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前后,總有些考生或家屬前來求診或咨詢。他們說,由于考生緊張的備考,身心受累,出現了睡眠差、頭腦昏沉、注意力渙散、心悸、口干,甚至心煩意亂等不適癥狀,問我該怎么辦?
這種情況,我建議考生用中成藥酸棗仁合劑來調理。那么這個中成藥效果如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下面就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
組成與功效
酸棗仁合劑源于《金匱要略》中的酸棗仁湯。
《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云:“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短短數語,道出了臟腑虛損出現煩躁、失眠證候的主治方。
方藥組成為:酸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知母二兩、茯苓二兩、穹窮(川芎)二兩。
煎服法是“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中成藥酸棗仁合劑為酸棗仁湯原方加上輔料蔗糖、純化水研制而成,有清熱瀉火、養血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療肝血不足、虛熱內擾導致的失眠,癥見虛煩不眠、心悸不安、頭目眩暈、咽干口燥、舌紅、脈弦細等。
研究表明,酸棗仁、茯苓等具有鎮靜催眠、抗焦慮、抗抑郁、增強記憶、抗應激反應、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可用于治療神經衰弱、心臟神經官能癥、焦慮癥、更年期綜合征、甲狀腺機能亢進、健忘癥等見上述證候者。
中醫認為,“腦為元神之府”。肝藏血,血舍魂;心藏神,血養心。
若用腦過度,則耗傷肝血,使心失所養,魂不守舍,神不安寧,加上陰血虛而生內熱,熱擾心神,故出現失眠、心悸、煩亂諸癥。治宜養血以安神,清熱以除煩。
方中重用酸棗仁為君,以其甘酸質潤,入心、肝二經來養血補肝,寧心安神。
茯苓健脾寧心安神;知母苦寒質潤,滋陰潤燥,清熱除煩,共為臣藥,合君藥清熱除煩。
川芎調肝血而疏肝氣,以辛散之性與酸棗仁之酸收并用,補血與行血結合,有養血調肝之妙,為佐藥。
甘草和中緩急,調和諸藥,為使藥。
諸藥相配,標本兼治,清補結合,補中有行,使肝血得補、虛熱得除、心神得安,則諸癥自除。
目前調理睡眠障礙的中成藥不少,本藥的特點在于通過養肝血、清虛熱來安定神志、舒緩情緒、促進睡眠,因此是體虛群體、從事腦力勞動者等出現睡眠差伴咽干、心煩的可選之藥。
服法及禁忌
本藥為棕紅色至棕黑色的澄清液體,氣香,味微甘、微酸。規格有每支10ml,每瓶120ml、240ml等多種,每次服用10~15ml,一日3次。宜餐后服用,用時搖勻。
外感發熱患者忌服。孕婦及糖尿病患者慎用。兒童、哺乳期婦女、老人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服用1周癥狀無改變甚或加重,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如正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藥前應咨詢醫師或藥師。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