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在于與自然彼此感應的過程!
隨著2023年暑假的即將到來,很多人已經
(資料圖)
而就在近日,由比亞迪汽車和星球研究所,發布的自然地理科普紀錄片《海南島有多神奇?》,在朋友圈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要知道,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海南島是一個天藍水碧的度假勝地,并且每一年會吸引大批游客前往,而作為除了中國臺灣以外最大的島嶼,它不僅擁有沙灘、海浪和椰林,還充滿著靜謐和安寧,當然,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島上還擁有著無比珍貴且多樣性的物種。
下面,不妨跟隨凹凸君的腳步來一同看看,這部科普紀錄片《海南島有多神奇?》背后的故事和它想要向我們所釋放的信息!
海南不僅是火爆的旅游圣地,更是最大的「自然博物館」
此次的自然地理科普紀錄片《海南島有多神奇?》,我們可以最為直觀的感受到海南島的神秘色彩。此外,我們也從《海南島有多神奇?》中了解到,海南島除了風景好之外,還被生物學家譽為天然的「物種基因庫」和最大的「自然博物館」。
海南島之所以會有天然的「物種基因庫」和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之稱,是因為,海南島分布著全國近三分之一的熱帶雨林,總面積超過3200平方公里,獨特的高溫高濕山地環境形成了中國現存面積最大、生態最完整的島嶼熱帶雨林。這里參天巨樹鱗次櫛比,織成了令人炫目的空中花園,鳥獸穿行在幽深的林間,張揚著自然的野性。
當然,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這里的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就多達278種,很多極度瀕危的野生動物以此作為它們在地球上最后的家園,其中就包括有「林冠之王」稱號的海南長臂猿。據悉,在《中國靈長類動物瀕危狀況評估報告》中,海南長臂猿已經成為了瀕危物種,世界范圍內僅存30余只。
除此之外,在這座熱帶雨林中,還有坡壘、霸王玉蘭、海南翠柏、霸王嶺瞼虎、鸚哥嶺樹蛙等熱帶特有、中國特有、海南特有的動植物物種。另外,這座熱帶雨林還擁有全國約20%的兩棲類、33%的爬行類、38.6%的鳥類和20%的獸類。與此同時,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態系統豐富多樣,包含熱帶低地雨林、熱帶山地雨林、熱帶云霧林和熱帶針葉林等生態系統,其水源涵養功能可達到調蓄水量約38.7億噸。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島嶼上的熱帶雨林,海南島周圍的珊瑚礁也令人驚嘆,從紀錄片《海南島有多神奇?》中,我們了解到,海南島擁有中國近海最廣闊的珊瑚礁,總面積約為140平方公里,那么,這個面積這究竟有多大呢?打個比方你或許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這個面積就相當于22個杭州西湖,怎么樣,夠大吧!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全球范圍內,珊瑚礁面積其實只占海洋總面積不到0.1%,但是,卻養育了這顆星球上超過25%的海洋生物。然而,就是如此珍貴的珊瑚礁卻是十分脆弱地,只有水質清澈的熱帶淺海才能滿足其生長要求,如果海水水溫長期超過30攝氏度就會使珊瑚發生白化甚至死亡。據有關數據顯示,半個世紀以來,海南島南部海域中的活體珊瑚覆蓋率已下降近七成。究其原因是這幾十年來,人類不合理的捕撈行為和旅游開發,以及全球氣候快速變暖的趨勢而導致呈現出這一情況的發生。
其實,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海洋可持續發展是當下中國面臨的緊迫任務之一。要知道,在2022年我國平均氣溫10.5℃,較常年偏高約0.6℃,為1961年以來僅次于2021年的歷史次高,所以,全球變暖對我國來說,也是直接性的「升溫」。在全球變暖之下,中國的海平面也是呈現出上升趨勢。另根據《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2021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84毫米,為1980年以來最高,其中1980年至2021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年均3.4毫米,高于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在2012年至2021年的十年之中,中國沿海海平面均處于近四十年來高位。
