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2023雅禮學生暑期“浙里行”研學活動開啟第四天的行程。
學生們在下姜村鄉村振興展示館參觀學習。
(資料圖片)
學生們認真聆聽老師講課。
8月,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田園與道路、村莊、河流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炎炎烈日下,一群中學生穿行在鄉村的田間地頭,在感受鄉村美景的同時,主動與村民、企業負責人互動交談,并拿筆認真記錄下每一個細節。
這是長沙市雅禮中學的學生們走進鄉村調查研究,開展研學活動過程中的一幕。
8月9日,2023雅禮學生暑期“浙里行”研學活動開啟第四天的行程,學生們深入大墅鎮、楓樹嶺鎮下姜村,實地了解當地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生態保護的歷程,感受美麗鄉村的華麗蝶變,將“行走的思政課”課堂真正搬到田間地頭。
學生們與村民積極交談,了解當地產業發展情況。
從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到“綠富美”的村莊,依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啟迪、科技扶貧的實踐發展起來的下姜村,是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驗田。在下姜村鄉村振興展示館,學生們認真參觀學習,這里一張張生動的照片,一個個個感人的故事引起了大家的深深共鳴。來到葡萄產業園,學生們與當地村民積極交談,了解產業發展情況。
在下姜村,學生們還認真聆聽了下姜村原村黨支部書記姜銀祥帶來的《循根溯源學思想,重走足跡強黨性》專題黨課。
“村干部的講課很精彩,讓我深受啟發,看到了書本上的知識是如何真正實踐落地的。”鄉村振興組組長、2201班學生黃雨萱表示,通過實地調查,發現鄉村振興在下姜村不只是口號,而是轉化為了實實在在的行動。“針對鄉村振興,我們小組很早就做了分工準備,兩人一隊圍繞鄉村振興的五個方面收集資料、設計問題、進行調查,大家共同努力來完成這一課題。”黃雨萱說。
學生們在艾浙里企業產品展示中心參觀學習。
大墅鎮是淳安縣另一個鄉村振興的典型代表。學生們先后來到大墅鎮中心小學、艾浙里企業產品展示中心、米酒博物館、大墅鎮敬老院等地,實地參觀學習,與相關負責人積極交談,了解這里的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情況。
“生態環境好、村容村貌干凈整潔,許多地方一點也不比城市差。”一路走來,鄉村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給綠水青山組組長、2203班學生羅子沐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如在艾草這一塊,大墅鎮將其合理利用轉換為產品,既做好了生態保護,又促進了經濟發展。”羅子沐表示,通過實地學習,更加理解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明白了走發展經濟和生態保護和諧共生之路的重要性,“我們小組將圍繞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方向,進行資料查閱、實地采訪,完成綠水青山課題的調查研究。”
學生們動手制作米酒。
“原來鄉村可以這樣美,太了不起了!”“我要好好學習,希望將來也能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研學期間,學生們紛紛表示,此次活動將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完美結合,讓自己切實感受到了鄉村振興帶來的深刻變化,今后將更加努力學習,不斷完善知識儲備,講好中國故事。
當天,學生們還現場進行了騎行體驗和米酒制作體驗。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