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推動大創智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文化產業示范園區,5月12日下午,大創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發展研討會在學悅風詠書社召開。楊浦區委書記、區長薛侃,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金雷出席會議并講話。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尼冰參加,副區長施方主持會議。
薛侃指出,楊浦將以大視野、大格局、大定位來全方位謀劃園區的新一輪創新發展,要研究把握好文化產業策源力,利用楊浦高校集聚優勢,做深做透“三區聯動”工作,實現高校資源稟賦對園區建設的策源推動效果。要全面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加強文化加科技的耦合效應,以寬容審慎的態度,解放思想、鼓勵創新,積極拓展產業門類,搶占未來文化產業新高地。要充分發揮文化產業政策引領力,把握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方向,不斷更新細化產業政策,打造全鏈條服務,為產業項目培育貢獻力量。要持續打造文化產業環境吸引力,舉全區之力打造創業熱土,盤活存量資源,產生文化產業集聚效應,推動大創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建設。
(資料圖)
金雷充分肯定了楊浦大創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的建設成效,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議,要準確把握政策導向,把握好產業的發展方向。緊盯新人群、創造新消費、形成新產業,要從“Z時代”人群特點出發,打造契合的藝術欣賞氛圍和環境。要堅持科技與文化的定位,做足技術加藝術的文章。依托科技創新,夯實底層架構,驅動文化產業加速發展,更好地弘揚中華文化。要與世界互動,做好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戰略鏈接。積極借鑒和引入國內外優秀經驗做法,實現園區的多元化發展。要注重軟環境建設,大力研究推出普惠政策,產生人才招引效應,為園區發展聚智聚力。
會議邀請上?,F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鄭惠強,北京京和文旅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同濟大學副校長婁永琪,東方明珠傳媒產業基金合伙人魏斌,上海市網絡視聽行業協會會長徐輝等專家就大創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發展進行深入討論。
專家發言集錦
鄭惠強建議,要開展大調研,圍繞細分產業賽道,建立行業圖譜和合作渠道,做好中小企業扶持孵化,形成項目表路線圖。
范周提出,要放大三區聯動效應,創新服務理念、經營理念、服務模式,打造“文化+科技”融合新樣板。
婁永琪建議,要進一步用好高校資源,聚焦大創智和環同濟等重點功能區建設,推動區域生活方式轉變。
魏斌認為,要充分挖掘資本效應,吸引更多初創企業,更好形成文化產業集聚,進一步提升區域全球競爭力。
徐輝建議,要推動文化產業融合,積極搭建教育合作平臺,定期舉辦行業論壇,加強政策宣貫,和文創企業共同成長。
據悉,2020年12月,楊浦大創智創新示范園區入選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名單,兩年多來,在文旅部產業司的悉心指導下,在市文旅局的指導幫助下,楊浦區上下按照示范園區建設實施方案,穩步推進各項創建任務。2023年3月28日,大創智正式獲評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是通過創建驗收的全國15家之一,也是上海唯一獲此殊榮的文化產業園區。大創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是楊浦實踐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三區聯動”,學城、產城、創城“三城融合”理念的核心區域,是上海創新創業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新地標,也是上海產城融合轉型發展的縮影,呈現出以優秀文化為內容、以科技創新為引擎,融合“大設計、泛娛樂、新出版、慧生活、暢消費”等多種文化旅游元素的“大創智”品牌特質。在這里,校企聯動,激發創新活力;在這里,區校合作,形成人才高地;在這里,資源匯聚,共建人民城市,書卷氣與煙火氣氤氳交融、古典美與時尚感碰撞交互,超過4500家企業在這里成長,超過17萬名知識工作者在這里創業、工作、生活。
文字:宋玥
圖片:趙晨亮
編輯:鄭瀟萌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