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南京市紀委監(jiān)委通報若干容錯糾錯典型案例,為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給有為者吃下“定心丸”。(詳情可點擊文章左下方的“閱讀原文”)
通報與其說是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不如說是對“躺平式”“看客式”官員說“不”,但其意義不能僅限于糾錯免責與加油鼓勁,相關案例應發(fā)揮更大價值,為今后工作提供更多參考和借鑒。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市公布這些容錯免責案例的前提是遵紀守法而不是“網(wǎng)開一面”,因為每一個案例都要經(jīng)過客觀公正收集相關證據(jù)材料、綜合評估的流程,同時將故意和過失、因私和因公、違規(guī)和試錯區(qū)分開來,并通過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后再作出判斷和認定。
為黨員干部容錯糾錯的過程,南京已經(jīng)有一套嚴格評判標準,力求案例經(jīng)得起推敲與檢驗。可以說,每一個案例都會有一個有關“錯”的故事,如何用好這些可以免責的“錯”,如何借著問題來解決更多問題?這或許是容錯免責案例背后更大的價值。
問題就是時代的聲音!只有立足于時代去解決特定的時代問題,才能推動這個時代的社會進步。
容錯免責案例在營造鼓勵干事創(chuàng)新氛圍之外,還有三層價值意義值得關注。其一,通過工作中的實際案例來介紹容錯免責政策,給人以更直接感受,這對于其他單位或基層在處理相似事件方面可以作為參考;其二,改革創(chuàng)新必定不會一帆風順,案例某種程度上也向社會群眾展現(xiàn)黨員干部在積極作為中的兩難境地,對于改善黨群關系,贏得群眾更多理解,吸納群眾意見建議有積極意義;其三,容錯免責案例也會暴露出具體實踐中與政策規(guī)定不適應、不匹配的情況,如何針對問題提出改進舉措,如何更精準、更實際地服務群眾,案例對政策修訂與行政改革也有重要意義。(范杰遜)
來源:交匯點新聞
編輯:李璞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wǎng)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lián)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