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月2日,國內大多數新能源車企都已經公布了今年1月的銷量數據。
從目前各新能源車品牌的銷量情況來看,環比實現增長的只有一家,其他車企環比都是呈下降的趨勢,可以說是一片狼藉。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除了受春節長假影響,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就是國補的退出。
【資料圖】
在過去的10多年中,為了能夠發展新能源市場,國家對于新能源車企可以說扶持的力度相當大。
也正因為如此,才讓國內新能源車市迅猛地發展,眾多造車新勢力車企如雨后春筍蓬勃成長。國內市場,也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
終于,在2022年12月31日,新能源車“國補”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毫無疑問,國補的退出,對于所有的新能源車企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
將來,這些車企能走多遠,也就只能靠自己的實力了。
作為國內新能源車企的引領者,比亞迪1月銷量超15萬輛。這個成績足以說明,即便是沒有了補貼,以實力取勝的比亞迪2023年銷量仍然會保持比較高的增長。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車企都具備比亞迪這樣的實力。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在沒有了補貼后眾多的造車新勢力車企今年1月會交出一份什么樣的答卷。
“蔚小理”三家頭部造車新勢力,只有理想汽車一家車企1月銷量過萬,達到了15171輛,但是環比還是下降了28.7%。
蔚來和小鵬1月銷量分別是8506輛和5218輛,蔚來環比下降46.2%,小鵬環比下降53.8%。
哪吒和零跑汽車1月銷量雖然都下降,但相比來說哪吒汽車的表現明顯好很多,賣出了6016輛車,環比只下降了22.8%。
反觀零跑汽車,1月只賣出了1139輛車,環比降幅高達86.6%,也是已經公布1月銷量的新能源車企中,環比降幅最高的車企。
另外,埃安、極氪、AITO和嵐圖等新能源車企,1月銷量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唯一一個今年1月銷量環比增長的品牌,就是比亞迪旗下的高端品牌騰勢,1月銷量6439輛,環比增長了7.3%。
當然,僅憑一個月的銷量并不能說明太多問題,可能需要半年后才能見分曉。
版權聲明:本文為車快評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且圖文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盜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請聯系我們索取稿酬或者刪除。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