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屆的上海車展上,有一個展臺吸引了我的注意,你可能怎么都猜不到,竟然是北汽。
(資料圖片)
講他們車展的內容之前,先回顧一下他們前不久的“新聞”——BJ90狂降幾十萬,有人說很香,有人說水很深,但反正即便有了熱度,也只是在很小的范圍里有熱度,不算真正的熱度。畢竟無論BJ90怎么熱,它也不是新車,也不是北汽的“親孩子”,甚至正是因為它不是北汽的“親孩子”才有了那么點熱度。
所以BJ90必然不是這次車展北京汽車展臺的主角,那么主角是什么?其實我也不太清楚,但我可以給出幾個選項,大家來評評看它們各自有沒有資本成為這么一屆大車展上一個品牌的主角。
一、BJ60
BJ40、BJ80、BJ90大家應該都時常聽說,然而BJ60的“傳唱度”似乎不如其他幾款BJ越野車,因為BJ60其實是北汽新近推出的一款車型,雖然并不是在這次上海車展推出的新車,但它上市也才不到半年,姑且算是個“準新車”吧。
這是一款有大梁的中大型SUV,車長5.04米,軸距2.82米,是的,跟大家相對熟知的坦克500十分接近,而且BJ60尾部也有一個小書包。只是BJ60的售價區間為23.98萬元~28.58萬元,跟坦克500高達33.5萬元起的售價區間完全不重合,所以并不構成直接的競爭關系。但間接里,我認為BJ60也許可以成為坦克500的平替。
所謂平替,就是價格低一些,各個方面都稍微遜色一點,但產品屬性高度相似。比如坦克500汽油版全系都搭載了3.0T六缸發動機,而BJ60則只有2.0T四缸發動機,盡管輸出高達267馬力,但四缸在六缸面前確實就是弟弟;BJ60的用料裝潢也比坦克500要弱一些,不過我認為如果你不需要那么豪華的內飾氛圍的話,BJ60的內飾設計、整體的做工用料也不差,只是它不像坦克500那么突出豪華感。
在機械硬件配置方面,BJ60配備分時四驅系統,可提供前后軸的差速鎖等硬核的越野配置,我認為對于越野玩家來說,這車也挺值得關注的,但它上市以來一直就沒什么聲量,存在感遠遜于坦克500,這好像不太應該啊。
按理說,以“北京越野”品牌的歷史文化而言,造這種硬派路線的越野SUV應該是來得更加“名正言順”的,當他們推出了這么一款全新車型的時候,理應引起更多的共鳴才對。
不過往深一步想,我似乎又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真正的越野玩家數量占比還是極少的,即便是買坦克500,甚至是買坦克300的那幫人里,能有一半人是玩越野的就已經不錯了,事實上也可以遠不及一半。買坦克500、坦克300的人或許大多都不是沖著它們的越野能力有多硬核而去的,買坦克300更多是沖著它的硬漢形象,買坦克500的則是因為它的硬派加豪氣風格,說白了,坦克這兩款車盡管確實有一點的越野實力,但賣的更多卻是包裝。BJ60恰恰就是有實力,沒包裝,或者說包裝程度不夠,所以沒能獲得足夠的熱度。
北汽也許也察覺到了這個問題,在這次上海車展上,特地帶來了一款口味很重的BJ60霓影版,換了一些很浮夸的套件,汽配城風格輪圈,還有雙色車身,內飾配色也極其大膽。我覺得嘛……就,用力是對的,但用力得用對方向,而且力度要恰到好處才行。
二、火星皮卡
其實在北汽展臺上,媒體日第一天占據主舞臺位置的并不是BJ60,而是兩輛皮卡,北汽將他們的皮卡系列命名為:火星皮卡。這兩款皮卡則名為火星7和火星9。
我看了看這兩款皮卡的樣貌,基本上已經脫離了那種純回本工具的形態,有了那么點玩樂的屬性,也有了那么點美式皮卡的氣場。邊上還擺了一輛“暴改”的火星皮卡,看起來北汽好像想要把皮卡這個品類“玩起來”了。再加上長城那邊,炮系列皮卡有做大做強的“前車之鑒”,北汽要重點培養皮卡產品,完全合理。
為此,北汽把他們首款柴油48V輕混動力投放在了這兩款火星皮卡身上,目前開啟預售的均為2.0T柴油輕混版本。他們還規劃了DHT形式的混動版本,并且還會匹配大容量的動力電池,能夠提供更加豐富的玩車場景。我認為這眼光就很長遠。
只不過北汽依然把新的火星皮卡系列放在了福田品牌下,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北汽集團此前的皮卡產品都在福田品牌旗下,把火星皮卡放在福田品牌下也屬于正常、合理的操作。但提到福田品牌,更多人還是會認為這是個商用車品牌,這對于火星皮卡的營銷或許并不是那么有利。想要把火星皮卡推得更廣,北汽或許要在這方面做一些工作。
又或者是效仿坦克的模式,前期先作為車型存在,如果體量足以支撐,再成立一個火星皮卡子品牌也不遲。
不過說到底,無論是BJ60所代表的硬派越野取向SUV,還是火星系列這皮卡的品類,它們的受眾面終究還是偏小的。那么北汽展臺有沒有一些受眾面更廣的,且拿得出手的東西?
