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我們看見他們工作的艱辛,也發現他們生活的遼闊。他們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是我們在大街上可能遇到的任何一個人,他們與我們一樣,在風吹日曬中為生活奔波。不同的是,即使生活再難,他們之中很多人依然保留著對藝術的欣賞與熱愛,將單一的生活譜出了交響樂般的旋律。
三個故事,三種人生,我們希望借此展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不同的人生側面,打破人們對這一群體的刻板印象,重新認識該群體。可能一個不經意,他們脫下工作服就變成了“超人”。
【資料圖】
外賣小哥劉鳳葉:乘著歌聲向前行
記者曾晨路報道“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美團外賣小哥劉鳳葉的一天是在高亢的歌聲中開啟的:杭州早上的空氣特別好,起床、開窗、練嗓,在跑單前唱一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然后上線接單。
今年3月,黑龍江人劉鳳葉只身來到杭州,投身外賣行業,從早上7點上線接單到晚上11點下線休息,“掙錢”是他來此的目的。唱歌也隨他而來,這是他的靈魂伴侶,給他略顯枯燥的跑單生活帶來光亮。
高昂敞亮的嗓音,是上天賜給劉鳳葉的禮物。今年5月,杭州市上城區總工會專門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舉辦了一場才藝大賽,他憑借一曲《江山無限》奪得亞軍?!八粡堊炀妥屛艺鸷沉?,雖然是業余選手,但我覺得他唱得太好了?!爆F場觀眾菁兒舉著手機全程錄下,發到朋友圈,以表達對劉鳳葉的喜愛。
但劉鳳葉從未覺得自己唱得好,只是從小喜歡聽歌,愛唱歌。“大哥愛唱歌,在一家酒店當司儀,買了磁帶,時常在家里聽歌、學歌,那時候我還小,在一邊也聽得入神?!痹谶@樣的熏陶下,劉鳳葉練得一副好耳力,但唱歌卻不行,老是跑調。后來有了智能手機,有了唱歌軟件,他才嘗試著練習唱歌。
“純業余,就是靠練?!睕]有樂理基礎,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劉鳳葉一直用最笨的辦法練歌——錄下來,對照原唱,找唱得不對的地方,然后重新學、重新練、重新錄?!耙皇赘枰毢镁貌拍苷莆展澴?,才能差不多踩在拍子上,有音準、不跑調?!背枚嗔耍瑒ⅧP葉發現自己的嗓子打不開,感覺聲音在喉嚨里打轉,大哥指點他,得用丹田發聲,慢慢地,嗓子打開了,有人開始夸他嗓音亮。
在杭州的這些日子里,跑單占據了他大部分的時間,但唱歌這個愛好他丟不掉?!俺似鸫材菚皇拙毦毶ぃ缟峡盏臅r段,我也用來唱歌?!眲ⅧP葉喜歡經典老歌,歌手中,蔣大為、閻維文是他心目中的“歌神”。蔣大為的《敢問路在何方》,是他這代人的美好回憶,當時一到寒暑假,電視就播《西游記》,他不僅記住了師徒四人艱難的取經路,也記住了主題曲和演唱者;閻維文則是通過《小白楊》認識的,嘹亮、清脆的歌聲,一下就驚艷了劉鳳葉,“他們兩位嗓音洪亮,唱得歌都是經典,百聽不厭。”《說句心里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等經典老歌陪伴著劉鳳葉從孩童步入中年,從黑龍江老家來到杭州,成為他心靈的慰藉。
“小哥里會唱歌的不多,我就成了搶手貨,大伙都愿意聽我唱歌。”在杭州送外賣已有5個月,劉鳳葉在小哥當中小有名氣,閑下來的時候,其他小哥會來“點歌”,只要他會的,不扭捏,立馬高歌一曲。沒人捧場,他也樂意自娛自樂,選自己喜歡的歌曲,戴上耳機,旁若無人地放聲歌唱,“大家都知道我喜歡唱歌,習慣了。我呢,只要音樂一響起,就會陶醉其中,全身心感受音樂之美。”
送餐是個體力活,唱歌也相當耗費體力。因此,劉鳳葉把寶貴的唱歌時間安排在上午,下午則要保留體力用來送餐,“沒氣唱歌也不好聽,累的時候就哼歌,一哼小歌就忘記累,又有勁了?!?/p>
