求,在當前風光資源競爭白熱化以及工商業儲能入局者眾多的情況下,如何開發大客戶獲取訂單是企業首要考慮因素。GGII預測未來擴產項目將呈現緊跟市場需求、配合當地產業發展規劃落地的特點,將主要集中在工商業儲能需求旺盛的江浙、廣東地區,海上風電開發強勁的東部沿海地區,以及西北大型風光建設基地周邊地區。
高工產研儲能研究所(GGII)推出《2023年中國電力儲能(源網側)行業調研分析報告》,是GGII過去一段時間走訪和調研實際、并結合案頭研究工作的成果體現,報告對中國儲能行業做了全面梳理和深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行業一手數據。
高工產研儲能研究所(GGII)對這些數據及信息進行深度分析和融合,最終形成了目前的報告。本報告的發布,以期為行業內企業、投資機構、第三方研究機構等全面了解中國儲能市場提供有價值的市場信息及趨勢預判。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