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兔爺(民間傳說)一般指兔兒爺(流行于北京城的兒童玩具)。
2、兔兒爺是北京市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屬于中秋應節應令的兒童玩具。
(資料圖片)
3、每逢中秋節,北京城里的百姓都會供奉“兔兒爺”。
4、這一習俗源自明代。
5、清代,“兔兒爺”轉變成兒童的中秋節玩具。
6、后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有的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討人喜歡。
7、人們按照月宮里有嫦娥玉兔的說法,把玉兔進一步藝術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種不同形式的兔兒爺。
8、明清以來,月宮玉兔逐漸從月崇拜的附屬物中分離出來,在祭月儀式中形成了獨立的形象,并逐漸豐富。
9、兔兒爺兼具神圣和世俗的品性,融祭祀和游樂的功能于一體。
10、如今兔兒爺已經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11、擴展資料兔兒爺大的有三尺多高,小的只有三寸,均是粉白面孔,頭戴金盔,身披甲胄,背插令旗或傘蓋。
12、它的坐騎有獅、虎、鹿、象不等。
13、兔兒爺左手托臼,右手執杵,做搗藥狀。
14、此外,還有刮打嘴的兔兒爺,其制空腔,活安上唇,中系以線,扯之,則兔唇亂搗。
15、總之,種類繁多,不一而足。
16、舊京,有以此為業者,每進舊歷八月,便設攤于街頭,適成節日點景。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