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息,6月10日,廣州市監測發現2例猴痘病例。病例分別為43歲男性和29歲男性。經廣東省、廣州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及中國疾控中心復核,實驗室結果猴痘病毒核酸陽性,結合病例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結果,診斷為猴痘確診病例。目前病例正在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癥狀較輕。
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圖據中疾控官網
記者查詢公開信息了解到,這是廣州首次報告猴痘病毒感染病例。此前,6月6日,北京首次報告了2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另一例為境外輸入病例的關聯病例,兩名病例均是通過親密接觸感染。2022年9月16日,重慶市發現中國首例猴痘確診病例。
廣州猴痘病例發現后,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指導廣州市按照相關方案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等疫情處置工作。目前猴痘對公眾的感染風險低,建議市民朋友要積極了解猴痘預防知識,做好健康防護,若在國內外有可疑動物、人員或猴痘病例接觸史,或有同性性行為等高危行為,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應主動就醫,并告知接診醫生境外旅居史和接觸史,以協助診斷和治療。
據中疾控官網介紹,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一種病毒性人獸共患病,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其既往主要發生在中非和西非,病死率為1%-10%,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5日,全球共有111個國家和地區向世衛組織報告了87929例實驗室確診病例和1095例疑似病例,包括146例死亡病例。除西非和中非國家外,2022年以來持續暴發的猴痘疫情主要與一個或多個伴侶發生性關系的男男性行為人群(同性戀或雙性戀男性)相關。
2022年7月23日WHO宣布猴痘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23年5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譚德塞同時提醒,雖然現在猴痘跟新冠大流行一樣不再是“全球衛生突發事件”,但這種病毒繼續給人類帶來重大的公共衛生挑戰,因而需要強勁、積極和可持續地應對。
據介紹,猴痘病毒主要通過黏膜和破損的皮膚侵入人體,潛伏期5至21天,多為6至13天。發病早期出現發熱、寒戰、頭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前驅癥狀。90%患者出現明顯的淺表淋巴結腫大,如頸部、腋窩、腹股溝等。猴痘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預后良好。嚴重病例常見于年幼兒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預后與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狀況和并發癥嚴重程度等有關。個人預防猴痘時應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觸;避免在高發國家與野生動物直接接觸。避免捕捉、宰殺、生食當地動物;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清潔和消毒,做好手衛生。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2022年6月10日印發猴痘診療指南(2022年版),目前國內尚無特異性抗猴痘病毒藥物,主要是對癥支持和并發癥的治療。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發布消息稱其正在積極圍繞傳染病的“可診”、“可治”、“可防”布局研發工作,其下屬機構已自主研發出猴痘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分離出猴痘病毒毒株,并開始疫苗藥物相關工作研究。
來源:封面新聞
編輯:鄒沛軒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