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京杭大運河自駕游第三天:從聊城到濟寧

      2023-05-01 06:31:36 來源:車訊網

      在京杭大運河全程貫通730周年之際,我駕駛著一輛17年的途安,從北京出發,沿運河南行,最終抵達杭州。本文記錄的第3天的行程,內容是從聊城出發,途經七級鎮、張秋鎮,隨后跨過黃河,途經國那里村、戴廟鎮、大安山鎮、州城、戴村壩、南旺樞紐遺址,最終抵達濟寧。

      在聊城入住的酒店,后身不遠處是東昌湖,這是個人工湖,最早是宋朝建的護城河。早上起來,恰好日出,景色挺美。這是我第二次到聊城,對它的印象非常好。昨晚進城時,唯一感覺令人不快的,是每個路口增加了大量閃光燈——其實全國許多地方都如此,并非聊城獨有。最近幾年,這東西增加速度飛快,就連北京郊區也偶爾能見到。不知道出于什么,需要如此頻繁而大量的拍攝。我認為,對于駕駛者來說,它已經構成了傷害,一是位置低,二是太刺眼。很盼望能有位人大代表,出面調查一下,做個提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東昌湖所包圍著的,是聊城市區,4座城門與環繞一周的城墻,雖然是2008年修建的仿古建筑,并非歷史原物,但有總比沒有強。就像我的家鄉北京,它曾有過輝煌的城墻與城門,可惜后來都拆了,現代與遠古融為一體,猶如上身馬褂下身西褲。

      城中的街道,也進行了全面復原,古色古香,很是漂亮。城中心有座光岳樓,始建于明朝,它與山西運城永濟鸛雀樓、湖北武昌黃鶴樓、湖南岳陽岳陽樓、山東濟寧太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山東煙臺蓬萊閣、廣東韶關鎮江樓、貴州貴陽甲秀樓、云南昆明大觀樓,共同組成中國十大名樓。

      運河是在聊城市區的東北角進入,進入市區的地方,有座護國隆興寺,還有座鐵塔,塔很苗條,且不高,但靠著運河,也算是個不錯的景致。隨后,運河流經市區東側,有座碼頭(下圖)。然后脫離市區,一直往南去。我所說的市區,指的是歷史上的城,不包括后來的擴大部分。每次自駕游,到了某座城,我只關注它的歷史部分,對新城通常不加理會。

      運河是條交通線,自然會伴隨著生意,而有生意的地方,往往就會有山陜會館,聊城也不例外。在明清時期,陜西與山西的商人們,把生意做到許多地方,因而誕生出許多山陜會館。聊城的這座,據說是現存會館中的第二名。

      上篇游記曾說過,大運河在臨清脫離衛運河之后,分成兩條,一是京杭大運河,二是元朝開挖的會通河。后者流經聊城的這一段,被稱作小運河。

      小運河是歷史上的京杭大運河,它的西側,是如今的京杭大運河,不過,這一段是1960年才挖的,且不經過聊城市區,在市區西側10多公里地方,往南去。

      新老兩條運河,在聊城東南方向17公里處,匯合在一起。匯合以后的河段,地圖上標的是“位山引黃西干渠”,這是一項引黃河水進行灌溉的水利工程,1958年和1968年兩次施工,歷史上的運河,有一部分因此被覆蓋了。

      按照老地圖,得知運河出聊城后,往南,途經七級、阿城和張秋等地,我決定沿著這條故道行駛。

      很快來到七級鎮,它屬于陽谷縣。該縣有“陽谷三鎮”之說,張秋、七級和阿城,其中七級被譽為“金七級”,據說是因為這里的碼頭主要用于運糧食,而糧食是金黃色的。

      之所以叫七級,是因為碼頭有七級臺階——我在現場數了數,水面以上是11級,水下至少還有三四級——該碼頭前些年歷經考古挖掘,評為“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碼頭后面,是一條200米左右的青石路,它是七級街。兩旁建筑顯得很質樸,似乎剛剛經過重建,門窗全部緊閉。

