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5月15日,繼“蔚小理”在社交平臺上開通法務部官方賬號后,零跑汽車也開通了法務部官微并正式對某媒體賬號(公司)提起訴訟。曾經善于引導輿論的新勢力們如此“高調”的“拿起法律的武器”,不禁讓人感嘆:輿論的確是把雙刃劍。另一方面也展現出,汽車行業的輿論環境已十分渾濁,亟需全行業攜手治理和凈化。
輿論的導向能夠影響消費者的購車決策,誘導沖動型消費發生,其對車企的口碑塑造和日常經營有著深遠影響,因此更需要汽車媒體對輿論做出正確引導。
然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在缺乏準入標準和有關部門監管的情況下,各類媒體層出不窮,尤其是自媒體,素質與業務能力參差不齊,在利益驅使下“逢熱必蹭”,甚至有一部分是披著“媒體”外衣的“黑公關”,歪曲、捏造事實,嚴重誤導消費者判斷,用激進偏頗的觀點煽動網友情緒,不僅僅毀掉了某一家企業,更嚴重的是,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擾亂整個汽車市場的良性發展。
針對“自媒體”亂象,不僅車企紛紛站出來抵制,全網也在進行“大掃除”。3月,中央網信辦開展“清朗·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專項行動,打擊“自媒體”造謠傳謠、假冒仿冒、違規營利等突出問題,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此外,網絡水軍也正在破壞汽車行業生態的健康發展。同在5月15日,長城汽車總裁穆峰在哈弗梟龍系列上市發布會上再次強調:“中國汽車行業若想河清海晏,那就必須先正本清源,同仇敵愾掃除水軍,形成真正良性競爭的局面。”
這已不是長城汽車第一次發出相關倡議,早在今年3月,長城汽車就宣布懸賞1000萬打擊網絡水軍。同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旗下中國汽車企業首席品牌官聯席會(CB20)及成員單位也發起“關于抵制汽車行業網絡水軍的聯合倡議”,參與企業包括一汽、東風、長城、吉利、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等14家車企。
向“無良媒體”和“網絡水軍”揮出重拳,彰顯出眾車企激濁揚清、凈化輿論環境的決心。
另外,還有一些到處“走穴”的“偽專家”在誤導輿論、擾亂秩序,雖然人數不多,卻搞的行業內烏煙瘴氣。他們之中有些人通過“三無”機構包裝成專家、學者,冒充權威之聲進行自我營銷;有些人雖具備一定的學術背景,卻總喜歡“跨界”對自己專業領域外的事件大肆評議,在互相見不到面的互聯網上招搖撞騙,賺取知名度,最終達到“影響力變現”的目的。
中國汽車行業大環境的健康,是車企、汽車媒體、汽車專家學者等所有汽車行業從業者安身立命、蓬勃發展的基礎,任何無視行業規則和道德底線、擾亂輿論環境的行為,實際上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最終將拖垮整個行業。以長遠發展為目標的企業,會對行業規范保持敬畏之心,在產品、技術、服務等方面不斷精進,與其他企業良性競爭,共同維護中國汽車產業健康生態,最終實現共贏。(車訊網 沈丹發自北京)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