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比亞迪的聲量、銷量無疑迎來了「雙豐收」,而「卷翻天」的表現也讓國內不少新能源車企望塵莫及。哪怕是在春節前夕這段被業界廣泛描述為「2023年第一個淡季」的時候,比亞迪旗下車型的銷量也依然強勁。
當然,作為新能源時代的領軍者的比亞迪不僅在國內斬獲頗豐,在海外同樣也是動作頻頻,首先在2022年7月21日,比亞迪先是帶著3款車登陸日本市場,引得日本媒體一片驚呼「狼來了」。再到2022年巴黎車展上成為絕對主角,連馬克龍都去參觀了展臺,此舉引得法國當地車企一片哀嚎。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最近兩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比亞迪還進入到歐洲市場,一度也引起國外媒體廣泛關注。就連當地主流電視臺DW、德國知名汽車媒體Auto Motor und Sport等也對比亞迪Atto3(元PLUS)的產品測試傳播進行了報道。并且比亞迪Atto3(元PLUS)也憑借刀片電池的硬核安全性、出色的駕駛體驗等優勢在海外收獲了廣泛好評。
(資料圖)
不得不說,作為新能源時代的領軍者——比亞迪,無論在中國市場還是海外市場,似乎都能創造出一些前所未有的全新紀錄,那么,問題來了,比亞迪銷量持續攀升、布局海外市場背后的底氣究竟在哪呢?
技術圍城
眾所周知,2022年比亞迪的累計銷量為186.9萬輛,同比增長152.5%,這是比亞迪首次摘得了國內乘用車銷量的No.1,與此同時,這個成績還將霸榜多年的一汽-大眾斬落下馬,結束了合資品牌在汽車市場長達三十年的統治地位,單從這份「成績單」的「含金量」上來說,還是很足地。
而喜人銷量的背后,離不開產品矩陣的齊發力。目前,在比亞迪乘用車方面,其旗下新能源乘用車包括DM和EV兩種路線,擁有漢、唐、宋、秦、元等王朝系列車型和海豹、海豚、驅逐艦等海洋系列車型。那么銷量火爆的背后,到底是什么賦予了比亞迪如此大的動能呢?
其實答案呼之欲出,就是潛心積累多年的比亞迪在電池技術和DM-i混動技術方面,有自成一派的競爭優勢。
在前不久的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比亞迪就表示過,「誰掌握了先進的電池技術,誰就掌握了電動汽車的未來」。比亞迪還指出,公司堅持技術創新,在制造業不斷發展,目前公司研發團隊已全面覆蓋各個電池技術路線,密切關注潛在的技術發展動向。
沒錯,我們從上述比亞迪的這段話中就可以窺得關鍵詞——「電池技術」。
眾所周知,比亞迪是做電池、代工業務起家的,與寧德時代、LG化學、松下、SK On并列,是目前全球五大電池企業之一。在電池這個領域,目前全球還沒有任何一家車企能與比亞迪相提并論。而新能源車最重要的零部件是什么?就是電池,純電車型就不必多說了,而油混插混等車型也都需要電池組。
而比亞迪自己所制造的電池,不僅可以降低采購電池的成本,還能保障產能。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去年在電池行業也混得如魚得水,占據了不少市場份額。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比亞迪2022年1-12月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占比達23.45%,位居第二,僅次于寧德時代(48.20%)。目前國內主要有一汽紅旗、中通客車和長安汽車采用比亞迪電池,國外的大客戶則有豐田、福特、PSA、戴姆勒等巨頭車企。
當然,這些品牌客戶之所以選擇比亞迪的「電池」,也正是源于比亞迪在電池領域所積累的經驗與成熟度,要知道,比亞迪刀片電池一直都是行業關注的焦點,下面不妨來細看下「刀片電池」具體的六大優勢。
其一、超級安全:1) 磷酸鐵鋰材料的優勢:滿電態分解放熱啟動溫度高,放熱慢,產熱少,不釋氧;2) 爐溫:梯度升溫至300℃(5℃/min),無起火爆炸現象;過充:充電至10V(2.6倍Vmax),無起火爆炸現象;針刺: 5mm鋼針,25mm/s速度針刺,刀片電池大面中間刺穿,電池不冒煙,不起火;擠壓:電池被擠斷,僅冒煙,不起火。
其二、超級壽命:25℃, 45℃環境下,LFP 比 NCM具有更優的循環壽命。