      路口處,有七級百貨部、人民公社食堂和七級鄉村記憶陳列館,但都關著門。京杭大運河雖然出名,但對于多數游客來說,看幾個比較著名的點,比如揚州、無錫、杭州等,也就夠了,像我這樣從頭到尾走全程的,是少數。

      與“金七級”相對應,是“銀阿城”,距離七級鎮12公里,最早是東阿縣的縣城,城中有數座古跡——鹽運司、海會寺、山西會館,等等。說明在京杭大運河的黃金時代,這里的經濟很繁榮。

      阿城鎮的北邊,在一條小巷里,有座孫臏紀念館。有一種觀點認為,這位撰寫《孫臏兵法》的軍事家,就是這兒人。

      沿運河往南7公里,是座荊門下閘,旁邊的村子叫下閘村,屬于張秋鎮。張秋鎮這一帶,光是正閘就有7座,十分密集,來往船只大都需要停船等待,無意中造就了張秋鎮的繁榮。

      下閘村南面不足2公里,是上閘村,荊門上閘同樣較為完好地保存著。我到這兒時,正在施工,不遠處的河道里,筑起一道土壩,將水攔住,故荊門下閘與上閘這一段,河道里沒有多少水。

      離開上閘村,沿運河繼續往南,8公里之外是張秋鎮,這段河道顯得很質樸,估計元明清時的京杭大運河,就是這幅模樣。

      如今的張秋鎮,只是個很普通的小鎮,但在明朝,這里甚至建過城池,城墻周長4公里,東南西北各有城門一座,南北水關還配備了戰船,規模超過陽谷縣城。

      其間的原因很簡單,張秋鎮的碼頭,有大量南來北往的船只停靠,經濟十分繁榮,曾一度被譽為“小蘇州”或“小濟寧”。在京杭大運河的黃金時代,張秋與臨清,甚至能和蘇杭并列——“南有蘇杭,北有臨張”。

      過了張秋鎮,再往南,有兩條河,第一是不足1公里的金堤河,第二是6公里左右的黃河。我沿著運河往前走,出張秋鎮才900米,就看到運河戛然而止,也就是說,自北京通州起始的運河,在這兒似乎畫上了句號。

      運河截止的旁邊,是金堤河的大堤,仔細觀察后發現,運河其實還存在,只是從河堤下面穿過,與金堤河相連,相連的地方,有座水閘——張秋閘。

      金堤河是黃河的支流,我駕車沿金堤河的河堤,往東走10公里,來到金堤河與黃河的匯合點——下圖右側是金堤河,左側是黃河,我站立的地方,是兩河匯合以后的黃河北岸。

      繼續前行將近6公里,來到位山引黃閘,剛才說的“位山引黃西干渠”,就是從這兒截取黃河水,將其輸送到附近地區,進行農業灌溉的。

      黃河將京杭大運河的山東段,分成北段與南段,走到黃河畔,北段走完,接下來,跨過黃河,開始行走南段。查看地圖得知,附近有座黃河浮橋,靠著它,一下子就能跨過黃河。

      來到黃河南岸,走了20多公里,抵達一個叫國那里的小村,村子旁邊就是黃河大堤。

      河堤上,有一塊說明牌,上面寫道:咸豐5年黃河有一次改道,這里成為運河與黃河的交匯處,36年后,由于黃河泥沙堆積,運河被切斷,1958年省委開發南北運河,運河再次與黃河平交貫穿,但不久又被淤塞,僅剩工程遺址。

      從黃河大堤上下來,進入國那里村,村中有條河,它就是梁濟運河。下圖是我站在梁濟運河的起點,向南拍攝的。身后200米處,就是剛才去過的黃河大堤。

      梁濟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當中,魯運河的一部分,屬于魯運河的南段。起點是國那里村,途經梁山縣,終點是濟寧的南陽湖,全長90多公里,這段河,是1958年開挖的。

