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則女戒女訓女德分別是誰寫的_女則

      2023-02-08 14:00:26 來源:青年汽車云小站

      1、《女則》一書為唐太宗的妻子長孫皇后所著。

      2、卷數有十卷、二十卷、三十卷等記載,按長孫皇后列傳記載書中內容是采集古代女子卓著的事跡匯聚在一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內容簡介唐太宗的皇后長孫氏是歷史上有名的一位賢德的皇后,她坤厚載物,德合無疆,為后世皇后之楷模。

      4、長孫皇后曾編寫一本書,名曰《女則》。

      5、書中采集古代女子的得失事跡并加以評論。

      6、貞觀十年,長孫皇后去世,宮女把這本書送到唐太宗那里。

      7、唐太宗看后慟哭,對近臣說:“皇后此書,足可垂于后代。

      8、”并下令把它印刷發行。

      9、有些人認為女則的內容與后來的《女誡》等倡導三從四德的書籍相同,事實則不然,明朝仁孝皇后徐氏作品,“以教宮壸”的《內訓》白底黑字提到:“有所謂《女憲》、《女則》,皆徒有其名耳。

      10、”所謂《女則》徒有虛名,言下之意就是《女則》名不副實,“女則”不是“女”之“則”。

      11、《舊唐書》很明白地定義了長孫皇后所著《女則》的內容:“撰古婦人善事,勒成十卷,自為之序。

      12、”顯然長孫皇后的《女則》不是女性的行為規范。

      13、長孫皇后所著的《女則》,至少在永樂年間還存留,只是不符合當時的女性價值觀而已。

      14、貞觀十年是公元636年,《女則》的印行年代可能就是這一年,也可能稍后一些。

      15、這是我國文獻資料中提到的最早的刻本。

      16、而雕版印刷發明的年代,一定要比《女則》出版的年代更早。

      17、《舊唐書·長孫皇后傳》:后嘗撰古婦人善事,勒成十卷,名曰《女則》,自為之序。

      18、又著論駁漢明德馬皇后,以為不能抑退外戚,令其當朝貴盛,乃戒其龍馬水車,此乃開其禍源而防其末事耳。

      19、且戒主守者曰:“此吾以自防閑耳。

      20、婦人著述無條貫,不欲至尊見之,慎勿言。

      21、”《新唐書·長孫皇后傳》:后嘗采古婦人事著《女則》十篇,又為論斥漢之馬后不能檢抑外家,使與政事,乃戒其車馬之侈,此謂開本源,恤末事。

      22、常誡守者:“吾以自檢,故書無條理,勿令至尊見之。

      23、”《資治通鑒第一百九十四卷》 :后嘗采自古婦人得失事,為《女則》三十卷,又嘗著論駁漢明德馬后以不能抑退外親,使當朝貴盛,徒戒其車如流水馬如龍,是開其禍敗之源而防其末流也。

      24、《女則要錄》卷數有有十卷,二十卷、三十卷等多種說法。

      25、擴展資料長孫皇后的作品《女則》:撰古婦人善事,勒成十卷,自為之序。

      26、李世民對愛妻長孫皇后的遺作《女則》極度贊賞和并加以宣揚,乃至下令“梓行長孫皇后遺作《女則》”。

      27、之后唐太宗李世民下詔編撰《晉書》,并親自為《晉書》(中宣帝(司馬懿)、武帝(司馬炎)二紀及陸機、王羲之兩傳)寫了四篇史論。

      28、因李世民對《女則》宣揚以及對《晉書》的關注,《女則》難免影響到《晉書》中列女傳的基礎。

      29、不妨從《晉書·列女傳》中一窺長孫皇后作品《女則》的風范。

      30、例如,《晉書·列女》里的謝道韞自身素養高尚,才華橫溢,自命不凡,公然表示對丈夫的不滿,反對丈夫的工作方法,建議丈夫改變工作方式,甚至親手使用武器殺敵。

      31、而謝道韞散朗的林下之風,正是長孫皇后在自己的另一部作品《春游曲》詩作里所自詡的。

      32、《晉書》編撰始于貞觀二十年,完成于貞觀二十二年,其《列女傳》部分所展示的婦女世界觀和人生觀,與其說反應魏晉婦女的價值觀,不如視作貞觀時期執政高層所認可的婦女主流價值觀的體現。