或許在專業歌手眼里,劉鳳葉的歌唱技巧不夠嫻熟、音色不夠好、節奏感不夠強,但對于音樂,劉鳳葉是刻在骨子里的喜愛。路過晚霞映照的湖邊、呼吸帶著青草味的雨后空氣,所有這些送餐途中遇到的美好,都能讓他興致勃勃地哼上一曲;生活的愁緒、對家人的思念也都能在一首又一首美妙的音樂中消解。
努力生活,好好唱歌,這是劉鳳葉的生活態度,雖逾不惑之年,亦要在“小確幸”里看到更美好的未來。
彝族快遞員舞蹈“天團”:舞步不息熱愛不止
記者金鈞胤報道“來,再走一次,左腳這次大家踢得整齊一點。一、二、三,起!”在海寧市中通快遞浙江管理中心(浙江立通物流有限公司)的會議室里,一群身著彝族民族服飾的年輕人,手里拿著月琴,跳著輕盈的舞步,唱著歡快的歌謠。
這是海寧中通彝族職工舞團日常排練中的一幕,經過三年發展,這個舞團從開始只有幾個人到現在壯大到30余人,成員全部來自公司彝族快遞員。對于熱愛舞蹈的彝族人來說,唱歌跳舞是他們異地生活的最好慰藉,而這個舞團則為他們提供了最好的交流平臺。在這里,只要舞步不息,對生活的熱愛就不會停止。
刻在基因里的舞蹈
海寧中通彝族職工舞團雖然2020年才成立,但這里彝族職工的歌舞活動卻由來已久?!拔乙灿洸磺逦覀兊谝淮稳ュX塘江畔跳舞唱歌具體是什么時候了?!焙幹型ㄒ妥迓毠の鑸F團長李國才回憶,只記得那是在秋天,在錢江潮涌的伴奏聲中,我們唱起了從小唱到大的歌謠,跳起了刻在基因里的舞蹈。
“彝族人生來就愛唱歌和跳舞,這已經深深刻在我們的DNA里了?!崩顕耪f出了彝族職工的心聲,“每當拿起月琴,穿起民族服飾,唱起民族的歌謠,就仿佛身在故鄉?!崩顕艁碜灾袊竽_舞之鄉——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縣,來海寧已經近十年了。正是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左腳舞的熱愛,讓他聚起了幾個彝族同事,開始定期去錢塘江畔唱歌跳舞。
對于李國才這些彝族職工來說,身處他鄉,歌舞便成為了他們與故鄉的最強聯系?!巴ㄟ^歌舞,我們不僅鍛煉了身體、放松了心情,更重要的是大家聚在一起,相互交流溝通,有種回到了故鄉的感覺?!?/p>
“當我第一次看到他們在錢塘江畔跳舞時,我不禁會有些恍惚,錢塘江的潮涌之聲仿佛是洱海波浪拍案,感覺自己跨越了兩千多公里,從浙江回到了云南?!焙幹型ㄒ妥迓毠の鑸F團員李明貴說,團員們來自云南各地,如楚雄州、紅河、大理,“我們互不相識,卻又相聚在海寧,是歌舞又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后來,李國才有了在公司成立職工舞團的想法,在公司工會的支持下,海寧中通彝族職工舞團正式成立,一大群熱愛舞蹈的彝族快遞員被吸納了進來。
一腳跳出彝族文化來
“我們唱的是左腳調,跳的主要是左腳舞?!崩顕沤榻B,左腳舞彝語稱“咕遮”,是彝族的傳統舞蹈,因舞蹈時先起左腳而得名,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彝族左腳舞集歌、舞、樂三位一體,各具特色,相互支持,密不可分,伴著錚錚作響的弦音,和著高亢清脆的歌調,搓腳閃腰,擺手轉身,舞姿輕盈健美?!斑@是我們彝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云南一有空就會三五個人聚在一起歌舞,在隆重的節日里甚至還會有上千人一起跳左腳舞的壯觀場景。”李國才說。
左腳舞看似簡單,里面的專業技巧可一點不少。李國才說,左腳舞光基本步法分為跳步、圓轉步、高步、躍進步四個大類,每個大類搭配不同的手勢又可以進行細分。除了要掌握各種舞蹈動作,搭配音樂節奏進行舞動,在左腳舞中更為關鍵?!俺瞿_、踢腳、合腳的時機也十分講究,特別是在上千人的聚會上,手與腳的舞蹈節奏就顯得更為重要,一個人錯了可能會影響其他人的舞步?!?/p>
“雖然我們在正式組團之前就自主開展過許多次自發的歌舞活動,但在組建團隊之后,發生了許多可喜的變化?!崩顕胖毖?,在正式組團之后,讓公司里更多的彝族職工了解到職工舞團并加入進來,人數一下子從個位數增加到30余人。另一個變化是越來越多職工開始了解彝族文化,“我的許多其他民族同事還在剛過去的‘火把節’這天,祝福我節日快樂?!?/p>
跳到更廣闊舞臺
