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對于電動化的態(tài)度一直十分曖昧,在“贊成”和“反對”兩個陣營當中反復橫跳。
但近日,豐田在以“改變汽車的未來”為主題的座談會當中,明確公布了最新的電動化細節(jié),其中包含了1500km續(xù)航電池的研發(fā)設想和未來350萬臺純電車的銷售目標,看來是要趕超比亞迪的節(jié)奏。
(資料圖)
豐田汽車2022年全球銷量為960.98萬輛,微漲1%。
燃油車是豐田的絕對主力,過去幾十年樹立起的可靠、省油的品牌形象使得它成為了全球汽車銷量冠軍,并且形成了銷量勢能,延續(xù)至今。
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豐田并沒有過多的存在感,這個持續(xù)增量的市場關系到車企未來的市場份額。
雖然氫能源號稱“終極能源”、并且豐田在該方面的技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但在瞬息萬變的汽車市場中,一味地望向遠方,反而會失去了眼前的市場,從而喪失了未來競爭的機會。
純電車,不管豐田愿不愿意,終究不得不上。
這場座談的第一個主題是:“用純電車,改變未來”。
概括來看,豐田公布的電動化進程包含兩個方面:更長的續(xù)航表現和更先進的整車制造。
更長的續(xù)航由新的電池技術和超音速技術共同實現。新的電池技術當中,豐田將提供三種電池版本:
1、性能版(三元鋰),將在2026年推出,續(xù)航達到1000km,成本相較于bZ4X上的電池下降20%,快充20分鐘以內(電量從10%充到80%,下同);
2、普通版(磷酸鐵鋰),采用新構造,相較于bZ4X上的電池而言,續(xù)航提升20%、成本降低40%、快充30分鐘以內;
3、高性能版(鎳氫),2027年-2028年推出,續(xù)航達到1100km、快充10分鐘以內。
另外,前文筆者提到的1500km續(xù)航電池也會在未來推出,但具體時間還未提及。
雖然這個規(guī)劃看起來很宏大,但筆者對其實際成果持觀望態(tài)度,畢竟豐田早在2014年和2017年就先后宣布“新型固態(tài)電池將于2020年應用于汽車”,結果嘛,懂得都懂,但愿這次不是“狼來了”。
超音速技術將由豐田汽車和三菱重工空間部門共同合作研發(fā),旨在將航天技術運用到汽車的空氣動力學方面,降低車輛風阻系數。
豐田汽車對這一技術的期待是,更酷的造型、以及風阻系數達到0.1Cd。
目前全球量產車最低風阻為0.20-0.21Cd之間,如果超音速技術真能達到預期效果的話,那豐田將打破這一紀錄,并且“遙遙領先”。
“更先進的整車制造”當中,有兩個方面是筆者認為最有意思的:新的整車結構和車輛自走生產線。
其中新的整車結構和特斯拉的“一體壓鑄技術”有點相似,整車被分為了三個部分,中間一塊是電池,前后部分則是兩個“一體壓鑄”的車身。
新的整車結構將大幅減少零部件的數量,使得開發(fā)費用和工廠投資減少50%。
“車輛自走生產線”,則是讓正在組裝的車輛自己“走”到下一個工序當中,讓車輛和生產線融為一體,減少了諸如運輸等工序,效率提升、成本下降。
除了特斯拉,豐田也是公認的“成本管理大師”,TNGA架構的一大長處就是降低生產成本,如果“車輛自走生產線”能夠實現,預計成本將進一步壓縮。
在這次的座談會中,豐田公布了純電動皇冠(Crown EV)的偽裝車圖片。
如果前面說到諸如純電續(xù)航1500km、風阻系數0.1Cd等黑科技都運用在這臺車上的話,噱頭還是非常足的,至于能不能實現,壓力來到了研發(fā)部門。
關于純電動汽車的銷量方面,豐田目標到2026年達到150萬臺、2030年達到350萬臺。
以2023年這個“柱子”的高度來看,接下來的壓力恐怕來到了市場和營銷部門。
豐田一直堅持氫能源技術開發(fā),即便公布了電動化進程,但恐怕后者只是權宜之計,座談會中談到要建立“氫能源社會”就是最好的佐證。
首先是新一代的燃料電池研發(fā),根據透露的信息來看,正在研究的氫燃料電池的能量輸出密度是目前的130%、續(xù)航提升20%。
圖中的演示圖來看,搭載新一代燃料電池的車在充滿一次氫之后,可以從東京開到大阪,大概是550km。
其次是商用卡車標準的統(tǒng)一,美國、日本和歐洲對于氫氣的需求在上漲中,豐田將對這三個區(qū)域的商用卡車規(guī)格進行統(tǒng)一。
按照豐田的預估,在規(guī)格統(tǒng)一之后,成本將下降25%,“成本控制大師”不愧是你。
然后是氫氣制造,目前來說這一塊的成本是比較高的,豐田將通過多種方式提取氫氣,其中包括水電解裝置以及生物瓦斯提取。
“生物瓦斯提取”還是比較有意思的,預計今年年底在泰國投產,從雞屎和廢棄食物產生的瓦斯當中提取氫氣,環(huán)保少女狂喜。
最后是加速氫內燃機的開發(fā)。
氫內燃機的優(yōu)勢在于氫氣純度要求低、成本低(可以直接拿燃油內燃機改)、可以在汽油和氫燃料兩者間無縫銜接。
目前我國不少車企也在研發(fā)氫內燃機當中,甚至吉利曾說“純電只是過渡,氫能才是未來”,其研發(fā)的氫內燃機熱效率達到了46.11%。
在豐田于“氫能”和“純電”之間來回橫跳的時候,眼看著特斯拉、比亞迪等車企逐漸蠶食著新能源市場,如今它可能是要動真格的了。
你覺得豐田1500km續(xù)航的電池和風阻系數0.1Cd能達成嗎?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lián)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