此外,在2023年5月6日,海南還發布了23年首個高溫三級預警,這也是最高級別的高溫預警。據海南省氣候中心監測,5月6日,昌江最高氣溫達到41.5℃,臨高最高氣溫41.2℃,雙雙打破海南省國家氣象觀測站最高氣溫年極值。
說實話,這樣的數據已然很高了。如果海南島的生態環境持續惡化下去的話,那么很多珍貴的動植物將不會再出現我們的視野當中,這無疑對我們乃至全人類都是重大的損失。
我們對自然的每一次善待,最后都會回歸人類自己身上
近幾年來,異常氣候及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已經危及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僅在2022年就有太多新聞提醒我們——保護自然已經刻不容緩。
在去年的7月份,世界各地傳來高溫預警,北極圈的溫度也一度飆升至32.5度,瘦骨嶙峋的北極熊站在冰上,充斥著無助。
北極熊并不好受,南極企鵝也同樣危險。據數據顯示,由于溫室氣體的排放,整個西南極洲每年的融冰量為1590億噸。加上南極半島的冰融量,每年的冰融化大約2000億噸,南極企鵝幾乎快要失去自己的家園。由于企鵝獨特的身體構造,不僅在地面上難以捕食,而且行走艱難。它們適應環境的能力并沒有那么強,等待它們的只有絕望的死亡。
此外,在歐美國家同樣也遇到了極端高溫,北極熱到甚至可以穿短袖……
值得關注的是,冰川融化,還在帶來更為嚴重的后果。近年,隨著南北極氣溫快速上升,永久凍土里冰封的潘多拉魔盒正在被打開。2021年,北極的凍土層發現1.8萬年前的小狗;
此外,在2014年,科學家在西伯利亞凍土層發現迄今為止最大的超級病毒;
同時,科學家也在青藏高原發現32種史前病毒,僅僅4組病毒是已知的基因序列,其余的病毒,現有科學對這些病毒幾乎束手無策……
其實,這樣的事情和畫面還有很多很多,只是受限于篇幅,凹凸君無法一一全部呈現,但是,就光這些畫面,就已帶給我們足夠的震撼與緊迫感。
一直以來,人類都是命運共同體,阻止全球變暖,減少碳排放,需要每個人參與進來,為自然貢獻一份力量。
那該如何去做呢?
比如從能源結構入手,增加清潔電力的比重,逐漸降低化石能源發電占比。同時,改變能源消費方式,逐漸使用新能源汽車等交通工具,減少使用直接燃燒的化石燃料……
而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導者,同時也是一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比亞迪擔負起了自己一個企業應有的責任,目前比亞迪投入大量科研資金專注混動、插混、電動車的研發,為低碳科技的實踐起到了模范作用,與此同時,比亞迪更是多次發起「為地球降溫1℃」的號召。而此次比亞迪汽車與星球研究所聯合發布的紀錄片《海南島有多神奇?》正是通過深入探索,這部紀錄片旨在揭示海南島作為一個超級海島的獨特之處,以及面臨的生態挑戰。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關鍵熱點地區之一,海南島承載著人們對于生物多樣性的期望和保護的責任。
當然,比亞迪也明白,單靠一家企業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通過廣泛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實現海南島和全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比亞迪號召更多的企業、政府和社會各界加入到保護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的行動中來。唯有共同努力,才能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寫在最后:
隨著國產汽車的騰飛崛起,截至目前,比亞迪的新能源乘用車已服務超過430萬車主,遍布全球六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個城市。凹凸君相信,在比亞迪的引領下,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必將會邁向更加可持續和綠色的未來。同時,我們也期待,全球的更多用戶共同攜手「為地球降1℃」一起擁抱「科技·綠色·明天」的美好大環境。因為,保護環境,是我們生存的唯一條件。而守護自然,則是守護無上的生命活力。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