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藍S7在今年上海車展亮相后,網絡上關于它的營銷便從未停歇,熱度被炒得很高,“卷王”title已然叫響。
【資料圖】
可當我們真正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拋開營銷噱頭,深藍S7果真如宣揚的那般“卷贏市場”“媲美40萬級”嗎?遠的不說,我們就拿同為20萬級的自主代表零跑C11出來掰一掰手腕,看看誰會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
撿芝麻丟西瓜,“卷王”冠名卻不親民?
新能源汽車的座艙于中國用戶而言就像是“第三空間”,既要高端大氣上檔次,又要實用有趣面面俱到,而同為國貨,深藍S7與零跑C11對中國用戶需求的理解就各不相同。深藍S7的座艙主打的是一個“精簡”,沒了傳統儀表盤,也沒有副駕屏,僅靠一塊15.6英寸的中控屏“撐著”。當然,這個尺寸在同級別中算有優勢,左右最大各15°旋轉的友好程度也值得肯定。
雖然“減法”確實給座艙帶來了“高大上”的視覺體驗,然而此處有“但是”——過度“精簡”,還是帶來了一些弊端。比如用AR-HUD抬頭顯示代替傳統儀表,很難符合大部分中國用戶的開車習慣,爭議一直不斷。即便它瞄準所謂“新世代群體”,但對于部分用戶而言還是好看卻不實用,反而容易帶來安全隱患。僅有一個中控屏幕也很難照顧到副駕人員的出行樂趣,即便是有8155芯片的加持,停車小憩的時候,如果副駕想看電影,主駕想聽音樂,不知道誰要“遷就”誰呢?你說這是不是撿芝麻丟西瓜的假卷王、真雞肋?
相比下,零跑C11的三聯屏設計,雖隨大流但絕不出錯。專為副駕駛配備的屏幕,更能兼顧出行參與感和體驗感;分區藍牙,能夠讓主副駕在娛樂時互不干擾,考慮到了年輕人對于“邊界感”的追求。從這點看,深藍S7明顯還是將姿態擺得略高,不如零跑C11的“親民性”取勝。
理論數據難抗,“后發優勢”續航差距卻近百?
話雖如此,新能源車型做好續航才是正道。深藍S7純電版本最大續航里程為620km,增程版CLTC純電行駛里程為200km,僅從參數上看在同級別中發揮正常,滿足用戶的日常需求也足夠。當然,上海車展公布的深藍S7氫電版本更讓人有期待值。
但如果是和零跑C11具體對比,明明占據“后發優勢”的深藍S7,續航就沒那么香了。深藍S7 620km的純電續航,比零跑C11 610km略有優勢。但增程版CLTC純電行駛里程為200km,相比C11 285km差距卻近百。對于普通上班族來說,這差額相當于是好幾天的通勤里程。
不過讓大家更擔憂的是,深藍S7會不會“遺傳”深藍SL03“續航虛標”的“家族史”,畢竟有SL03車主表示續航達成率不到50%。一方面我不支持大家搞“連坐”,另一方面,都是同一個品牌下的產品,舊套路會不會延續到新車身上,誰也說不準,但誰都要多留心。
動力性能差異大,深藍S7駕控表現顯單???
即便國人買車大多不會用來飆車狂歡,但動力性能依舊是新能源用戶“嘗鮮”的關鍵因素。深藍S7與零跑C11動力差異非常明顯——
比增程,S7 1.5L自吸與C11 1.2T渦輪增壓的駕駛體驗孰優孰劣無需多言;比純電,零跑C11起步就配備了200kW的電機,雙電機400kW功率基本拉滿。要知道,電動機的作用就是將電能轉化為驅動汽車前進的動能,電機的功率越大,汽車的動力就越強,起步、加速更游刃有余。相比之下,Tako真的會比較擔心深藍S7路上的駕控表現。
這兩年大環境求穩,大家買車也正回歸“保守”,黑科技花活不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反而更講究經濟、實用、安穩。同為當下熱門車型,深藍S7當然有它的過人之處,但與零跑C11相比屬實是過于“懸浮”了——固然很多人宣揚它是當下的“卷王”,但Tako不得不問:在當下的國內汽車市場,我們大眾消費者,真的需要這樣的“卷王”嗎?
截至今年1-4月,深藍累計銷量26,564輛。姍姍來遲的深藍S7,能否擔起品牌今年40萬輛、5年內破百萬輛的“KPI”呢?壓力顯而易見,但Tako不否認深藍S7的綜合產品力“比下有余”,只要上市后續航表現不要重蹈深藍SL03的覆轍,再配合上接地氣的營銷手段,在同級中的競爭力還是值得期待的。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