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買了一套保利的房子,讓張姐背上了兩場官司。張姐是個做生意的小老板,去年正處于疫情,她不敢盲目擴大生意。剛好手上有一筆閑錢,她就想投資一套房產。中介來回推薦,張姐看上了保利在佛山的一個樓盤——保利華僑城·云禧。這套房子,總價242萬,首付三成就是73萬。張姐覺得首付款太多了,生意人手上留點周轉資金才穩妥。猶豫再三,她有些動搖。這時候,保利的置業顧問,給到了一個很難讓人拒絕的方案——可以使用保利小貸,五年分期,免息。就算用不上,也可以用作生意的資金周轉,相當于無息貸款。張姐很心動。于是,買房的一半首付款——36萬,她就用了保利小貸。在房地產領域,“首付貸”是一條紅線,屬于違法違規的金融產品。提供首付貸的過程中,保利很狡猾,搞起了小動作——這36萬首付款,保利安排了一個名叫“黃科”的自然人,讓他以個人名義,向張姐提供借款。同時,黃科與保利小貸簽訂了一份虛假的裝修貸款合同,申請了36萬裝修貸。這樣一來,黃科借給張姐的36萬,變成了個人借款,墊資首付。而保利小貸借給黃科的36萬,則變成了裝修貸。在保利小貸與張姐之間,黃科過了一道手——原本36萬的首付貸,搖身變成了裝修貸。保利違規向客戶提供首付貸的風險,黃科在中間起到了隔離作用。由于多了黃科借款的這道手續,保利還向張姐多收了一筆錢——手續費。按照36萬的貸款,收取了1%的手續費——3600塊錢。這筆手續費,沒有打進黃科的個人賬戶,也沒有打進保利的賬戶。而是讓張姐轉到了“佛山市南海區高義薄云天咨詢策劃服務中心”的賬戶里。張姐已經被保利繞暈了,根本不知道這些錢最后去了哪里。更搞笑的是,張姐與黃科的借款時間,只有一天。而這一天時間的借款,保利就讓張姐支付了1%的手續費。換算成月息的話,利率就是30%;換算年息的話,利率就是360%。等到辦理首付貸的時候,張姐才知道,保利挖的坑,剛剛開始。保利的置業顧問,原本口口聲聲說的是五年分期、免息。結果貸款的時候,又變成了一年后到期還款,每個月還要支付1800塊錢的利息。這樣算下來,36萬的首付貸,相當于年息6%,比銀行的消費貸還高。到這里,張姐知道自己完全掉進了保利的圈套,上當了。于是,她就跟保利協商,房子不買了,讓保利退款。交錢容易、退錢難,保利很強硬——退款按照撻定處理,必須扣掉五萬塊錢的違約金。張姐覺得自己被騙了,當然不同意,一直跟保利扯皮到現在,還是沒解決。除了跟保利簽訂的房屋認購協議,張姐還與黃科簽了一份借款協議。原先約定的借款一天,保利讓黃科以個人名義起訴了張姐。而這36萬的首付貸,從無息墊資,已經變成了14.6%的年利率。根據國家規定,利率超過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四倍以上,就屬于法律都不保護的高利貸。保利向張姐提供36萬首付貸的時候,一年期LPR為3.65%,四倍剛好是14.6%。保利這是把首付貸當成高利貸了。與黃科的個人借款官司以外,張姐已經不想買保利的房子了。于是,保利又認定了張姐違約,接下來還要起訴她。為了買個房子,張姐一下子惹上了兩場官司,被搞得焦頭爛額。張姐覺得保利的套路太多,一環套一環,到處挖坑,防不勝防。她實在咽不下這口氣——生意也不做了,在佛山、廣州兩地來回維權投訴,但都石沉大海,無濟于事。在電話里,張姐很憋屈,她跟十一弟說——“我就在保利買個房子,怎么生活、生意都毀了呢?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