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春節前,主流車企都發布了2022年產銷數據。雖然業績不同、漲跌各異,但親手做出這一張張“答卷”的企業一把手,幾乎都是“60后”。特別是頭部十余家企業的一把手,都出生于1961年-1966年這5年間。可以說,車企間的競爭,也是這些“60后”間的博弈。他們當中,既有年過六旬的國企掌門人,仍在做“60后”的頑強堅守;也有年近花甲的民企創業者,雄風猶在,不斷攀登一個又一個高峰。
從1月29日起,車訊網以“60后”為題,對2022年最具代表性的幾位企業家作系列報道,今天是第三篇。
同為1960年代中期出生的李書福、魏建軍和王傳福,經數十年奮斗,不但先后成為汽車界首富,更成為汽車產業中堅力量。正值當打之年的李、魏、王,在2022年開啟他們的頂流之爭。
(相關資料圖)
2022年4月3日,比亞迪宣布,自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生產,“將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
李、魏、王當中,年齡最小的王傳福(1966年出生)果然是“最不安分”的。“停燃”與其說是對同行的宣戰,不如說是對自己的挑戰。據車訊網統計,2009年至2020年,農歷年從牛到鼠,比亞迪銷量在41萬-52萬輛;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3.28%,下降到2017年的1.42%,是停滯的一個輪回。因此,王傳福揭竿而起,“失去的只是鎖鏈”。
2022年,比亞迪銷售汽車186萬輛,一舉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霸主。同年11月29日,神州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56歲鄧清明的“飛天夢”終于實現。有人曾歸納,很多名人偉人都是在56歲取得成功的,王傳福也在56歲一飛沖天。
2022年,長城汽車銷量為107萬輛,連續7年超百萬輛。但魏建軍(1964年出生)和長城還是備受詬病,因為除坦克品牌和海外市場,其他都在下降,總量比2021年下降16.66%。
作為首個突破百萬輛的民企,長城最先遇到“選擇”的難題,無論是發展戰略,還是產品策略,都要做出正確的“取與舍”。如燃油車與新能源車,曾經苦不堪言的王傳福可以孤注一擲地“停燃”,而在燃油車領域功力深厚的魏建軍就要瞻前顧后,尋求平衡。再如高檔品牌與普通品牌、SUV與轎車,硬派越野與女性用車……魏建軍都要做出正確判斷和抉擇。因此,短期的銷量下滑,市值的階段性盤整,也是必須付出的代價。好在魏建軍是清醒的,早在2020年就自問: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
2022年,吉利汽車銷量達143.30萬輛,同比上漲8%,連續6年突破百萬輛。其中,新能源車32.87萬輛,滲透率約23%;出口汽車19.82萬輛,同比增長72.4%。
吉利經營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是出名的,但李書福(1963年出生)并不滿足。
2022年3月,在吉利內部的分享中,李書福發出靈魂拷問:永遠靠我一個人可行嗎?可持續嗎?
“我認為,只依靠一個人,對企業發展是不科學的,也是不負責任的。人總是會老去的,但企業可以永葆青春、長期發展……”他自問自答地說,我已為企業工作近40年,我必須要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有領導能力的新人,并且讓大家有權、有責,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創造性,才能真正培養出內生型人才,企業才能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
觀天下成功車企,至少經三代人傳承、需半個多世紀努力,李、魏、王仍需加油!(車訊網 張宇星發自北京)
相關閱讀:
《“60后”的60后堅守(上) 尹同躍從“跳長江”到躍龍門》
《“60后”的60后堅守(下) 外灘的“虹”與沙面的“洪”》
《迫于無奈換賽道?比亞迪停售燃油車的那些背景》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