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走進河北衡水市武邑縣審坡鎮的螞蚱養殖地,26座大棚整齊的排列。從大棚紗門往里望去,密密麻麻的螞蚱歡快地四處蹦跶著,“沙沙沙”的聲音在耳邊響起。飼養人員宋愛生正在投喂玉米苗。他高興地說:“今年頭一茬螞蚱就要成熟出棚了。天津的客戶已經預訂,過兩天就要來拉。看這個個肥大,準能賣個好價!”
螞蚱,又稱蝗蟲,因其蛋白質含量高,是一種健康美食。在武邑縣,蝗蟲變成了“黃金蟲”。近年來,當地農業部門引導農民發展螞蚱養殖,使之成為了當地實現鄉村振興、助力農民增收的又一特色產業。
武邑縣縣養殖的是“東亞飛蝗”品種的螞蚱,適應氣候環境,好管理。“以前,我在縣城的超市打零工,離家遠,照顧不了老人孩子。2020年5月,聽別人說養螞蚱效益不錯,我們兩口子回到村里開始了螞蚱養殖。我們請來養殖專家實地指導,蓋了朝陽避濕的大棚,學習了養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現在已將有了3年的養殖經驗,收益不錯。”養殖戶宋愛生說道。
武邑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秀英介紹,螞蚱養殖的另一邊是市場銷售問題。這不用養殖戶發愁,經過他們的聯系協調,都是訂單養殖。螞蚱出棚的時候,有專門的購買商來拉運,形成了穩定的市場。現在,該縣養殖的螞蚱主要銷往天津、山東等地。
李秀英說,螞蚱養殖,一般1平方米可產出2斤多螞蚱,每斤價格在20元左右。一年可養4茬,一畝養殖大棚的年收益50000元左右,畝產值高于其他傳統種植業。目前,武邑縣螞蚱養殖年產值在1650萬元左右。(經濟日報記者 王勝強 通訊員 黃建)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