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止血帶止血時,不能捆扎的時間過長;不要捆扎頭部、頸部或軀干部;不能長時間的利用止血帶捆扎肢體;不要遮住捆扎在肢體上的止血帶,最后一定要及時檢查血液的循環(huán)情況。
2、止血帶會阻斷血液的流動,捆扎的時間過長會嚴重損傷組織——甚至于導致肢體壞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2、止血帶只能用于捆扎四肢,絕不要捆扎頭部、頸部或軀干部。
4、3、也不要用其他的物品覆蓋,更不要遮住捆扎在肢體上的止血帶。
5、如果你不得不把患者一個人留在營地中,在他的頭,用簽字筆或者是口紅,寫上捆扎的時間和工具箱的位置。
6、4、檢查血液的循環(huán)情況。
7、繃帶包扎完畢后,應經常檢查腳趾或者手指,看看它的末端是否有發(fā)烏的紫斑,以及該處的體溫有無下降等現(xiàn)象。
8、如果有這樣的現(xiàn)象,應該松開布帶,否則時間一長,會引起組織壞死。
9、5、出于同樣的原因,不能長時間的利用止血帶捆扎肢體,除非是在施行動脈結扎手術的時候,迫不得已才那么做。
10、一般止血時,應先嘗試直接是壓法,然后是用施壓位點法,直到使用在傷口處保持直接施壓的方法。
11、如果傷口位于肢體的末端,可以將傷處抬高。
12、擴展資料:止血帶止血原理:止血帶止血是用于四肢大出血急救時簡單、有效的止血方法,它通過壓迫血管阻斷血行來達到止血目的。
13、但如使用不當或使用時間過長,止血帶可造成遠端肢體缺血、壞死,造成殘廢,為此,只有在出血猛烈,用其它方法不能止血時才能應用止血帶。
14、?止血帶以橡皮條或橡皮管為好,不宜用布帶、電線等無彈性的帶子。
15、綁扎位置應在傷口的上方(近心端),并盡量靠近傷口,以上臂的上1/3和大腿上中部為好,小腿和前臂不能上止血帶,因該處有兩根骨頭,血管正好走在兩骨之間,上止血帶起不到壓迫血管的作用。
16、上臂的中1/3部位亦不能上止血帶,因它可能引起神經損傷而致手臂癱瘓。
17、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止血帶止血帶的作用是迅速有效地控制出血,減少血容量損失,避免休克的發(fā)生。
18、它還可以用于肢體手術的過程,其目的是為手術創(chuàng)造一個無血的環(huán)境。
19、除止血帶止血外,還有壓迫止血和填塞止血。
20、在各種出血中,動脈出血是最危險的,其特征是鮮紅血的噴射搏動性出血。
21、在急救止血過程中,可以單獨或聯(lián)合使用各種止血方法。
22、以達到快速、可靠、安全止血的目的。
23、止血帶止血是治療四肢大出血的一種簡單有效的止血方法。
24、通過壓迫血管來阻斷血流,達到止血的目的。
25、止血帶只能用來綁四肢,不能綁頭頸或身體干部。
26、止血帶的標準位置為上肢上臂1:3,下肢中、下1/3交界處。
27、上止血帶的臨界和合適的壓力是止血帶使用中的關鍵問題之一。
28、盡量減少使用止血帶所需的時間,止血帶不應直接包裹在皮膚上,相應部位應有墊。
29、2、止血帶的嚴密性一定要適當,過松不能達到止血效果,過緊會導致局部軟組織損傷。
30、在捆綁時,應多加注意。
31、止血帶的綁定時間一般在1-2小時左右松開一次,放松約10分鐘,然后繼續(xù)綁緊。
32、3、使用止血帶時,應注意不能盲目使用,以免造成肢體損傷或神經損傷。
33、首先,我們必須注意周圍止血帶的位置。
34、使用止血帶時,上肢主要附著在上臂上臂,下肢一般位于大腿中部和大腿下端交界處。
35、其次,要注意止血帶的緊密性。
36、結合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知道我們在使用止血帶的綁扎松緊度必須要適宜,過松的話不能達到止血效果,過緊會導致局部軟組織損傷,一般松緊度以能夠使出血停止。
37、捆綁時,注意墊在皮膚上,或毛巾紗布等,以避免直接接觸皮膚使用止血帶止血時,不要捆扎頭部、頸部或軀干部;不能捆扎的時間過長;不要遮住捆扎在肢體上的止血帶;不能長時間的利用止血帶捆扎肢體,最后一定要及時檢查血液的循環(huán)情況。
38、使用止血帶止血時應該注意的是,在使用止血帶止血時注意時間不能超過40分鐘,超過40分鐘就應該松開一會放放血,決不能超過40分鐘,那樣就會形成血栓,就會有生命危險。
39、不能采取熱敷措施,一旦熱敷,加速血液循環(huán),會造成局部血腫。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wǎng)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lián)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