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大眾汽車集團在霍根海姆賽道舉行了資本市場日(Capital Markets Day)。據《法蘭克福匯報》之前的報道,大眾汽車集團CEO奧博穆(Oliver Blume)在6月初個人購買了一攬子價值50萬歐元的大眾集團股票,足以說明他的決心和信心。
(資料圖片)
資本市場日是于德國當地時間下午4點開始,之前組織了一個電話會,電話會上大眾集團高層強調新推出的一系列舉措不只是單純為了削減成本,此次改革的目的更多是提高生產效率,最終提升利潤率。
面對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尤其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和特斯拉始終占據頭部陣營,大眾集團在北美和中國原有的市場份額正面臨巨大挑戰。2023年第一季度的滲透率顯示,大眾集團也已落后于本國弟兄奔馳和寶馬。
此次資本市場日上,主要由奧博穆以及大眾集團首席財務官Arno Antlitz分別演講。奧博穆側重于集團戰略以及中國市場層面,Antlitz則側重于財務以及北美市場。
從“銷量最大化”到“利潤最大化”
此次資本市場日上,最重要的信息之一是大眾集團從過去追求銷量最大化調整為追求價值最大化。“未來,大眾集團將基于‘價值高于數量’的原則,優先考慮可持續的價值創造,而非單純的數量增長。”大眾集團的新聞稿中說。
大眾集團2023年第一季度共交付乘用車203.9萬輛,同比上升7.5%,營業利潤率為7.5%,和2022年13.5%相比,下降了44%。過去兩年內,大眾集團的年收入每年增長1.1%至1.2%,此次發布會上宣布的目標是到2027年實現5%至7%的年增長率。
Antlitz說:“大眾集團過去的做法是,通過銷量增長提高我們的盈利水平,之前這一策略非常成功。但我們將轉向基于盈利目標、降低固定成本和嚴格投資的原則。我們的平臺設計,也將優先考慮可持續的、可盈利的價值創造,而不是銷量增長。”
大眾集團同時宣布這一戰略調整將在2026年令集團收益增加約100億歐元。
新的業績方案下,大眾集團旗下每個品牌都將有一個既定的經營目標,包括銷售回報率、凈現金流量、現金轉化率和投資比率的目標。據相關消息人士透露,大眾集團未來幾個月內將為每個品牌分別設立資本市場日,公布它們各自的目標。大眾集團層面設計了結構化的績效計劃,以便實現這些目標。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各大品牌將專注于提高利潤率、產品組合和車輛功能方面的表現。此外,新的商業模式的開發,如移動服務等將增加品牌的盈利渠道。在研發、材料、生產、銷售和固定成本等方面采取全面的規模化降本舉措。
奧博穆在發布會上說:“我們的重點是落實、速度和績效:在過去9個月中,我們已經為公司的體系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決定。通過嚴格的‘十點行動計劃’,我們已經明確了運營和戰略行動的優先級。核心領域是我們的產品、市場與客戶、技術以及大眾汽車集團的財務框架。”
從2023年開始,大眾集團的目標是到2027年平均年銷售額增長5%至7%,此后,與行業發展保持一致的增長。到2030年,銷售回報率戰略目標提高到9%至11%之間。對于各品牌各自的財務目標,公司綜合分析了競爭對手的回報,并將其設定為最低基準。
各品牌的績效方案將在品牌集群的層面上進行管理,并各品牌的進一步發展設立框架。為實現這一目標,各品牌的經營重點將專注于改善其在利潤率、產品組合和車輛配置方面的表現。
技術平臺的調整
大眾集團重新調整了其技術平臺。集團主要依賴于四個技術領域:平臺架構、電池、軟件和移動服務。這四塊業務的主要使命是提供技術創新,幫助集團旗下各品牌實現規模效益。奧博穆指出,在架構方面,構建集團統一的SSP平臺已有了清晰的路徑。2024年起,全新PPE和第二代MEB+將成為集團富有競爭力的平臺架構。
電池方面,通過統一的電芯,PowerCo的電池戰略以及產能提升具有靈活性。通過標準化電芯實現規模經濟,特定的電池化學成分實現個性化的性能水平,可根據各細分市場的要求實現量身定制。
軟件CARIAD方面,E3 1.1平臺,將主要用于大眾和奧迪品牌,從2025年開始啟用;另一個平臺E3 1.2上主要用于高端車型,服務保時捷和奧迪,當下合作的車型包括純電保時捷Macan和奧迪Q6 e-tron,這一軟件平臺將從2024年開始啟用。
另外,下一代E3 2.0將在全新結構的基礎上開發,該結構將在新的軟件定義汽車中心開發,由CARIAD、大眾和奧迪的團隊共同聯手。
在大眾汽車集團移動業務部,大眾汽車金融服務部負責領導一個無縫和集成的移動平臺,將集團產品結合起來。在這個平臺上,現有產品將獲得新的服務,提供訂閱、租賃以及兩輪車的共享服務,對現有的金融服務具有補充作用。
未來五年,大眾汽車集團將投資1800億歐元,作為其戰略投資規劃的一部分。從中期來看,逐步取消對內燃機技術的投資后,大眾集團集團整體的投資比例到2027年將降至11%以下,到2030年降至9%左右。
最后關于中國市場,這是目前大眾集團極為重視的一塊區域業務。
從本次奧博穆的演講以及展示的PPT來看,因為需求不同,大眾集團已將中國市場獨立于其他全球市場,戰略上更為本地化。芯片以及軟件供應商均為自己的合資企業,即地平線和中科創達。而在全球市場,芯片供應商是高通,軟件方面主要是博世和Mobileye。
大眾集團在經歷了迪斯時代后,奧博穆將帶領這家擁有近68萬名員工的車企進入務實的轉型階段。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