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2年,新能源自主品牌混得風生水起,以燃油車為主的傳統合資品牌普遍承壓。但是如果現在就斷言傳統合資品牌不行了,我覺得為時尚早。
【資料圖】
2022年,一汽-大眾全品牌累計終端銷售新車1,823,577輛,同比2021年略有下滑;但是一汽-大眾大眾品牌2022年銷量1,041,077輛,同比增長5.3%,是不是和很多人想得不太一樣?
如果你仔細翻看一汽-大眾大眾品牌的銷售數據,不難發現,它的燃油車依舊能打,而ID系列也賣得不錯,可以說是“燃油和新能源兩頭抓”,這在傳統合資車企里面并不多見。
01
燃油車依舊能打
盡管最近唱衰合資燃油車的論調甚囂塵上,但是一汽-大眾用自己的銷量成績向大家證明了:大眾品牌的燃油車依舊能打。
首先來看SUV車型,一汽-大眾大眾品牌SUV家族在2022年賣出了252,462輛新車,其中探岳家族是當之無愧的銷冠,而探歌的月均銷量也超過了7000臺。攬境和去年11月份上市的攬巡共同組成了“雙攬”陣容,帶領一汽-大眾大眾品牌沖擊30萬+的價位區間,成功拔高了品牌形象。
根據目前得到的最新消息,探歌的中期改款車型將會在今年上市。作為一汽-大眾大眾品牌的首款SUV車型,探歌的意義不言而喻。回想起來,2018年7月30日是第一款T-ROC探歌上市的日子,至今也不過4年半。
這4年半內,一汽-大眾相繼推出了探岳、探影、攬境、攬巡等SUV車型,效率之高讓人佩服。截止2022年4月,一汽-大眾大眾品牌SUV家族僅僅用時45個月便達成了百萬銷量,這是獨屬于一汽-大眾的速度。
相比SUV市場,轎車領域更是一汽-大眾的拿手好戲。2022年,寶來和速騰的銷量雙雙突破20萬輛,強勢覆蓋了10-15萬的主流消費區間。而邁騰也賣出了超16萬輛,同時它的累計銷量突破200萬輛。為此,一汽-大眾還專門推出了邁騰的200萬輛紀念版車型,主銷款式的價格有所下調,進一步降低了消費者的入手門檻。
所以,2022年,一汽-大眾大眾品牌的主力燃油車依舊能打,畢竟品牌知名度擺在那里,而用戶口碑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被逆轉的。
02
新能源穩步挺進
盡管一汽-大眾的新能源銷量確實不如一些頭部自主車企,但是它正在自己的節奏里穩步挺進。
其實一汽-大眾的新能源布局在主流合資品牌中并不算晚,畢竟早在2019年,一汽-大眾就推出了高爾夫·純電。2021年初,基于MEB純電平臺打造的ID.4 CROZZ來了。2022年全年,一汽-大眾ID系列賣了72,229輛新車,僅僅用時20個月就達成了10萬銷量。相比之下,小鵬用了23個月、蔚來用了35個月。
今年,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將引入ID.家族的新成員——ID.Aero,基于MEB純電平臺打造的它擁有B級車的尺寸和C級車的空間。縱觀目前主流的合資品牌,純電動B級車還是一片藍海市場,這也讓我對ID.Aero有了更多的期待。
有人可能會說,一汽-大眾ID.Aero相比自主品牌和新勢力競品,來得有些晚了。關于這個問題,我是這么看的:誠然,自主品牌和新勢力的產品在功能化體驗方面很出挑,確實能吸引到一部分想要嘗鮮的消費者,但是這部分消費者占比又有多少呢?
對于大部分普通消費者來說,他們購買純電動車型,可能會更在意做工、品質、安全和售后服務,而這些恰恰是一汽-大眾的強項所在,后發者也不一定就會處于劣勢。未來的純電動市場究竟鹿死誰手,現在還下不了結論。
03
捷達怎么樣了?
作為一個在一二線城市存在感較低的品牌,網上唱衰捷達的聲音較多,很多人可能會關心,捷達處境如何?未來方向怎樣?
首先,捷達品牌在三四五線市場還是相當受歡迎的,特別是川渝地區,能見度很高。2022年,捷達品牌實現了在171個地級市的市場份額突破5%,品牌形象細分市場占領TOP5。
另外,據小道消息,上汽大眾桑塔納車型預計會在今年停產,這對于定位相近的捷達VA3來說是個利好,畢竟6-9萬、皮實耐用的三廂轎車,還是很有市場的。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捷達品牌在新能源方面確實進展緩慢,以至于坊間對捷達品牌未來的發展方向產生了擔憂。
好消息是,捷達品牌內部已經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三款混動車+兩款新能源車型的開發與投放。相信在未來的兩三年內,這些車型就將陸續與我們見面,所以網上那些關于“捷達品牌不做新能源”的謠言,應該可以不攻自破了。
一汽-大眾的2022年,確實有波折;一汽-大眾的2023年,更讓人有期待,讓我們靜候花開。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