      在1958年之前,運河有過幾次改道,大體上是在如今梁濟運河的東側,主要途經點包括南旺、州城、大安山、戴廟鎮。所以,離開國那里村,我沿著老運河行駛,沒去梁山縣——如今京杭大運河從梁山港開始有船運,沒能看到起始港,略有遺憾,但為了看古跡,只能如此,畢竟這次旅行的時間并不寬裕。

      沿著運河故道,首先抵達戴廟鎮。此處在當時稱為“不夜城”——“大安山到戴廟,一黑夜不睡覺”,意思是2座大碼頭之間,整夜燈火通明。

      戴廟鎮東邊不足1公里,是東平湖,它是《水滸傳》里說的八百里水泊。

      沿著東平湖走了16公里,是大安山鎮。根據介紹,鎮的東側500米處,有座安山閘,旁邊是運河故道。

      我按照介紹找了一圈,沒看見水閘,只有一小片水面,不知是不是運河的故道。

      過了大安山,再往東8公里,是州城。它在宋朝是東平府、路、州、縣的治所,當時是座很繁華的城市,出過唯一的一對“父子狀元”,如今有仿古大街,但街面上顯得有些蕭條。

      運河故道從大安山開始,先奔南、再往東,前往南旺。不過,我首先往東跑了將近30公里,去看戴村壩,然后再折返回到運河身邊的南旺。

      跑這么遠,是因為,戴村壩被譽為“運河之心”,它是明朝修建的,目的是攔住汶河,向運河供水。

      戴村壩位于東平縣彭集鎮南城子村,如今開辟成旅游景點,收費10元,環境很好,還建有展覽室,能讓游客充分了解戴村壩的作用與價值。

      元朝雖然實現了京杭大運河全程貫通,可在山東段,由于水量不足,只能走小船,運量很有限,更多的運輸需求,是靠海運滿足的。直到明成祖時期,才把這一段河道進行了徹底整治,整治的重點是修建戴村壩和南旺樞紐,從此,京杭大運河才真正發揮起經濟動脈的作用,海運由此停止。

      具體內容是:戴村壩將汶河攔住,將河水注入運河,注入運河的地方,叫南旺,這是一座分水樞紐。它與戴村壩組成的系統工程,被譽為運河全線科技含量最高的設施。下圖所拍的,是運河與汶河的“丁字路口”,是河水注入運河的地方。

      在南旺,有一件事兒讓我很感動——當我來到南旺分水樞紐遺址時,人家已經下班了,門衛看到我一個人遠道而來,破例讓我進去了,還為我介紹了一番。

      南旺分水樞紐遺址西邊2公里處,有座蚩尤冢,再往西1公里,是梁濟運河。這一段屬于汶上縣。按理說,運河從它上游的梁山縣就開始有船運了,可河道里一條船也沒有,不知為什么。

      隨后,沿著梁濟運河行駛32公里,來到濟寧市區的濟寧港,旁邊的大橋挺漂亮,運河非常寬,河里還是一艘船也沒有,問了問保安,得知港口已經搬家。

      在濟寧市區里,有一段老運河,點綴著許多彩燈,很漂亮。河道附近有條古槐路,往北700米,地圖顯示有座運河總督衙門,過去看了看,都圍著,似乎在施工。

      古槐路往東200米,路邊有座太白樓,據說是唐朝的一個酒家,李白在這兒吃過飯,不過最初的位置不在這兒,好像元朝才搬到現在這個位置上。此時已是晚上8點多,我也該吃飯休息了。

      下篇游記:如您用電腦或平板電腦閱讀,點擊下圖可直接進入。

      第4天,從濟寧出發,途經南陽湖、獨山湖、昭陽湖、微山湖、徐州、臺兒莊、窯灣古鎮、龍王廟行宮,最終抵達宿遷。

      關鍵詞: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二级港台二级|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精华|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的天堂| 亚洲AV午夜成人影院老师机影院|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沈樵| 日本红怡院亚洲红怡院最新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亚洲av色影在线|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动态图 |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喷| 亚洲人成图片网站| 亚洲欧洲日韩极速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一区区二区在线 |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va亚洲va日韩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