      33、在以自然主義為核心觀念的玄學影響下,魏晉風流稱著于世。

      34、《晉書》里之列女也表達了明確的個體意識,注重自身才識和技藝,而相對忽視傳統三從四德的“婦道”。

      35、這種價值觀既然不違背最高統治者唐太宗意志,自然也符合皇后作品《女則》的核心主題。

      36、《晉書?列女傳》共收錄婦女33人,其中貞節柔順孝義類的婦女17人,守節者有杜有道妻嚴氏、陶侃母湛氏、虞潭母孫氏、皮京妻龍氏、陜婦人、段豐妻慕容氏;貞烈者有愍懷太子妃王氏、賈渾妻宗氏、符登妻毛氏、梁緯妻辛氏、許延妻杜氏、尹虞2女、靳康女、呂紹妻張氏、呂纂妻楊氏、符堅妾張氏。

      37、慈愛者有鄭袤妻曹氏、鄭休妻石氏;殉夫者2人,張天錫二妾;孝順者有王廣女。

      38、其他婦女均以才智膽識見長,計有姜耽妻辛氏、荀崧小女灌、王凝之妻謝氏、王渾妻鐘氏、張茂妻陸氏、劉臻妻陳氏、孟昶妻周氏、何無忌母劉氏、劉聰妻劉氏、韋逞母宋氏、竇滔妻蘇氏、慕容垂妻段氏、涼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等人。

      39、在貞節孝義類中,膽識才智出眾的婦女很多。

      40、嚴氏“貞淑有識量”,眾人認為傅玄與何晏等人不睦,反對與之聯姻,嚴氏卻說“:爾知其一不知其他。

      41、晏等驕侈,必當自敗……”后來事態發展果然如其所言。

      42、湛氏教子嚴厲,陶侃做尋陽縣吏時曾拿了一條官府的魚送給母親,湛氏退還并寫書責侃道“: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唯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

      43、在她的督責下,陶侃為官清正,終成一代名宦。

      44、孫氏“性聰敏,識鑒過人……潭始自幼童,便訓以忠義,故得聲望允洽,為朝廷所稱”。

      45、苻堅妾張氏“明辯有才識”,上疏力勸苻堅南征。

      46、毛氏“壯勇善騎射”,軍營被姚萇攻破時,她“猶彎弓跨馬,率壯士數百人與萇交戰”,直至被俘。

      47、慕容氏“有才慧,善書史,能鼓琴”。

      48、如果把她們也歸入膽識才學一類,那么《晉書?列女傳》中以膽識才學見稱的婦女則大大超過了貞孝節義類。

      49、晉代的才女更為出色,小者能文能詩、知人善辯,大者胸有韜略、洞察入微。

      50、辛氏“聰朗有才鑒”,其弟辛敞按照她的指點處事,在錯綜復雜的曹魏政治斗爭中如魚得水。

      51、鐘琰“聰慧弘雅,博覽記籍”,其子為妹挑選夫婿,她不同意,說道“:此人才足拔萃,然地寒壽促,不足展其器,不可與婚”。

      52、那個人果真幾年后就死去了。

      53、李氏出身寒族,安南將軍周浚欲納之為妾,父兄皆反對,她卻說“:門戶殄悴,何惜一女,若聯姻貴族,將來庶有大益矣”士流。

      54、謝道韞“聰識有才辯”,,,無絲毫停滯,令劉柳心服口服。

      55、周氏是“非常婦人,幼而聰慧,晝營女工,夜誦書籍……“聰敏涉學,而文詞機辯,。

      56、“,,,,清辯有志節……玄盛之創業也,謨謀經,雖為孝行,但膽識可佳,貞操在這里微不足道。

      57、才學膽識倍受重視,貞順節義則相對淡漠。

      58、通觀《晉書列女轉》傳文共9000字,描寫忠賢之文的傳文約3000字,而對于賢智女士,則筆下筆近6000字,而且相對于忠貞之女的傳文賢得豐滿許多,難怪有論者稱““《晉書列女轉》是歷朝女性傳中對有智女性裹獎最勤者“。

      59、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女則《女則》是一本書的名稱,據說為唐太宗的妻子長孫皇后所著。

      60、按長孫皇后列傳中的說法,書中內容是古代女子行為卓著的事跡。

      61、唐太宗認為妻子的《女則》"足以垂范百世",于是下令印刷出版,成為《女則》。

      62、“《女則》全文”就是這部書的全部內容。

      63、《女誡》是東漢班昭寫作的一篇教導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私書,包括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七章。

