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車市聚焦度最高的關鍵詞應該是“價格戰”。特斯拉的降價,引發新能源車市連鎖反應。小鵬、問界、埃安、飛凡、沃爾沃、極氪、上汽通用五菱紛紛加入其中。或是金融補貼、或是選配打折、或是保險補貼、或是交付激勵,總之,新能源車企“花式”跟進降價潮。
(資料圖)
業內專家也在曾預測,這將是一場“海嘯”式的降價活動。不管是競爭對手,還是消費者,都在觀望新能源車市的另一個大佬——比亞迪汽車將如何出手,應對這場“降價狂潮”。
2月10日,比亞迪終于出招,這一次,比亞迪并沒有像特斯拉一樣,明晃晃的進行價格優惠。而是另辟蹊徑,推出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這款 9.98 萬起售的新車,將DM-i 插電混動車型的價格首次下探至 10 萬以內。而這波操作,擊穿合資燃油車的最后一道防線。
10萬級家轎市場 合資燃油車的“護城河”
10萬級轎車市場,對于車企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這是車市銷量占比最高的細分市場。當年,在車市中,一直流傳著得“A級車市得天下”的說法。
在這塊最緊要的陣地,合資品牌可謂“重兵出擊”,牢牢把守。先來看一組數據,2022年1-12月國內乘用車累計零售銷量2054.3萬輛,同比增長1.9%。
而轎車依然是表現最好的細分市場,2022年累計銷量1019.4萬輛。緊湊型家轎銷量排名前10者,合計賣出333.3萬臺, 銷量占比在轎車市場超過30%。
乘聯會銷量數據顯示,軒逸在2022年賣出420665輛,新朗逸賣出351130輛、卡羅拉賣出252790輛、速騰賣出227556輛、新寶來賣出212732輛,雷凌賣出192517輛。可以說,合資家轎在10萬級轎車市場,處于絕對主導地位,也為中國品牌進攻樹立起壁壘。
比亞迪擊破“防線” 直入合資腹地
不過,電氣化時代,合資品牌的江湖地位不斷受到沖擊。新消費時代,傳統合資家轎已經滿足不了消費者的用車需求。而中國品牌不斷越升的產品力反復敲打著這塊市場,原有格局也逐漸松動。
從2022年轎車銷量榜單上可以看到,傳統主流合資家轎幾乎都出現銷量同比下滑的趨勢。 盡管,合資品牌也在煥新產品力,提升配置,進行升級。但相對于自主品牌在設計、配置與動力上的越級攻勢,合資品牌承受著更多壓力。
尤其在新能源領域,中國品牌優勢明顯。拿此次上市的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來講,其售價9.98萬元,這一價格跟燃油版軒逸的起售價相同,比寶來的起步價貴1000元。但比合資對手混動版本價格低2-3萬,比同級日系插混車型的價格,低出6-7萬。
再看具體裝備,以冠軍版入門級55KM領先型的為例,這款9.98萬起步的入門級產品配有后駐車雷達、倒車影像、定速巡航、擁有三種駕駛模式、還有能量回收系統、遠程啟動功能、車機系統以及語音功能等,可以媲美合資對手中高配車型,再加上比亞迪DM-i技術的口碑與性能,殺傷力十足。
而頂配車型的價格定在14.58萬,控制在15萬以內,售價同樣低于合資混動版,但配置相當豐富,360度全景影像、倒車車側預警系統、全速自適應巡航、遙控泊車、L2輔助駕駛系統、還有12.8英寸大屏、手機APP遠程功能。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款車還配有后視鏡加熱,可以說,比亞迪把高級感拉得很滿,充分做好戰斗的準備。而且,比合資混動車型更有競爭力的是,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可以掛綠牌。
10萬級家轎市場 價格戰或將開啟
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可謂來勢洶洶,直接插入合資品牌腹地。這一步讓很多人“大跌眼鏡”,畢竟,不少吃瓜觀眾已經坐等比亞迪與特斯拉上演價格“龍虎斗”的戲碼,沒想到比亞迪劍走偏鋒,轉戰10-15萬級轎車市場,跟合資品牌“掰手腕”。
比亞迪汽車為何會如此出招,看完下面這組數據更為清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A級新能源車累計銷量為198.43萬輛,同比增長125%,占A級車總銷量的19.38%,其中A級新能源轎車銷量94萬輛,滲透率約19%。
可以說,現在,新能源車型的銷量與占比在家轎市場呈現出向上的趨勢,比亞迪憑借技術優勢以及成本優勢,以燃油車的價格向這一陣營發起沖鋒,勢必會引發市場動蕩,有媒體報道說,這款新車上市三天,訂單突破1.5萬。
這對于合資對手來說,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如果他們想要繼續保持原有姿態,就需要在價格上跟進,凸顯性價比和競爭力,否則,可能被比亞迪搶去更多市場份額,從這個角度上講,10萬級轎車市場的“價格戰”有可能被打響。
鬼斗車觀點:2023年車市看點真是不少,特斯拉在20-30萬級市場殺出一條“血路”,而比亞迪在10萬級家轎市場“掀了桌子”,看來,這一年,車市注定開啟戰斗模式,誰能勝出,誰能出局,還將拭目以待。對此,粉絲有何想法,留言吧。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