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劇院原創出品、杭城首部沉浸式國風環境演樂劇場《玉人歌》5月登陸杭州大劇院·可變劇場,反響熱烈。5月場的謝幕演出中,“6月見”成了重復最多次的告別語。
6月已至,《玉人歌》將再度與大家見面。
劇情簡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里曾是一片水系縱橫的蓮花淀。幾艘迷津的舢板誤入至此,不出幾十年的工夫,南來北往的客商便在此聚起鄉鎮市集。墾伐的蓮淀上支起了酒莊賭檔,淤塞的水道繞出了花街柳巷。
主人公“茲”本是一個沒心沒肺的浪人游俠,平日兇強暴戾、妄作胡為。某日,“茲”偶遇荷花池中一仙君,其受盡池中妖獸折磨、痛不欲生,池仙求“茲”為其除妖,方法卻要“除盡世間之惡”。“無善便無恨,無心便無傷。”“茲”的心頭響起一曲難言的斷歌,仰天大笑,拂袖而去。
而后,“茲”被卷入一場似夢非夢的奇遇:在哀怨中等待負心漢的盲女,每日拉著堆滿病尸的板車、為世間生老病死深感悲傷無力的小和尚,惜別時將玉人托付予“茲”的母親,毒蛇、豹子、巨妖、大火……再次在池旁恍惚醒來,手邊只有那枚失而復得的玉人。
——“原來是你,歸來尋我。”
杭城首部國風“小劇場”
“小劇場”里觀眾與演員之間往往只有一步之遙,舉手投足間都是面對面、心與心的互動交流,這是小劇場藝術的魅力所在。
在如今的文化語境下,“小劇場”一詞所代表的不再是一種非主流的空間概念,而是同博物館、咖啡館一樣,是生活和工作之外的社會交往空間,能夠滿足接收、表達和創造的精神需求。
近年來,杭城觀眾對劇場藝術的形式與內容都有了更加新穎、更加個性的追求。作為杭州的文化地標,杭州大劇院不斷探索“演藝+”新模式,歷經三年打磨,原創出品了杭城首部沉浸式國風環境演樂劇場——《玉人歌》。
《玉人歌》取材自《世說新語》《聊齋志異》《五燈會元》等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引古代戲劇之形,抒古詞、古畫之審美意境,用最古風的演樂、最魔幻的情節,詮釋東方審美。
身臨其境的觀演體驗
這是一個關于“歸來”的故事,也是一個關于“救贖”的故事。它自古籍而來,借由你我之眼、你我之耳、你我之感受,脫胎而新生。
作為沉浸式小劇場舞臺劇,《玉人歌》通過戲劇、戲曲、舞蹈、音樂、吟唱和極具中國美學的視覺呈現,引領觀眾走入一場“國風藝術的沉浸漫游”。90分鐘的時間里,拋開俗世中的一切身份、瑣事和煩憂,在戲劇的引領下回溯千年,體驗心與心的共振,觸摸內心最柔軟、純凈的地方,重遇美好的自己。
主創們取法東方古典園林的空間設計理念,打造了簡約雅致的半沉浸式演劇空間。坐席與主要演區形成空間和敘事統一:表演或發生在淀上閣中,觀眾或“圍池而坐”,或“連廊而棲”,或“曲水流觴”,與劇中描摹的意象時空形成關聯,使觀者置身戲中又有恍若隔霧探花之感。
超強陣容鑄就國風精品
演樂劇場溯源中國古典美學和戲劇傳統,用肢體舞蹈和短歌念白為主的表演形式,結合曲樂、彈唱等音樂敘事表達,并加入集現代舞、舞踏等多舞種形式的唯美舞蹈,融入多種風格音樂,帶給觀眾更多元的視聽感受。
《玉人歌》由知名舞者陳鉉之、音樂劇演員趙毅劼等領銜主演。前者代表作包括楊麗萍導演舞蹈劇場《春之祭》《十面埋伏》、音樂劇《道林格雷的畫像》,后者曾在電視劇《宸汐緣》中貢獻了驚艷的表演。此外,《玉人歌》還邀請到李影、樊瑞、張璨等實力演員重磅加盟,共同打造視聽盛宴。
《玉人歌》由導演金世昌擔任策劃、執導;現代舞者楊坤擔任編舞;新媒體藝術家、音樂家“王萌+于淼”擔綱作曲;視覺團隊則由舞美設計李奧、燈光設計王鵬、服裝設計劉善通等組成,其中李奧更是師從當代舞臺設計泰斗李名覺先生。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