“工會不僅幫助、支持我們開展各項歌舞活動,同時還積極聯系,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這是我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崩顕耪f,彝族歌舞在他們心里是一種內心情感的表達方式,但是在工會組織的活動中,彝族歌舞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
海寧中通彝族職工舞團自成立以來,跳左腳舞已經成為了公司組織晚會時的保留節目。在舞團的日常歌舞聚會時,也會向其他職工開放,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坝袝r,部分同事還會上臺,跟著我們的舞步一起跳,有些同事還會讓我們教授如何彈奏月琴?!崩顕耪f,這讓他意識到,彝族文化在廣大職工群眾中是如此地有吸引力。“將來有機會,我想給同事們專門講一講我們的彝族風土人情和傳統文化,讓更多人能了解彝族。”
在工會的牽線下,海寧中通彝族職工舞團的表演還跳出了企業,邁向了更廣闊的天地。今年“五一”,長安鎮錢塘工業社區職工才藝演出晚會上,海寧中通彝族職工舞團上臺表演了彝族歌舞《左腳舞》,把彝族的文化傳遞給了海寧更多的職工群眾。
“帶貨主播”王琳:一弦一柱奏華年
記者程雪報道和大多數熱火朝天的直播間不同,抖音平臺的鳳羽蘭博園的“蘭房”永遠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直播營銷員、長興姑娘王琳總是輕聲細語地介紹各個品種的蘭花,有時候還會把她最愛的古箏擺入直播間,為粉絲們彈奏一曲,空靈的琴聲,清幽的蘭花,身著漢服的奏琴女子宛若一幅水墨畫,一時間竟讓人忘記今夕何夕。
在外人眼里,出生于1998年的王琳比同齡女孩多了幾分高冷,“其實我是個外冷內熱的人,和我相處久的人都會感受到我的熱情?!?/p>
這一點從她最喜歡的曲子《香山射鼓》中可窺見一二。這首樂曲講述陜西一年一度的香會活動,“射鼓”是指人們打擂臺相互斗樂的民俗。曲中有“靜”亦有“動”,開頭用縹緲悠長的琴音表現香山的空曠??v使山高水遠,香客們依舊虔誠而來。隨著時間的流逝,進山朝拜的人群熙來攘往,香山傳出鼓樂陣陣,詠唱轟鳴,樂曲節奏越來越明快、熱烈。
《香山射鼓》由深沉到熱烈的變奏是最吸引王琳的地方,“它是我決心學習古箏的初心。”十多年前,上小學六年級的王琳在學校藝術節上第一次聽到同學演奏這首曲子,“好像身臨山谷之中,萬籟皆寂靜,唯聞斗樂聲,原來音樂也可以講故事??!”只一曲,便驚艷了王琳,她決定學習古箏。
從此,少女心事付琴弦。在往后的日子里,念書備考身心疲憊的時候,工作忙碌“壓力山大”的時候,被生活瑣碎消磨得喘不過氣的時候,王琳總會撥弄一番琴弦,有時是悠揚的《漁舟唱晚》,有時是熱情的《瀏陽河》,待曼妙的旋律從指尖“綻放”,負面情緒慢慢釋放,心境逐漸回歸平和。那臺陪伴她整個青春的古箏,一弦一柱演奏的皆是華年。
如今練琴依舊是王琳調整自身狀態的妙招,“我把古箏搬到工作的地方,每天傍晚的時候彈一會兒喜歡的曲子,或者單純地練練指法,整個人的狀態會變得很好,之后再去吃晚飯、上播工作?!彼自捳f,養蘭養心,蘭花直播間需要主播耐心地講解品種、底蘊文化、優缺點以及種植技巧,要讓粉絲感受蘭花之雅。王琳覺得,上播前練練琴,仿佛能夠洗凈浮華,沉下心來可以更好地講解蘭花的內涵。
王琳也會在直播間里為粉絲彈奏古箏。有一年生日,她就把古箏搬進鏡頭里,“當天把壽星演奏作為壓軸節目?!彼谥v解完所有的蘭花之后,為大家彈奏了一曲陜北民歌《山丹丹花開紅艷艷》,來自黃土地最淳樸的熱情在直播間洋溢。“明明可以做才藝主播,偏偏賣蘭花”“雙手獻上《廣陵散》的琴譜”“小姐姐再來一首”……花式贊美的彈幕此起彼伏,她說,琴藝被認可是她收到最好的生日禮物!
“古箏作為傳統樂器,別有一番古典風雅,蘭花被稱為‘花中君子’,也自有儒雅之氣。從文化底蘊上來看,它們也是相融相通?!蓖趿粘3c幸自己可以將愛好和職業結合起來。未來,她還想學習古琴,繼續探索中國弦樂的典雅風格,在學藝中學會悅己悅人,在浮華的塵世中修身養性、磨煉心智。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