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6月7日,封面新聞報道了成都春熙路多個智能垃圾桶被游客吐槽“不智能”一事,有多位市民反饋稱,他們在扔垃圾的時候,確實遇到了這樣的“煩心事”:原本扔個垃圾是一個順手的過程,但是這些垃圾桶卻顯示需要掃碼注冊,扔個垃圾反而變得“不簡單”了。
成都春熙路上的智能垃圾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報道過后,有市民對這些智能垃圾桶的功能設定以及垃圾分類的效果產生了質疑。他們提出,既然有自動感應裝置開關,為什么還要設置掃碼注冊功能?掃碼過后的手機號是否會泄露個人隱私?將垃圾劃分為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最后清潔工人收走的時候又是否是按照垃圾分類的標準打包?
智能垃圾桶中控屏幕上顯示的使用步驟
6月8日,記者也客戶咨詢的方式,聯系到這些智能垃圾桶的廠商——江蘇某自動化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的法人陳先生,對方告訴記者,實際上這些投放在成都春熙路上的智能垃圾箱,在最初客戶投放的時候,確實是需要掃碼注冊才能使用,但后來春熙路人流量較大,掃碼功能并不實用,后期對功能進行了改進,添加了自動感應的按鈕,“其實那個感應開關本身也是有的,只不過中間的屏幕,可以顯示廣告。”
陳先生說,春熙路上的這些智能垃圾桶,可能屬于他們公司生產的一個智能化垃圾回收設備,其中包含了無線網絡傳輸數據系統,當人們需要扔垃圾時,需要在智能垃圾箱上掃碼注冊,垃圾桶會自動打開,而垃圾的重量也會立即顯示在屏幕上,相應的語音提示和投遞垃圾的過程被會記錄,使用者可以獲得積分,“積分可以在商城兌換一些生活用品。”
設備制造商官網顯示的產品案例介紹
記者實測發現,這些垃圾箱上的掃碼流程,是一款名為“隨手投”的小程序,點開過后,需要用戶提供手機號和短信驗證碼。在此前的采訪過程中,有清潔工人曾告訴記者,這樣的投遞垃圾過程,對于使用者而言其實很方便,因為相比于普通垃圾桶,這些智能垃圾桶確實是自動開關,都不用人為打開。但這位清潔工人也承認,平時在工作中,他發現有很多人不習慣使用這些垃圾桶,走到面前扔垃圾時,都以為要掃碼注冊,“我提醒過他們很多次,不用掃碼,可以輕觸按鈕或者自動感應,垃圾桶蓋就打開了。”
與此同時,陳先生說,春熙路上的這些垃圾桶,分為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兩個投遞口,類似這款產品,他們公司的對外報價(也就是出廠價)是8000多元,“包括設備和一些必要的運輸費用,有些地方的報價可能不一樣,有報1萬多的,也有更高的。”
記者注意到,此前網上曾流傳出一份關于《春熙路步行街智慧垃圾桶采購項目招標公告》,公告內容顯示,春熙路步行街智慧垃圾桶采購項目己由項目審批/核準備案機關批準,項目資金來源為國有資金76.083萬元。有市民告訴記者,不知道在聯升巷以及地鐵口的這些智能垃圾桶是否屬于該采購項目行列,但春熙路上的智能垃圾桶,部分功能確實容易把人繞暈。
參與方式
1、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追蹤到底云投訴平臺”,點擊“我要投訴”或“我要求助”。
2、打開“封面新聞”客戶端,點擊進入青蕉頁面#云求助-云投訴#話題在線留言互動。
3、可以通過封面新聞的官方微博、微信或抖音賬號,以及青蕉視頻官方微博進行留言,發起求助。
4、您還可以撥打熱線028—86969110,進行求助。
所有求助內容,經編輯審核通過后,即視為發布成功。
封面新聞將24小時實時解答、跟進,并提供相關協助(為保護隱私,相關信息將會保密,請放心)。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