      64、由於班昭行止莊正,文采飛揚,此文後來被爭相傳抄而風行當時。

      65、全文如下: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寵,賴母師之典訓。

      66、年十有四,執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余載矣。

      67、戰戰兢兢,常懼絀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

      68、夙夜劬心,勤不告勞,而今而后,乃知免耳。

      69、吾性疏頑,教道無素,恒恐子谷負辱清廷。

      70、圣恩橫加,猥賜金紫,實非鄙人庶幾所望也。

      71、男能自謀矣,吾不復以為憂也。

      72、但傷諸女方當適人,而不漸訓誨,不聞婦禮,懼失容它門,取恥宗族。

      73、吾今疾在沈滯,性命無常,念汝曹如此,每用惆悵。

      74、間作《女誡》七章,愿諸女各寫一通,庶有補益,裨助汝身。

      75、去矣,其勖勉之!卑弱第一。

      76、古者生女三日,臥之床下,弄之瓦磚,而齋告焉。

      77、臥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

      78、弄之瓦磚,明其習勞,主執勤也。

      79、齋告先君,明當主繼祭祀也。

      80、三者蓋女人之常道,禮法之典教矣。

      81、謙讓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

      82、晚寢早作,勿憚夙夜,執務私事,不辭劇易,所作必成,手跡整理,是謂執勤也。

      83、正色端操,以事夫主,清靜自守,無好戲笑,潔齊酒食,以供祖宗,是謂繼祭祀也。

      84、三者茍備,而患名稱之不聞,黜辱之在身,未之見也。

      85、三者茍失之,何名稱之可聞,黜辱之可遠哉!在下愚昧,接受能力不靈敏,之所以能得到先夫的寵愛,是依賴于母親、師傅的教育訓授。

      86、從十四歲時嫁入曹家,到現今已有四十多年了。

      87、戰戰兢兢,時常害怕有什么做得不足的地方而被婆家趕出門,并且使自己的父母為此增添羞辱,使家里家外增添憂患。

      88、早晚勞苦,辛勤而不求功勞,我的品性粗心頑劣,哪懂得教導之方,常害怕孩子們不爭氣,辱沒了家族的名聲。

      89、圣恩宏大,大量的金銀,華貴的服飾賞賜于我,實非在下所希望得到的。

      90、家里的男孩能自食其力,我不再為之憂慮。

      91、但是家中的女孩子們正當是到了該出嫁的時候,而沒有受過好的教誨的影響,不懂得婦女的禮儀,恐怕會令未來的夫家失面子,辱沒了宗族。

      92、我現在身患疾病,性命無常,想想你們這些女孩子,每每因此令我發愁。

      93、閑暇時作《女誡》七章,愿女孩子們各自抄寫一遍,但愿對你們有所幫助。

      94、唉,我將離去,你們勉勵吧!卑弱第一。

      95、古時,女孩子出生多月后,就讓她躺在床下,將織布用的紡錘作為玩具,并將生女之事齋告宗廟。

      96、睡在床下,以表明她的卑弱,地位低下。

      97、給她瓦磚,以表明女子應當親自勞作不辭辛苦,齋告先祖,以表明她要準備酒食幫夫君祭祀。

      98、三者都是女人的尋常道理,禮法的經典教訓。

      99、謙虛忍讓,待人恭敬。

      100、好事先人后己。

      101、做了善事不聲張,做了錯事不推脫。

      102、忍辱負重,常表現出畏懼。

      103、這就是所謂的謙卑對待他人。

      104、晚睡早起勞作,不嫌早晚勞苦。

      105、親自操持料理家務,不挑剔勞作的繁重或簡易,做事有始有終,這些都是勤勞的表現。

      106、面容端莊品行端正,以服事夫君,清靜自重。

      107、不喜好戲笑玩鬧,備以潔凈的酒食,用以祭祀祖宗。

      108、這是所謂的祭祀啊。

      109、如果這三條都具備,卻還憂慮好名聲不傳揚,身上背負別人的誤解和屈辱,這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事。