三、新能源
這年頭,一個汽車廠商如果沒能在新能源領域搞點花樣出來,那一定是不思進取,比如什么馬自達啊,阿爾法羅密歐啊。而北汽嘛,在新能源領域其實也算是有話語權的,不信你看。
▲眼尖的朋友一看就知道這是用什么車魔改的了,是不是很有排面?
上圖其實是開玩笑的,其實北汽前幾年在新能源領域確實是有一定發言權的,回想一下網約車剛開始系統化發展的時候,北汽EU5的出鏡率是不是還挺高的?當時我還認為北汽EU5的顏值在同時期同類電動車里也算是挺高的,甚至一度去到了4S店想試駕一下。
只不過幾年的時間過去了,自主品牌造電動車可謂百花齊放,回過頭來看看北汽這邊的電動車造得怎么樣了,它是這樣的。
▲盡管EU5搖身一變成為了EU5 PLUS,但也只是程度很淺的拉拉皮
換句話說,北汽現在造的電動車跟幾年前沒什么本質的區別,更何況EU5本來就有一款對應的汽油車U5,這種“油電共用平臺”的做法國內廠商都已經看不上了,也就只有像寶馬那樣的德系傳統品牌才會用了,對吧?
拋開純電動車,當前國內廠商在高效混動系統的研發上也是卷得不得了,以比亞迪為首,吉利、長城、奇瑞等廠商都有推出各自的高效混動系統,雖然大體上的思路差不多,但在細節做法上也是各顯神通,讓我國消費者在這種現階段較為理想的動力形式上可以得到不同的享受。但北汽似乎就沒在這方面獻出自己的一分力。
其實我們也有聽說北汽要推出DHT形式混動系統,正如上一部分說的火星皮卡規劃了DHT版本,只是什么時候才能正式落地,這是個問題。不難發現,北汽在新能源化,或者說電驅化這方面,可以說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煥新”不能只是說說
以上三個選項,不知道大家認為它們是否能有資格成為一家汽車廠商在一屆國際性大車展上的主角,反正我感覺是都差點意思。
其實北汽自己有為這次車展準備一個中心思想——“煥新戰略”。他們展示了一款全新的概念車,名為“悅”,作為一款概念轎車,我覺得它長得還行,只是它除了設計之外也沒怎么傳達其他的信息了,我們也不知道北汽在不久后的未來是否會以它為原型推出一款量產車型,更不知道會是油車還是電車。
我認為他們這次最大的動作是,重新梳理三大系列產品布局:悅野、悅旅、悅己??紤]到北汽旗下產品布局確實有點亂,這是最應該做的,只是這三大系列似乎還是有那么點模糊,指向不夠清晰。
他們在2022年總共賣了10萬輛車,在今年一季度也取得了77%的銷量同比增長,看他們喜慶的氛圍,對這成績好像挺滿意的。只是我覺得作為北汽,應該有更遠大的目標,如果在技術、產品層面能夠精進、優化一些,保持高增長率,他們應該能回到應該在的位置上。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