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胡同創立于2002年,立足傳統文化教育近20年,擁有一套獨立系統的教學服務體系,涵蓋教學、教研、服務、培訓、交互、晉升六大維度。 從琴棋書畫到詩詞歌賦,從傳世藏品到名家故事,自創立以來,秦漢胡同一直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深耕傳統文化藝術領域。本著讓世界柔軟的使命和萬物皆詩的愿景,在國學教育、數字文旅與民宿、藝術館與文創IP三大文化教育版塊持續發力,面向青少年兒童及成人開展全齡文化素質培訓與服務。
講好“中國故事”,聚焦全齡文化素質教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介紹,秦漢胡同國學聚焦全齡文化素質教育,把內容定義為中國心養成的學問。通過20年的發展,現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南京、寧波等城市開設了逾100家線下校區,提供書畫、鑒賞課、琴棋三大類,諸如《書法》《非遺鑒賞課》《琵琶》《圍棋》等30多項精品課程,服務線下8萬余個重付費家庭。
據了解,秦漢胡同書法、國畫模塊,包括軟筆和硬筆書法,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工筆畫等線上線下課程。為滿足社會大眾學習書法的需要和踐行文化傳承的使命,秦漢胡同書法教研團隊精心打造《胡小同書法系列課程》。
建設文化強國,堅定文化自信,更需要我們講好“中國故事”。2023年6月,第一家秦漢胡同鑒賞課體驗館在上海七寶老街重磅開幕。在“內容+技術”的“雙核驅動”下,助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全面釋放文明物證的社會教育功能。
秦漢胡同鑒賞課數字體驗館是以20年文教領域經驗為基礎,以《鑒賞課》原創文本能力為核心,以元宇宙技術為支撐,打造的沉浸式“文教旅”體驗空間。《鑒賞課》本著“鑒賞越大,世界越小”的理念,對全人類的文化與藝術遺產進行深度研究,形成原創劇本,再進一步開展影視制作,生產出海量、系列且支持多語種分發的核心視頻內容。在標準視頻的基礎上,通過搭載AR、VR、體感交互、人工智能等先進數字技術,鑒賞課數字體驗館將文化場景數字化,課程交互數字化、教學成果數字化,旨在為觀眾及學員提供多維度、多層次的文化審美體驗。
2022年初,歷經20多年沉淀的秦漢胡同,全新推出“老吾老”公益項目、《鑒賞課》等新項目,在新時代背景下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文化傳承創新發展新路徑。
七寶古鎮幫助企業拓展市場,促進創新
俗話說:“十年上海看浦東,百年上海看外灘,千年上海看七寶”。七寶鎮,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既有江南水鄉自然風光,又有悠久人文內涵,同時也是距離上海市區最近的千年古鎮。
與其他江南古鎮不同,七寶古鎮的主要商業街不是順河平行,而是與河垂直,呈現獨特的“非”字形格局。這是周邊江南水鄉中唯一的北宋時代的格局,被稱為“北宋遺存”。這里有江南最典型的小橋流水,坐在茶坊中,伴著幽香,享受曼妙舊時光;這里有繁華的商業區與創意園區,時尚年輕的氛圍讓人不由地輕快起來……蒲匯塘南北兩岸有房、有河、有橋、有船,步步皆是景,處處可入畫。七寶就是這樣一個古鎮。
沿著上海七寶老街一路北行,便能瞧見一座徽式建筑。秦磚漢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整體建筑風格呈現古典園林的詩意。這里便是秦漢胡同七寶館。
談及當初為什么會選擇七寶古鎮作為辦公場地時,秦漢胡同方表示:“因為七寶古鎮對秦漢胡同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成功幫助企業在拓展市場、增加知名度、提高內容品質、促進創新等方面有所突破。”七寶古鎮以自身的獨特文化和歷史背景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和購物,對于在古鎮內經營的企業來說,通過文化古鎮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來吸引更多的顧客,從而拓展市場。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漫步于七寶古鎮內,不論市民、游客還是商戶都能感受到營商環境與精神文明建設都得到了較大提升。
為加快民俗文化產業的發展,七寶古鎮通過大力扶持和繁榮文創產業、深入挖掘和推廣傳統文化以及廣泛吸納和儲備各色人才等多種渠道,全方位致力于民俗文化的傳承與推廣。同時,古鎮積極響應國家對文創產業的發展號召,將文創產業的發展融合于民俗文化的發展中,在推動民俗文化發展的同時,使文創產業的發展方式創新化,內涵豐富化,并于近年開啟了古鎮類民俗文化推廣交流平臺搭建工作。
據悉,七寶古鎮因為近年來的高速發展,已成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服務標準化示范街、上海市民俗文化產業基地、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這些榮譽,為古鎮開街二十多年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也為古鎮后續發展開啟了新的起點。
在上海,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文創園區不再只是孵化文創產品的產業園,還變成了城市的博物館、會客廳、后花園、圖書館……更加新鮮,更有味道的城市生活,正在這里發生著。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