      110、如果這三條都沒有做到,哪里還有什么好名聲。

      111、夫婦第二。

      112、夫婦之道,有陰陽參配的道理,通達于天地萬物神明之間,包含了天地間的大義,人倫的大節。

      113、這就是為何《禮記》注重男女之間的關系,《詩經》編著《關雎》的道理了。

      114、由這些言論看來,不能不重視。

      115、丈夫要是沒有賢德品行,則無法駕馭領導妻子,妻子要是不賢惠,則無法事奉丈夫。

      116、丈夫駕馭不了妻子,就失去了威嚴,妻子事奉不了丈夫,就失去了道義。

      117、剛才所說的這兩件事,它的作用是一樣的。

      118、觀察現在的君子,只知妻子婦女不可以不駕馭,威儀不可以不整頓,所以注重男子的教育。

      119、殊不知丈夫是主人何以不侍奉。

      120、禮和義不可以不存在啊。

      121、但光教育男的不教育女的,不也是掩蓋彼此的禮數嗎?《禮記》八歲開始教的書,十五歲學成。

      122、不可以只依據這些為準則!敬慎第三。

      123、陰陽不同性,陽以剛為德,而陰以柔為用。

      124、男女品行相異。

      125、男子以剛強為貴,女子以柔弱為美。

      126、所以諺語說:“生男如狼,還害怕他懦弱;生女如鼠,還害怕她像老虎般兇猛。

      127、”然而修身不過一個敬字,而避強不過一個順字,以敬來修身,以順來避強,女子的敬、順之道,這是婦人的大禮。

      128、那么敬不是別的,敬是一種持久恭敬的態度。

      129、順不是別的,是寬和、寬裕。

      130、持久,就是知足;寬裕,就是要謙恭。

      131、夫婦之間過于親密,終生不分離,在室內周旋,這樣時間長了,容易產生輕薄怠慢。

      132、這樣的事一發生,言語就會過分了,放縱恣肆就會產生侮辱丈夫的想法,這是因為不知道適可而止的道理?。∈掠星?,言有是非,直的不可能不爭論,曲的不可能不辯駁,爭論辯駁一產生,就會有憤怒。

