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新能源汽車交流平臺上,總能看到大量網友吐槽充電問題,有在春節返鄉途中充電排隊3個多小時的,還有買了車卻遲遲無法安裝充電樁的……一位網友說到:“現在電池容量不讓我焦慮了,充電才真讓我焦慮。”
【資料圖】
上周,國家能源局新聞發言人梁昌新介紹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情況,2022年,公共充電基礎設施達到180萬臺,私人充電基礎設施340萬臺,總計520萬臺。而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1310萬輛,充電基建不完善的問題正在引發新的“續航焦慮”。
從數據上看,公共充電樁建設仍有很大進步空間,但恰恰又是它承擔著大部分新能源車的補能任務。
目前,在公共充電樁中,約有43%為快充樁。考慮到公共快充樁維護不善、分布不均等問題,一旦遇到補能高峰期或節假日,極易出現一樁難求的情況,比如前文提到的春節,有媒體報道,春節前大部分高速服務區的充電樁故障率在25%左右,再加上需求量大,原本30分鐘完成的快充,需要2-3個小時才能完成。
在充電樁設施建設初期,有些企業沒有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和需求將慢充樁和快充樁有機結合,出現超前投建或“為建而建”,部分區域充電樁長時間閑置,另外一些區域卻無樁可充。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仝宗旗指出:“應針對不同場景,結合用樁需求,優化選址、精準建樁,讓充電樁布局更加合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政府、各行業協同配合,共同做好充電樁的建設工作。”
數量占比更大的私人充電樁同樣問題重重。老小區無法匹配車位,無法安裝私人充電樁已是老生常談,即便有私人車位,也不一定能安上充電樁。以筆者居住的小區為例,小區共600余戶居民,車戶比1:1.2,車位還算充足,但受限于電表箱位置和配電容量,僅能夠提供10個可充電車位。據物業表示,小區內登記的純電動汽車數量遠超10輛,這10個樁只能“先到先得”。
在2020-2022年新能源車銷量快速攀升時期,充電樁保有量增速也有大幅提高。據梁昌新介紹,目前各類充電樁運營企業已達3000余家。作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充電基礎設施還需不斷完善,讓車主“放下焦慮、從容不迫”。
除了合理規劃、補足充電樁數量、提升利用率外,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對充電樁的功率、技術也有著較快的更新需求,而部分充電樁技術仍停留在數年前,需要迭代。
在私人充電樁方面,許多城市已將充電設施納入完善類老舊小區改造范圍,在北京市《 “十四五”時期城市管理發展規劃》中特別提到,將推動居住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應裝盡裝”。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車主已經開始嘗試共享私人充電樁,充分利用充電樁及車位的閑置時間,在方便他人之時也可獲取一定收益。比如張先生,特意采購了功率略大的充電樁,通過某充電APP申請成為共享“樁主”,白天張先生開車上班,空閑的車位經常有出租車師傅前來充電。據中國充電聯盟統計,截至今年1月,已同級共享私樁7.6萬臺。
有分析師預測,未來1-2年內充電問題將愈發突出。事實上,充電網絡建設問題是全球性難題,根據研究機構EV Tank數據,截至2022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2500萬臺,新能源車與公共充電樁比是9:1,即9輛新能源車共享1個充電樁。汽車分析師徐嘉平表示,在補能領域,消費者和車企都有著很大需求,只有充電設施和新能源汽車形成相互促發展的模式,新能源汽車才有進一步放大的可能。(車訊網 沈丹發自北京)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