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屬于混合動力的時代,關于混動技術、混動產品,各路廠家正上演著“神仙過招”的戲碼。從基本面上來看,這是混動技術“軍備競賽”最激烈的一年,當然這也是新能源格局再開放、新能源市場再升維的一年。
(資料圖)
對于消費者用戶而言,各家的混動技術參數層面的孰高孰低并不是他們最直接關心的;相反,技術引發的產品表現層面的差異更引人關注。對此,太平洋汽車于2023年開年之初針對23款主流混動車型精心策劃了堪稱“行業首測”的大橫評。
本次測試的車型覆蓋14個品牌,12種混動系統,共23款車型,基本上囊括了市面上主流的合資和國產品牌混合動力產品。測試地點選在青海省,測試路段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途經共和縣、瑪多、瑪沁、茶卡鹽湖、宗喀拉則,全程路段共計2500km以上,不少路段屬于冰雪路段。當地氣溫均在0℃以下,最低時達-20℃。測試維度涵蓋大家最關心的油耗、性能、純電續航、NVH、智駕、爬坡、可靠性等等。旨在探索HEV、PHEV以及增程式三種技術的代表車型在高海拔、低氣溫、低氧度的極端環境下的續航、油耗、性能等真實表現。看看在高原高寒的極端使用場景下,到底哪家混動表現最能打?誰才是消費者能買到的最強中國混動車?
光電測試:
光電測試實際是檢驗車輛的實際純電續航水平,為的是最大程度地展示各臺混動車型的真實續航,為消費者在購車環節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本項測試,所有車輛在出發前基本保持滿電狀態,以發動機最終強制介入驅動為終止。測試環節中,所有車輛的駕駛模式調節成純電或標準(沒有純電選項的車型選“標準”),SOC調至最小檔位,動能回收調至中間檔,空調統一為24℃自動。
為了測試結果盡可能真實客觀,太平洋汽車選擇了西寧-214國道-扎哈公路的快速路段,測試車輛基本都能保持在30km/h的勻速行駛狀態。
本項測試主要針對插電混動車型和增程式混合動力車型,因此,本輪光電測試實際有14臺車型符合測試標準。
從測試結果來看,續航達成率真正能達到90%以上的車型僅有2款,分別是騰勢D9、唐DM-P。絕大部分車型的續航達成率保持在60%以上,其中比亞迪漢DM-i、比亞迪秦PLUS DM-i的續航達成率接近80%,摩卡DHT-PHEV達成率也在70%以上。
有5款車型續航達成率低于60%,其中1款車型達成率在50%以下。
在既有印象中,相比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在低溫條件下的表現略顯被動。但從本次測試結果中可以看出,續航達成率排名靠前的多半是磷酸鐵鋰車型。排名前六的車型中,僅有摩卡DHT-PHEV采用的三元鋰電池,剩余五款均為磷酸鐵鋰電池的載體,且都是比亞迪家的。
因此,可以充分證明,三元鋰電池的低溫表現并不絕對比磷酸鐵鋰好,續航水平也不能單看電池類型,關鍵還得結合各家的電池管理技術。
油耗測試(高速+低速油耗):
油耗測試環節分為高速油耗測試和低速油耗測試,車輛均采用虧電狀態參加測試。高速路段安排在了海拔3000m左右的德馬高速,車輛均速85km/h;低速路段途經214國道、共和縣,海拔也基本保持在3000m以上,車輛均速35km/h。
高速測試成績顯示,有一半的車型實際油耗在6L/100km以內,其中長安UNI-V智電iDD和本田思域e:HEV油耗在5L/100km以內,其余6L/100km油耗內的車型也算可圈可點;6L/100km的油耗值就像一個分水嶺,超越該數值的車型實測油耗跨度明顯更大。
事實證明,實測油耗在6L/100km以上的11款車型中,油耗為7-9L/100km的車型占據了大半壁江山。理想L8、騰勢D9、豐田賽那、嵐圖夢想家這些MPV車型的實際高速油耗均在8L/100km以上。
低速油耗排名順序和高速工況下的排名相差不大,但整體油耗要普遍高于高速油耗。本田思域e:HEV依然穩坐排名前二的位置,另有四款車型實測低速油耗在7L/100km以內。三款車型低速油耗介于7-8L/100km之間,絕大多數的車型油耗在8L/100km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有6款車型的低速油耗在10L/100km以上,其中騰勢D9、嵐圖夢想家的低速實測油耗超過了11L/100km。
總體來看,無論高速油耗還是低速油耗,實測數據與表現數據總會存在或大或小的出入;緊湊型車的油耗水平正常情況下要低于中型車,而轎車的油耗也要優于SUV優于MPV,因此風阻和車重對油耗有著不可爭辯的影響;HEV的綜合油耗表現一定比PHEV或增程式更加理想的,同時多擋位車型不一定就比單擋位車型省油。
動力測試:
都說新能源車型的主要目的不是性能,但對于動力儲備,車主用戶們的看法往往是多多益善。對于一臺新車,我們唯一能了解到其性能的渠道無非是官方公布的動力參數及加速成績,但結合光電測試和續航測試來看,鑒于種種因素,實際表現與官方數據難免會有差異。那參加測試的23款混動車輛在真實的性能測試中會否忠于官方數據,亦或是差異懸殊呢?