      133、這是因為不知道恭順、地位低下的原因??!侮辱丈夫不節制,就會緊接著有譴責呵斥,憤怒的情緒不停止,就會有鞭打杖擊。

      134、作為夫妻本應以禮義相互親善和睦,以恩愛相互親密合作。

      135、鞭打杖擊,哪里有什么禮義存在;譴責呵斥,哪里有恩愛存在。

      136、禮義恩愛都沒有了,夫妻也就要分離了。

      137、婦行第四。

      138、女子有四行,一是婦德,二是婦言,三是婦容,四是婦功。

      139、那么婦德,不一定要聰明絕頂;婦言不一定要伶牙俐齒;婦容不一定要打扮得鮮艷美麗;婦功不一定要技藝精巧過人。

      140、嫻靜貞節,能謹守節操,有羞恥之心,舉止言行都有規矩,這就是婦德。

      141、言辭和內容都要有所選擇,不說惡劣粗俗的語言。

      142、說話選擇時機而說,以免引起他人的反感。

      143、污穢骯臟的衣服,及時地清洗干凈,把衣服晾曬得整齊。

      144、按時洗澡沐浴,身體保持干凈,不存污垢,著裝打扮得體,這是所謂的婦容。

      145、專心紡紗織布,不喜歡戲笑打鬧,能做好可口的酒菜,用來招待賓客,這是婦功。

      146、此四項,是女人的大德,而不能缺少的啊。

      147、然而只要有心,做起來還是很簡單的。

      148、古人說:“仁遠乎哉?我欲仁而仁斯至矣。

      149、”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150、專心第五。

      151、《禮記》說,男子有再娶的道理,女子沒有適二夫的道理。

      152、所以說,丈夫是妻子的天。

      153、天是無法逃離的,所以丈夫也是不能離開的。

      154、你的行為要是違背神祇,上天就會懲罰你。

      155、你的禮義沒有做到,丈夫就會怠慢你。

      156、所以《女憲》說:“得意一人,是謂永畢;失意一人,是謂永訖。

      157、”要得到丈夫發自內心的尊重與信賴,妻子莫過于專心正色。

      158、守禮義,存純潔,耳朵不聽不該聽到的言語,目不邪視,出門不能打扮得很妖艷,在家不能穿得太隨便。

      159、不和品行不好的人來往,不要只看重門第。

      160、這就是所謂的專心正色了。

      161、如果行為舉止輕浮,目光和神情游移不定。

      162、在家披頭散發,出門就濃妝艷抹,說不恰當的話,看不該看的事物。

      163、這就是所謂的不能專心正色。

      164、曲從第六。

      165、說“得意一人,是謂永畢;失意一人,是謂永訖。

      166、”這是想要人安定心志,專一不二的言論啊。

      167、公婆的心是不可以失掉的。

      168、事物有因為恩惠而自我離棄的,也有因為道義而自我毀壞的。

      169、丈夫對你雖然憐愛,可公婆卻不一定喜歡你,這就是所謂的因道義而對夫妻關系的深重傷害。

      170、但公婆的心意就是如此,你奈何不了,所以只能選擇逆來順受。

      171、婆婆不說你的好,你最好聽從;婆婆說你的不好,你更要順著,千萬不要爭辯對錯,爭強好勝。

      172、這就是曲從。

      173、所以《女憲》說:“婦如影響,焉不可賞!”叔妹第七。

      174、婦女能得到丈夫的鐘意,是因為公婆對你的愛,公婆疼愛你,是由于小叔子小姑子對你的喜愛,由此推論,對自己的肯定或否定,推從或詆毀,全在于小叔子小姑子。

      175、他們的心喪失了就不可再得到了。

      176、都知道小叔子小姑子的心不可喪失,要像親兄妹一樣和睦相處,即使是相處不好也沒有辦法。

      177、自己并非圣人,哪能沒有過錯!從前顏子貴在有錯就改,所以孔子夸他為人能始終如一,更何況女人呢。

      178、即使具備了賢惠的品行,敏銳的天賦,就能說不會犯錯了嗎!所以說家人和氣才可以遮掩家丑,外姓、內姓相離則會家丑外揚。

      179、這是一定會出現的狀況啊。

      180、《易經》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181、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182、”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183、丈夫的兄嫂弟妹,雖和自己沒有血緣之親,但卻有深厚的親緣和情義,應該尊重他們。

      184、謙虛柔順的好女子,一定能和婆家的親人和睦相處。

      185、倘若你是個賢淑謙遜之人,就能依靠道義而和好,推從恩義而互施援手,有些許美德就能彰顯出來,而一點不好的地方就可以遮掩掉。

      186、公婆都稱贊你,丈夫更會嘉獎贊美你,這樣就會好名聲傳于鄰里之間了,父母也會感到光彩。

      187、如果你是個愚蠢的人,當著兄嫂自恃清高,對著小姑子持寵示驕,這樣做,哪還有和睦!恩義都沒有了,哪還有什么美譽可傳!所以說沒有了美德,缺點就會顯現。

      188、婆婆憤怒則丈夫就會憋屈,使自己名譽受損,羞恥、侮辱都歸于一身。

      189、繼續這樣,就會給父母增添羞恥,離開就會增添丈夫的負擔。

      190、這是榮辱的根本,并且是好壞劃分的基本點,不能掉以輕心。

      191、然而要得到小叔子小姑子的心,最重要的就是要謙順。

      192、“謙”是婦德的根本,“順”是婦女的行為準則。

      193、這兩條做好了,就足以家庭和睦。

      194、《詩經》說:“在彼無惡,在此無射。

      195、”就是這個道理。

      196、夫婦第二。

      197、夫婦之道,參配陰陽,通達神明,信天地之弘義,人倫之大節也。

      198、是以《禮》貴男女之際,《詩》著《關雎》之義。

      199、由斯言之,不可不重也。

      200、夫不賢,則無以御婦;婦不賢,則無以事夫。

      201、夫不御婦,則威儀廢缺;婦不事夫,則義理墮闕。

      202、方斯二事,其用一也。

      203、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婦之不可不御,威儀之不可不整,故訓其男,檢以書傳。

