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省會南昌,因境內有贛江而得簡稱“贛”,位于中國東南部,在長江中下游,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素有“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之稱,現下轄南昌市、九江市、上饒市、景德鎮市、萍鄉市、新余市、鷹潭市、贛州市、吉安市、宜春市和撫州市11個地市,總人口4527.98萬 ,2022年GDP3.21萬億,排名全國第15位。
(相關資料圖)
江西省九江市八里湖新區
?,江西省地級市,古稱柴桑、江州、潯陽,江西的著名城市,在歷史上九江超出行政區域,長時期是作為全國意義的重鎮存在,是一座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著名古城 ,享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稱號,2022GDP為4026億,排名江西省第3名,
九江是贛鄂皖湘四省交界處最大的城市,中國百強城市、 國家Ⅱ型大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鄱陽湖生態科技城、長江航運樞紐國際化門戶、昌九一體化核心城市,九江都市區主城區,是江西唯一的國際貿易口岸城市,有“江西北大門”之稱,轄潯陽區、濂溪區、柴桑區三區 ,共青城市、瑞昌市,廬山市三縣級市,武寧縣、修水縣、永修縣、德安縣、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七縣,總人口455.7萬。
江西省九江市夜景
九江 ,因居長江中下游長江南岸,上通鄂、湘、川,下達蘇、滬、皖、自古即為交通要道,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西晉晉惠帝司馬衷從揚州分出7郡、從荊州分出3郡,設置“江州”,后又分別從武昌郡、廬江郡析出三縣設立了尋陽郡,古江州轄郡達11個之多,所轄的地域包括今天的江西省全部、福建省大部、湖北省東南、湖南省東北,面積巨大。
在經濟上,由于九江的重要地位,宋元兩朝在九江設置了茶運司等轉輸、征榷機構,承擔了漕糧的儲存轉運、茶葉、食鹽的征稅任務,尤其是元朝設置的“榷茶轉運司”,其管轄范圍包括了皖南、江蘇、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等七省,最鼎盛時期,九江是全國的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由此可見九江的歷史有多輝煌,因此九江行政屬江西,功能則超出了江西,在全國戰略上具有重要的意義以及重要地位,屬全國的九江。
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九江
九江“襟江帶湖”風景秀麗 ,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城市,集名山(廬山)名湖(鄱陽湖)名江(長江)名城(古潯陽城)于一身,素有“九派潯陽郡,分明似畫圖”“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這里有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廬山”、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佛教凈土宗的發源地“東林寺”、周瑜赤壁之戰點將臺“煙水亭”,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的“白鹿洞書院”,宋江酒后提反詩的“潯陽樓”以及鎖江樓、能仁寺、琵琶亭等眾多風景名勝旅游景點,吸引著無數海內外游客前來觀光。
目前的九江,偏居長江以南,因南部廬山的影響,主城發展空間不足,只能沿江往八里湖方向,城市發展空間受限,無法形成現代化集中的大都市,加之九江的總人口偏少,目前排名江西第五,因此九江也慢慢的落后下去,GDP已經被贛州超越,跌落至江西第三大城市。
九江、 ?地緣相近、人緣相親 ,歷史上黃梅也從屬過九江,因此兩地同宗同源,地理上隔江相望,自古以來,九江和黃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有多數黃梅人跨越長江到九江安家落戶謀求發展,因此有“一座潯陽城,半城黃梅人”之說 ,目前九江黃梅雖屬兩省,卻勝似一家人,有長江大橋、長江二橋 、鳊魚洲大橋將九江與黃梅緊密相連。
如此黃梅加入九江,也是合情合理 ,大勢所趨,黃梅的到來,九江的發展將迎來巨大的改變 ,九江的戰略縱深延伸到對岸,共同建成一江兩岸的大都市,影響范圍擴展到江西、湖北、安徽,恢復到歷史上與漢口、南京齊名的“三江之口,七省通衢”全國意義的重鎮大九江。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