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涂彥平
編輯/ 張 南
設計/ 師玉超
(資料圖)
全年銷售688.7萬輛,同比增幅為93%,市占率達到26%。這是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取得的成績。
2023年,整個行業將擺脫疫情影響,但同時國家補貼全部退出,新能源汽車行業還會延續之前的高速增長嗎?
各大行業機構已經對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作出了預測,目前看到的最樂觀的預測是1000萬輛。
根據乘聯會的預測,在2022年650萬輛銷量的基礎上,2023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到850萬輛,同比增長近31%,新能源滲透率將達到36%。
中汽協預測,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有望超過900萬輛,同比增長35%,滲透率將達到32.6%。
按照工信部的預測,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將在2022年的規模上繼續實現高增長的態勢。不過,它沒有給出具體的數值。
從全球范圍內來看,近三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高速增長,從2020年的320萬輛上漲至2021年的650萬輛,2022年已經突破1000萬輛。
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將上漲至1360萬輛,其中,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800萬輛。
不過,彭博提醒,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占全球汽車總銷量的15%左右,因此受到全球經濟的影響將會更大,而今年全球經濟有可能面臨新一輪衰退。
樂觀的整車廠
根據目前車企公布的2023年目標,它們普遍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有樂觀的預期。
一汽集團2023年目標銷售整車400萬輛,同比增長24.8%。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38.4萬輛,同比增長113.3%。
上汽集團2023年全力沖刺整車銷量600萬輛、新能源車銷量150萬輛、海外銷量120萬輛的年度目標。從2月開始,上汽旗下的智己LS7、飛凡F7等多款新品接連上市。其中,智己汽車2023年將沖擊4.5萬輛年銷量目標。
東風公司提出了2023年挑戰350萬輛的總目標,其中的新能源銷量目標沒有具體明說。
長安汽車集團2023年銷量目標280萬輛,其中長安汽車目標100萬輛,長安歐尚目標31萬輛,深藍汽車40萬輛,阿維塔汽車10萬輛。
廣汽集團2023年將挑戰汽車產銷同比增長10%的目標。其中,廣汽埃安的銷售目標是保50萬輛挑戰60萬輛。
吉利汽車2023年目標銷量是165萬輛,其中新能源目標是銷量實現雙倍增長,超過60萬輛。1月22日,吉利汽車官方宣布將推出定位中高端新能源系列,首款產品將在2023年亮相。
長城汽車2023年目標銷量為160萬輛,增長50%以上,將全面發力新能源和智能化,預計推出新能源車型超10款。
作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比亞迪的2023年目標備受關注。有傳言稱它將目標定為400萬輛。不過,比亞迪回應稱,受疫情影響,市場、消費需求及供應鏈體系等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公司對2023年銷售目標不好判斷。
2022年,頭部幾家造車新勢力的年銷量均落在10萬-15萬輛區間。根據目前它們透露出來的信息,幾家企業2023年的銷量目標普遍定在20萬輛以上,最高的是30萬輛。
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曾表示,2023年蔚來的目標是超越雷克薩斯油車的銷量。以雷克薩斯2022年在華累計銷量18.39萬輛推算,蔚來2023年的銷量目標在20萬輛左右。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年初全員內部信中提到,小鵬汽車2023年目標是累計交付45萬輛車,即2023年交付近20萬輛車。今年小鵬汽車計劃有2款新車上市,并對現有3款老車型進行換代。2022年小鵬汽車銷量12萬輛,今年要完成20萬年銷量目標意味著增長率要達到近40%。
有報道稱,理想汽車2023年設定的總銷量目標在25萬輛至30萬輛之間。理想汽車總裁馬東輝還曾透露,“2023年的目標是將理想L9的穩態月銷量保持在8000-10000輛,理想L8月銷量保持在10000-15000輛。”另外,理想L7已經于2023年2月8日上市。
哪吒汽車2023年的銷量目標保底是25萬輛,同時挑戰30萬輛。哪吒去年銷量14.9萬輛,25萬輛的年銷量目標意味著同比增長需要接近68%。
今年2月,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自己內部給自己定了一個比較大的目標,因為零跑從2020年開始,2020年銷售了8000臺,2021年銷售了4.3萬臺,2022年銷售了11.1萬臺,所以每年都有至少2倍以上的增速。”據此推算,2023年零跑汽車的銷量目標是22萬輛以上。
步入后補貼時代
根據S型曲線理論,一個新創行業的發展,一旦邁過高速成長期,進入成熟發展期時,增速會適當放緩。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全年滲透率已經達到26%,行業正進入S型曲線的加速階段。可以預見,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會繼續擴張,但增速會有所放緩。
隨著國補正式離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全面市場化階段正式開啟。
在政策方面,國補雖然退場了,但還是會有一系列接續政策來保證新能源汽車穩步發展。
今年1月,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田玉龍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2023年,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協調機制,加強央地協調聯動,特別是推動落實車購稅、車船稅、牌照等有關支持政策,新的雙積分管理辦法也將修訂發布。
2月,工信部等八部門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實施周期從2023年至2025年,試點領域內新增及更新的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快遞、城市物流配送的新能源汽車比例力爭達到80%。
這些后補貼時代的接力支持政策還將進一步帶動和擴大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
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利好還有一點是,電池原材料價格有所回落,隨之而來的是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壓力將得到部分緩解。
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重要的上游原材料,碳酸鋰價格近期出現持續下滑。2月14日,生意社碳酸鋰基準價為43.76萬元/噸;電池級碳酸鋰基準價為46.36萬元/噸,相比2022年11月14日60.9萬元/噸的高位,3個月內下降了約31%。
基于采購成本的下降,盡管價格傳導有一定的滯后,動力電池的降價也將指日可待。價格調整再傳導至整車銷售端,最終對汽車消費還是會起到進一步帶動作用。
2023年伊始,特斯拉大幅降價,宣告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競爭更加激烈的階段。后續,問界、小鵬、蔚來等更多車企跟進降價。這場價格戰將拉動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同時對車企今年的成本控制能力也將提出更高要求。
行業面臨政策變化、產品競爭加劇、技術迭代等多重復雜因素,2023年或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競爭格局重塑、行業走向成熟的關鍵之年。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