其三、超級強度:類蜂窩鋁板結構設計,取掉原先傳統包底部的橫梁設計,增加多個刀片電池夾在中間,強度不減反增。
其四、超級續航:包體最大電量超100KWh(比如轎車),輕松實現超600km續航(漢EV,605km)
其五、超級功率:最高可實現18min,SOC(剩余電量)從5%到80%
其六、超級低溫:低溫低SOC下,LFP功率較NCM高;-10℃,0.2-0.3C,循環400次,容量保持率≥80%
綜合來看,比亞迪所研發的「刀片電池」,不僅擁有能量密度高、安全、低溫環境掉電慢等特點,同時,還能夠為純電動汽車帶來出色的續航里程和安全的用車保障。而單從電池技術上來看,無論是上流材料,還是技術方面,比亞迪確實每一步都做得非常好,這也是比亞迪當下為什么會如此成功的重要因素。
拿得國內市場更攻得進海外市場
隨著近年來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中國市場已然成為全球范圍內的最大市場。當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且汽車市場格局已經形成時,無論自主品牌、合資品牌又或是豪華品牌,競爭態勢已然呈現出無序化。而此時,「出海」則成為了企業展示硬實力、尋求新突破的重要途徑。
換言之,「出海」是中國汽車工業的破局之道,也只有看向舒適圈之外的海外市場,才能成就頂級的跨國車企,才能成就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的進階。而作為新能源時代的領軍者——比亞迪也深諳此道,因此在國內市場已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下,其仍舊傾斜一部分資源用來開拓海外市場,為的就是要在國際上打響自主品牌的名聲,讓世界知道中國也有、也能造出有「質」有「量」的能力。
那么,比亞迪在海外市場上的發展究竟如何呢?
首先,在國際市場上,比亞迪去年出口保持著迅猛的增速,據悉,2022年比亞迪乘用車全年累計出口55916輛,同比增長307.2%,并且,其大巴和出租車的足跡已遍布全球六大洲、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四百多個城市。同時,比亞迪還進入德國、挪威、丹麥、瑞典、印度等國家乘用車市場。
其次,在去年10月份,比亞迪還宣布進入印度和蒙古的乘用車市場。并且,除了全面進軍海外乘用車市場外,比亞迪還宣布將在泰國建設整車制造工廠,資料顯示泰國工廠預計2024年開始運營,年產量約為15萬輛,產品投放泰國本土市場以及周邊東盟國家。
不僅如此,隨著比亞迪海外征程的不斷推進,對推廣新能源汽車相當積極的歐洲,自然也是比亞迪海外市場藍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比亞迪先是在歐洲市場推出了漢、唐及元PLUS三款車型,同時,還與福特洽談收購歐洲工廠,如果比亞迪真的成功收購福特德國工廠的話,這對于比亞迪拓展歐洲市場來說無疑將會更加穩健。
另外,就在近日,比亞迪在日本也是推出了首款乘用車BYD ATTO 3并啟動銷售,售價為44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2.8萬元)。同時,比亞迪位于橫濱的門店也將在2月2日開業。到2025年底,比亞迪計劃在日本全國開設100家門店,以滿足日本消費者了解產品以及試乘試駕需求。
從整體來看,比亞迪目前不僅在國內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海外市場上也呈現出「滿地開花」的局面,這對于自主品牌發展來說無疑是具有著里程碑的意義。
寫在最后:
我們常說中國汽車品牌要面向世界、走向世界。而從目前的情勢來看,眾多自主品牌車企已經踏上了「出海」的征程,而在眾多車企中,比亞迪憑借著強悍的實力不僅在國內和海外市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制造的最新名片。凹凸君有理由相信比亞迪或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中國第一家真正取得世界級影響力的本土車企。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