      204、殊不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禮義之不可不存也。

      205、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數乎!《禮》,八歲始教之書,十五而至于學矣。

      206、獨不可依此以為則哉! 敬慎第三。

      207、陰陽殊性,男女異行。

      208、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男以強為貴,女以弱為美。

      209、故鄙諺有云:“生男如狼,猶恐其尪;生女如鼠,猶恐其虎。

      210、”然則修身莫若敬,避強莫若順。

      211、故曰敬順之道,婦人之大禮也。

      212、夫敬非它,持久之謂也;夫順非它,寬裕之謂也。

      213、持久者,知止足也;寬裕者,尚恭下也。

      214、夫婦之好,終身不離。

      215、房室周旋,遂生媟黷。

      216、媟黷既生,語言過矣。

      217、語言既過,縱恣必作。

      218、縱恣既作,則侮夫之心生矣。

      219、此由于不知止足者也。

      220、夫事有曲直,言有是非。

      221、直者不能不爭,曲者不能不訟。

      222、訟爭既施,則有忿怒之事矣。

      223、此由于不尚恭下者也。

      224、侮夫不節,譴呵從之;忿怒不止,楚撻從之。

      225、夫為夫婦者,義以和親,恩以好合,楚撻既行,何義之存?譴呵既宣,何恩之有?恩義俱廢,夫婦離矣。

      226、婦行第四。

      227、女有四行,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

      228、夫云婦德,不必才明絕異也;婦言,不必辯口利辭也;婦容,不必顏色美麗也;婦功,不必工巧過人也。

      229、清閑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婦德。

      230、擇辭而說,不道惡語,時然后言,不厭于人,是謂婦言。

      231、盥浣塵穢,服飾鮮潔,沐浴以時,身不垢辱,是謂婦容。

      232、專心紡績,不好戲笑,潔齊酒食,以奉賓客,是謂婦功。

      233、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

      234、然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

      235、古人有言:“仁遠乎哉?我欲仁,而仁斯至矣。

      236、”此之謂也。

      237、專心第五。

      238、《禮》,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故曰夫者天也。

      239、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離也。

      240、行違神祇,天則罰之;禮義有愆,夫則薄之。

      241、故《女憲》曰:“得意一人,是謂永畢;失意一人,是謂永訖。

      242、”由斯言之,夫不可不求其心。

      243、然所求者,亦非謂佞媚茍親也,固莫若專心正色。

      244、禮義居潔,耳無涂聽,目無邪視,出無冶容,入無廢飾,無聚會群輩,無看視門戶,此則謂專心正色矣。

      245、若夫動靜輕脫,視聽陜輸,入則亂發壞形,出則窈窕作態,說所不當道,觀所不當視,此謂不能專心正色矣。

      246、曲從第六。

      247、夫“得意一人,是謂永華;失意一人,是謂永訖”,欲人定志專心之言也。

      248、舅姑之心,豈當可失哉?物有以恩自離者,亦有以義自破者也。

      249、夫雖云愛,舅姑云非,此所謂以義自破者也。

      250、然則舅姑之心奈何?固莫尚于曲從矣。

      251、姑云不爾而是,固宜從令;姑云爾而非,猶宜順命。

      252、勿得違戾是非,爭分曲直。

      253、此則所謂曲從矣。

      254、故《女憲》曰:“婦如影響,焉不可賞!”叔妹第七。

      255、婦人之得意于夫主,由舅姑之愛已也;舅姑之愛已,由叔妹之譽已也。

      256、由此言之,我臧否譽毀,一由叔妹,叔妹之心,復不可失也。

      257、皆莫知叔妹之不可失,而不能和之以求親,其蔽也哉!自非圣人,鮮能無過!故顏子貴于能改,仲尼嘉其不貳,而況婦人者也!雖以賢女之行,聰哲之性,其能備乎!是故室人和則謗掩,外內離則惡揚。

      258、此必然之勢也。

      259、《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260、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261、”此之謂也。

      262、夫嫂妹者,體敵而尊,恩疏而義親。

      263、若淑媛謙順之人,則能依義以篤好,崇恩以結援,使徽美顯章,而瑕過隱塞,舅姑矜善,而夫主嘉美,聲譽曜于邑鄰,休光延于父母。

      264、若夫蠢愚之人,于嫂則托名以自高,于妹則因寵以驕盈。

      265、驕盈既施,何和之有!恩義既乖,何譽之臻!是以美隱而過宣,姑忿而夫慍,毀訾布于中外,恥辱集于厥身,進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

      266、斯乃榮辱之本,而顯否之基也。

      267、可不慎哉!然則求叔妹之心,固莫尚于謙順矣。

      268、謙則德之柄,順則婦之行。

      269、凡斯二者,足以和矣。

      270、《詩》云:“在彼無惡,在此無射。

      271、”其斯之謂也。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二人同心 和睦相處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91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亚洲1区2区3区精华液|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亚洲色大18成人网站WWW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不卡视频| 亚洲jjzzjjzz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软件|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亚洲AV电影天堂男人的天堂|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