為了一探究竟,太平洋汽車專門設置了第三項測試,即動力性能測試。測試地點選在了海拔4300m的瑪多縣無人區,測試氣溫達-15℃。
測試車輛依然處于虧電狀態,工作人員將每臺車的駕駛模式都調到了運動模式或油電混動模式(無“運動模式”選項的選“油電混動”),ESP調至全關,并關閉空調。
測試成績顯示,僅有1款車型—唐DM-P在“零百”環節跑出了5s的加速成績,摩卡DHT-PHEV、哈弗H6 DHT-PHEV成績次之,分別為6.59s和7.31s。
在能耗環節表現相對弱勢的騰勢D9和嵐圖夢想家在加速環節成功搬回了一城,“零百”均跑進了8s內。多數車型的“零百”實測成績在8-10s區間內,7款車型的加速成績超過了10s,其中帝豪L HiP、星越L Hi·p、威蘭達高性能版均跑出了11s多的成績,豐田賽那、雷凌雙擎的加速時間分別為12.56s和15.96s。
事實上,實測數據與官方數據之間的差異普遍存在,且實際“零百”成績與官方數據差異保持在1s內的車型都是少數,僅唐DM-P、哈弗H6、騰勢D9、秦PLUS DM-i、問界M7的差異值小于1s。
不難看出,在加速環節,PHEV及增程式的優勢要明顯強于HEV車型。同時,四驅車型的加速性能也要明顯好于兩驅。不妨可以認為,電機的性能(電機大小)以及電機的數量都影響著混動車型的加速性能,大電機、多數量的電機才是提升混動性能的最好途徑。
另外,對于PHEV或增程式車型而言,電池電量對加速性能也有著較大的影響,所剩電量越少,加速性能被削弱程度越大,與官方標注的加速成績差異也就越大。
而搭載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車型在高海拔、低氧度的環境下,動力性能受影響最大,豐田家族在本輪測試中“全員墊底”就是最好的證明。
空調升溫測試:
關于空調升溫測試,測試團隊還是選在了瑪多縣無人區作為測試背景。該區域海拔4300m,測試過程最低氣溫達-20℃。車輛在統一的室外環境下,空調升溫10分鐘,車內的升溫情況到底有何差異。
空調升溫的比拼結果顯示,理想L8和騰勢D9優勢明顯,屬于升溫超20℃的第一梯隊;大部分車型的升溫水平處于第二梯隊,即10-20℃的區間;另有九款車型空調升溫10分鐘,溫度上升在10℃以內。傳祺3款車型在低溫環境下的空調升溫表現相對偏弱,排在了榜單的末三位,其中傳祺M8僅升溫了2℃。
從整體的結果來看,增程式及PHEV車型的空調制熱效果要強過HEV不少。原因在于增程式或PHEV車型擁有大能量的電池支撐大功率制熱系統的運作,而HEV車型基本需要依靠發動機廢熱制暖。HEV車型在動態效果下空調升溫效果理論上會更好,因此在車輛靜置的測試環節,HEV車型毫無優勢。
噪音和振動測試:
噪音和振動測試過程將試驗車輛分為A、B、C、D四組來看結果,A組為15-20萬級別的轎車,B組為15萬級別的SUV,C組為30萬以上的SUV,D組為30萬以上的MPV。
混動時代團隊對測試車輛進行噪音(怠速、動態、全油門)測試和振動(方向盤、地板、主駕靠背)測試,振動測試數據主要來源于測試車輛連續五次發動機介入瞬間最大振動方向上的最大振動位移絕對值的平均值。
有關噪音測試,四組車型在動態環節的差別都不是很大。比較明顯的還是C組的怠速噪音要整體優于其它組別,充分證明了30萬以上SUV在怠速時噪音的抑制效果較為可觀。
就單車而言,作為中高端MPV的豐田賽那和嵐圖夢想家的怠速噪音相對較大。可以看出,并非尺寸越大的車型NVH表現就越好;相反,并非小車就一定NVH不好,就比如國產緊湊型轎車傳祺影豹的怠速噪音僅有39.7分貝,可謂C組以外唯一能將怠速噪音保持在40分貝以內的車型。
在振動測試環節,基本遵循方向盤振幅>主駕座椅靠背振幅>地板振幅,這基本是四組測試車的共性規律。另外,HEV車型的整體振動控制要明顯好過同級PHEV和增程式。
振動測試環節,就振動幅度相對較大的方向盤測試部分來看,日系品牌和比亞迪家族優勢較大;就單車來看,本田思域、傳祺影豹、威蘭達高性能版、星越L Hi·P、宋PLUS dm-i、騰勢D9的方向盤振幅較小,幅度均小于10μm。
總結:
新能源汽車達到了空前的普及速度,乘聯會數據顯示,NEV車型的月度滲透率已基本穩定在30%左右。其中,PHEV車型在NEV車型中的份額也是屢創新高。今年1月,PHEV車型與BEV車型的銷量比已幾乎達到了3:7。HEV車型長期保持高位增長,增程式在近年來隨著理想汽車的崛起也逐漸迎來井噴。所以如果說,新能源是今后的主旋律,那混動一定是當前各路廠家的“必修課”。
那么,混合動力到底哪家強?這是現如今擺在混合動力市場上的一個現實問題,也是業內外迫切想要弄清楚的問題。太平洋汽車舉辦的前無僅有的混動汽車大橫評堪稱業內的“神來之筆”,對于廠家,橫評結果有利于產品不斷的完善升級;對于行業,客觀橫評具備參考性,也具備推動價值;對于消費者而言,各項排名是難得且寶貴的導購清單,能指引用戶高效、準確地錨定心儀的產品。因此,此次大橫評項目價值非凡、意義深遠。以上僅僅是部分測試數據,想了解更詳細的結果,太平洋汽車上都可以查到。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